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记载的首创“篡位”成功君王,为什么会得到后人高度评价?

姬辟方是正史中记载中首创“篡位”成功的君王。他是周懿王的叔父,夏朝以来王位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了。周懿王死后,王位应该由其长子继承,但却被姬辟方截了胡,获取了侄子的继承权做了周朝的君王,然而,他却受到了后人高度赞扬,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周第七位君王周懿王软弱无能,导致西戎屡犯边境,诸侯也

不臣服于周天子

天子的威信也逐渐丧失,他死后,本应该嫡长子姬燮即位,可姬燮跟他父亲一样是个软蛋,大臣们逐渐倒向了更有能力的周懿王的弟弟姬辟方这边。

公元前910年,大臣们借机拥立周懿王的叔父姬辟方为王。

姬辟方即位后,迫切想证明自己的能力,重塑周王室形象,毕竟自己得来的王位“名不正,言不顺”。

当时西戎屡犯边境,就派申国的国君申侯出征西戎,但申侯并不想去,因为他女儿嫁给了大骆,大骆有西戎血统,与西戎也有一些关系,并生有嫡子成,申侯希望成能成为大骆的王位继承人,


但大骆有一庶长子叫非子,因为擅长养马,被姬辟方看重,为其养马,而且姬辟方非常喜欢他,一旦与西戎开战,姬辟方肯定会让非子带兵前往,到时非子很有可能成为大骆的继承人,那样申侯的外孙与会与王位擦肩而过。

申侯与姬辟方谈条件,只要你让我外孙继承大骆的王位,我保证让西戎不再来犯大周边境,确保边境和平安宁。


姬辟方认为这是个好主意,而且不费一兵一卒,就答应了申侯的要求,于是申侯出面与西戎讲和,西戎最终接受调解。五年后,西戎向西周求和,并献上一百头优质马,而且大部分是母马,姬辟方当然很高兴,回馈了西戎紧缺的粮食和布匹。


当然姬辟方也没有亏待非子,西戎进献的马经过非子的精心伺养,马群数量大增,保证了周王朝的马匹供应,因非子在养马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姬辟方就将秦邑赐给他,建立了秦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大秦帝国。

公元前896年姬辟方离世,庙号“孝”。

周孝王抢了侄子的王位还能获得美谥,因为他为恢复西周的国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打击了西戎对于周王朝的威胁,死后谥为"孝"正是对其在位时期贡献的最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