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地假设一下:如果孙夫人生了儿子,如果东吴恰好发生大变导致孙权早死,如果孙权死后没有出色的继承人,剩下东吴巨大的基业却无人领导——这种情况之下,孙夫人的儿子是可能被立为太子的。
理由很简单啊:立孙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可以笼络东吴的人才,等于是零成本地接受了孙权的所有政治遗产。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孙权不死,或者孙权死了、却有优秀的接班人,那么东吴注定是有别于蜀汉的另一股政治势力。并且,三国的局势不同于先秦。西周、春秋、战国,经常有诸侯国之间的通婚,你国的公主嫁给我国国君,生了儿子做我国太子。但那是在诸侯并立的前提之下,不同的国家政权可以长期共存。
而到了汉朝以后,“三国并立”的局面不过持续了几十年。中华文化决定中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裂是暂时,统一才是大趋势。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蜀汉与东吴,长久而言,是矛盾大于兼容的。而太子是敌国的外甥,绝对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如果东吴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而存在,那么孙夫人即使生子,也不可能被立为太子。理由也很好找:刘禅才是嫡长子。孙夫人即使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也是次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