司马师如果传位给养子司马攸,会造成什么后果?难以想象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趁大将军曹爽兄弟,跟随皇帝曹芳出京城洛阳祭拜高平陵之际,突然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控制了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

曹爽兄弟面对司马懿的威逼利诱,愚蠢地选择放弃兵权,向司马懿投降,幻想当一个富家翁,结果被司马懿举起屠刀,将其党羽全部赶尽杀绝。

司马懿父子在发动政变的前夜,司马昭紧张的彻夜难眠,心里非常担忧,而司马师则一如常态,不慌不忙,睡得很安稳。

从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表现来看,司马师稳如泰山,镇定自若,而司马昭则显得慌乱,司马师的表现,比司马昭强太多了。

而在政变之时,司马师指挥其阴养在民间的三千死士,迅速控制司马门,掌控了局势,为司马懿政变成功起了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司马师能力过人,司马昭是远远比不上的。

司马懿死前,将大权传给长子司马师,这明显是因为司马师的才能远在司马昭之上。

遗憾的是,司马师作为司马懿的长子,却没有儿子,倒不是司马师没有生育能力,他相继娶了三任妻子,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

因为没有儿子,后继无人,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司马师无奈,只能从司马昭的儿子中,过继一个,作为养子,以为后嗣。

于是,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成为了司马师的养子,也就是司马师法理上的儿子。

正元二年(255年),文鸯率兵夜袭司马师大军,司马师闻之,惊骇得眼珠子崩裂出眼眶,很快死去。

司马师在死前,特招其弟司马昭前来,托付后事,并将大权传给司马昭。

司马师为什么没有将大权传给其养子司马攸呢?

这是因为,当时,司马攸只有十岁,还是个小孩子,根本不能掌握大权。

司马师将大权传给司马昭,是非常聪明的,这也显示了司马师的过人之处。

试想,如果司马师将大权传给司马攸,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传给司马攸,司马攸只有十岁,根本不能掌权,肯定需要司马昭来辅佐,代为主政。

这样,司马攸名义上是司马师的继承人,实际掌权的还是司马昭,司马昭又是司马攸的亲生父亲,这和司马昭亲自掌权,根本没有区别,相反,多此一举。

一旦司马昭代为掌权,那么,作为司马昭长子的司马炎,肯定会与司马攸争夺继承权,这样,同为兄弟,肯定会不和,甚至同室操戈,就像曹操长子曹丕曹植争夺王位一样。

司马师将大权直接传给其弟司马昭,司马昭不管传给谁,司马攸和司马炎都是他的儿子,而传给司马炎,也更说得过去,则避免了司马炎、司马攸兄弟之间的争夺,甚至是武力和暴乱。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昭的能力不如哥哥司马师,而作为哥哥的司马炎,能力明显不如弟弟司马攸。

司马攸性格温和,非常聪明,颇有治理才能,熟读经典古籍,名望和口碑也远远高于其兄司马炎。

如果司马攸继承了司马师的权力,可能后面就不会有贾南风乱政,也不会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了。


参考资料:《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