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副主席黄文欢拒绝反华投奔中国,被越南宣判死刑,结局如何?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我们将给您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角,坐落着一座特别的墓冢。周边围着大理石围栏,和寓意迎霜傲雪的柏树,墓前左右还立着两尊雕刻精美的石狮子,显得庄严又肃穆。

1991年墓主因病离世时,一众国家领导人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前来追悼告别,花圈摆满了整个礼堂。

墓碑上镌刻的那句碑文,揭示了墓主与众不同的身份——“越南老一辈革命家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黄文欢同志”。

作为越南著名革命家、前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黄文欢为何会安葬于中国革命墓园内?他过去经历了什么?后来又是何境遇呢?

尖锐矛盾下的求助

1979年7月的一天傍晚,月色朦胧。

中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领事馆内,一名工作人员急匆匆敲响了总领事的房门,称外头来了一位外国老人点名想要见他,对方面容憔悴而凝重,还颇有气场,似乎真有急事大事相商。

说着,工作人员还递上了一张写有老人姓名的纸条。

刚一打开纸条,原本睡眼惺忪的总领事,神情顿然严肃起来。他连忙来到大门口,将老人迎进会客厅,与其秘密商谈。待谈话结束,还亲自叫车目送老人离开。

目睹全过程的工作人员,对此是一头雾水。他心想,虽说中国是出了名的礼仪之邦,待人接物向来热情礼貌。但能让总领事如此严谨对待之人,必定来头不小。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位深夜到访的老人,正是时任越南副主席的黄文欢。

黄文欢

越南核心领导人在巴基斯坦,向中国外交官寻求帮助。这看似莫名其妙的场面,其实早已有迹可循。

1955年至1975年间,越南战争全面爆发。国家被一分为二,北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南部则是资本主义阵营的越南共和国。

南越北越分庭抗礼,激烈争夺统一大权,战火连年不休,苍茫大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如同抗美援朝一般,作为与越南山水相依的友国,中国自然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眼看着美国横行霸道,疯狂实施丧尽天良的生化作战,残害无辜民众生灵。中国忍无可忍,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越斗争。

不仅有1146名解放军战士,为此壮烈牺牲在异国他乡;我国更是在百废待兴的艰难时局下,陆续向越南提供了上百亿美元的无偿捐赠。

彼时,中越之间真的称得上亲密友好。

只可惜,随着1969年越南“国父”胡志明的离世,两国关系迅速一落千丈。

接棒出任越南最高领导人的黎笋,不仅野心勃勃,还是个极端的亲苏反美主义者。

要知道,彼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反倒与美国之间迎来解冻,交往明显缓和。

秉承着“朋友的敌人是敌人,敌人的朋友是敌人”的原则,黎笋政府丝毫不顾及中方大力支援的恩情,迅速调转枪头。

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之下,黎笋还大张旗鼓推行起了所谓“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即吞并老挝柬埔寨等国,称霸东南亚,然后与苏联两面夹击,逐步向中国境内扩张。

黎笋

大概是狐假虎威、得意忘形,仗着有军事强国苏联撑腰,70年代间,黎笋政府可谓嚣张至极。

其不仅大举出兵中国南海,非法侵占了鸿庥岛等29个岛礁;还在中越边境疯狂挑衅,严重危害了我国领土与人民安全。

1979年,面对越南愈发变本加厉的恶行,中国终是忍无可忍,决定发起反击。

2月17日,杨得志、许世友两位开国上将亲自坐镇,于云南、广西两地同时指挥作战。

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军56万战士浴血冲锋,以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一路将战线推到了越南首都河内近郊,并歼敌5万余人。

3月16日,在完成打击越南侵略、防卫边境安全的战略目的后,我国方才主动收兵。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无疑充分印证了两国悬殊的实力差距,以及我国捍卫主权的决心——中国根本不是越南惹得起的存在。

奈何依旧做着霸权美梦的黎笋,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安分守纪,反倒一心雪耻。下令扩充军备不说,还扬言要将国民全部打造成士兵,随时冲锋陷阵。当然,越方在边境的侵扰行为,也始终没有停歇。

