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流亡小朝廷纪事之八十七

陈淑祯、陈梦昌姐弟送走文天祥义军,经江西会昌、安远,到广东循州(龙川),向南宋小朝廷靠拢。

陈淑祯、陈梦昌,继续在漳州汀州邵武一带发展壮大。半年后起义军达10万多人。

由于祥兴二年(1279年)阴历二月六日,崖山决战宋失败,陆秀夫祥兴帝投海自尽。坚持近3年的南宋小朝廷终结,也宣告南宋真正的灭亡。

为图恢复大计,便于号召,陈淑祯支持族弟,漳浦畲汉农民起义军首领陈大举陈吊眼),在漳州以“复宋”为名,自立为王。

关于这一段史实,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1241一1318年),在他写的《心史》中曾作记述:“且今漳州陈吊眼据漳已久,地通诸山洞,山寨八十余所,据险相维,内可出,外不可入,以一当百,剿鞑难并,意欲攻出,年号泰昌……元贼力攻漳,不可得”。在陈大举、陈淑祯等号召下,民众响应者日增。

为了镇压福建抗元起义军,元军大部队回师福建。元帅唆都亲自率精兵,向漳州诏安南麓湖内村一带的义军发起猛攻。

义军据险出击,智败唆都,全歼元军,唆都负伤涉水,仅以身免。因其溃败,唆都被元廷革职。

元军在“湖内之役”溃败,引起忽必烈的震惊,他加封完者都为镇国上将军为征闽元帅。并下令:“诏谕漳、泉、汀和邵武等处八十四畲族官吏官民,若能举众来降,官吏例加迁赏,军民安堵如故”。

又下令:“泉州行省,山寨未即归服者,率兵抜之,已抜复叛者,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