而就在中越矛盾如此尖锐的情况下,1979年7月,越南数一数二的重要领导人,却突然找上中国领事馆,这显然不同寻常。

亲华友善的越南“副主席”

事实上,相比起黎笋政府敌视中国的立场,黄文欢却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情谊。

1896年广州起义、1925年省港大罢工、1926年北伐战争等等,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以及黄埔军校和毛泽东主办农民讲习所的所在地。上世纪20年代间,广州成为了无数革命者的向往之地。

彼时,东南亚各国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迫切想要摆脱欧洲的殖民统治。

而中国成功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辉煌战绩,无疑让其看到了希望。于是,东南亚的革命先驱,纷纷赶赴广州学习取经。

胡志明亦在其中,他于1925年在广州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为孕育本国革命做准备。

胡志明

次年,满腔报国热血、19岁那年便投身反法革命斗争的黄文欢,毅然决然赶赴广州,参加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

由于越南革命的核心也是共产主义,胡志明还特意请来刘少奇、澎湃、陈延年等同志,为他们授课。

总之,受如此激情澎湃的革命氛围影响,再加上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深入学习,黄文欢的革命意志越发坚定,同时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5年,黄文欢效仿胡志明,于南京开办训练班,积极向当地的越南人民宣传革命理念。

1938年他又辗转赶赴延安,跟随叶剑英参加各种抗日活动。并于1941年在广西靖西县成立“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努力发展越南国内的革命力量。

1949年到1957年间,黄文欢更是在中国驻留了整整8年之久。

黄文欢

期间,周总理破例让他顶着“归国华侨”的身份,参加了外交部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的培训。而中国作为第一个和越南建交的国家,黄文欢也自然而然成为了越南第一任驻华大使。

可以说,中国几乎贯穿了黄文欢的整个革命生涯。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到越盟主席、中央委员,再到1958年出任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文欢的成长与功绩,也离不开中国革命领袖们的支持与帮助。

也正因如此,黄文欢从始至终都一心与中国交好。直到1991年临终前夕,他都特意留下遗嘱说:“希望把一半骨灰以某种形式留在中国,以表达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以及在华越侨们的留恋和感激之情。”

黄文欢

只可惜,黄文欢坚定不移的亲华立场,在黎笋政府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三番两次公开反对政府“与华交恶”的政策,抨击谴责越军种种侵华挑衅行为,而这自然引起了黎笋的仇视与敌对。

虽说身为越南建国元老,黄文欢拥有不小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奈何实在势单力薄。

1976年,黎笋等人竟以黄文欢“年老多病”为由,强行将其排挤出中央委员会、卸掉他所有实权,只留个虚有其表的副主席头衔。

此后,黎笋开始拼命阻拦黄文欢公开露面,试图淡化他在公众心中的印记。同时还对黄家实施了全面跟踪、窃听,想方设法抓黄文欢及其家人的把柄,借机大做文章。

黄文欢

只是坚毅如他,一晃3年过去,黄文欢丝毫没有因种种针对、打击而心生畏惧,依然站在修复中越关系的第一线。

甚至于,1979年4月被黎笋耍阴招,强迫参加一场具有“反华”性质的活动时。黄文欢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亮相,狠狠打了黎笋的脸。

恰逢此时,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矛盾进一步激化。黎笋还借机主导越南党中央正式通过了“反华决议”。

黎笋

眼看着多年努力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时间,失望、惆怅、茫然等种种情绪油然而生,最终化作一股强烈的无力感。

黄文欢心知肚明,中越关系已然恶化到短时间内难以修复,彻底被架空的自己,也根本没能力再力挽狂澜。

况且,黎笋对自己的仇视,显然达到了显山露水的地步,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斩草除根”。

一番仔细思量后,黄文欢决定离开越南,前往“第二故乡”中国寻求庇护与帮助。

平安无事投奔中国

由于早年间为民主革命四处奔波,黄文欢积劳成疾,健康状况一直不大乐观。如今忧思过度、心中愁绪难解,更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黄文欢

1979年初夏,黄文欢便大病了一场,连续多日高烧不退,随即被确诊为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者可能出现发烧、咳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不过只要及时接受诊疗大都能顺利痊愈。

然而,不知道是当时越南的医疗水平太低,还是医生实力不行。好一阵治疗下来,黄文欢的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倒日益严重。

见状,主治医生慌了,生怕背上“谋害国家领导人”的罪名,连忙建议黄文欢去医疗条件更好的东德疗养。

这个建议让黄文欢眼前一亮:对呀,只要先离开越南、离开黎笋的势力范围,到了国外不就能设法脱身了!于是顺势向政府提出了申请。

由于黄文欢病情严重,并非弄虚作假;东德是二战后,在苏联占领区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属于自己人。

黎笋找不到借口反对,只能安排一名秘书和一位医生,贴身监视黄文欢的动向,然后同意放行。

黎笋

1979年7月初,黄文欢的逃亡之路终于拉开序幕。

他清楚,秘书、医生二人不过是负责“路途押送”的配置。一旦落地东德,必然还有更多人“守株待兔”,届时说不准会面临软禁。

总之,从越南到东德的一路上,作为转机点的巴基斯坦卡拉奇,无疑是黄文欢最佳且唯一的脱身机会。

就这样,落地卡拉奇机场后,黄文欢佯装因长途飞行身体不适,要求停留几日。

接着在一天夜里,趁着秘书和医生陷入沉睡,黄文欢避开警卫员,悄无声息的离开住所,匆匆赶到中国驻卡拉奇领事馆。然后就上演了开头那一幕。

黄文欢表明身份,并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希望得到中国的政治庇护。

为了不打草惊蛇,黄文欢与总领事简单制定逃亡计划后,便又趁着夜色回到住所,继续装作卧病在床,等待中国政府的消息。

黄文欢

前面就提到过,黄文欢一直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而中国一众领导人也从未把他当做外人。

得知友人遭难,中国政府自然义不容辞出手相助。次日晚上10点,中国领事馆的车便安静抵达了黄文欢下榻的旅店。

待秘书一行人察觉到异常时,黄文欢早已在总领事的亲自护送下,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

“中国是曾经在抗法、抗美救国斗争中,和我国人民一起流血牺牲,并肩战斗的邻邦。”

“越南中央颠倒黑白,认友为敌。”

“我只要一息尚存,定竭尽全力为修复中越关系做贡献。”

抵达北京后不久,黄文欢特意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面向全世界揭露越南当局的不堪行径,以及自己坚决维护中越友谊的立场,气得黎笋火冒三丈。

黄文欢

气急败坏之下,黎笋直接给黄文欢扣上了“叛国”的帽子,并将他判处死刑。

当然,无论黎笋政府再怎么想搞事情,得到中国政府保护的黄文欢,都不会受半点影响。

恰恰相反,中国政府不仅事无巨细体贴安排,让黄文欢毫无后顾之忧的安享晚年。还诊断出他患的其实并非肺结核,而是肺癌,并为此组建了最顶尖的医疗团队,顺利切除了黄文欢肺部的恶性肿瘤。

尽管受黎笋势力集团的限制,黄文欢迟迟未能平反、官复原职,但他已然满足于现状。

一来,中国的友善、包容与庇护,早已让他感受到深深的归属感,丝毫没有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凄凉。

二来,自打1986年黎笋死后,他便得以重启心愿,努力修复中越两国间的裂痕,直到1991年5月18日逝世。

而黄文欢的骨灰,也如他的遗愿一般,一半撒入红河,随流水回到祖国;另一半则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留在了他的第二故乡。

以越南副主席的身份,逃亡中国寻求庇护,黄文欢无疑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但作为革命者,他宁可孤军奋战,也不愿背离信仰与初心,与恩将仇报之徒为伍。

外界都称黄文欢是“叛逃到中国的最高级别外国领导人”,但在中国,黄文欢一直都是备受尊敬与欢迎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