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的老少配,虽然外界并不看好这段婚姻,但是他们却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爱情的真谛。自从杨振宁获得国际重要奖项、促进新中国科技发展后,他的一举一动得到了多方关注,尤其是在2004年,他和第二任妻子领证并官宣,可是双方年龄差有点大。记者公布最新内容后,网络上的网友发表了不同观点,甚至许多人都认为这段忘年恋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转眼已经过去了16年, 98岁的杨振宁成为了安徽大学分院的荣誉院长,44岁的翁帆则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我们通过媒体公布的照片就可以清醒地看出两人状态都不错。这16年间,外界舆论愈演愈烈,甚至不少网友都在网络上发表了不看好这段恋情的评论,但这并没有影响二人的感情。
外界的纷纷扰扰,反而使两个人更加珍惜彼此。杨振宁和翁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两人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交流,杨振宁的妻子觉得眼前的女孩聪明伶俐,还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她对眼前的女孩印象颇深。后来,杨振宁的妻子离开人世,翁帆陪在杨振宁的身边,两人互生情愫,这才塑造了一段忘年恋。
杨振宁和第一任妻子杜致礼的感情十分深厚。新中国建立初期,拥有一定成就的杨振宁与她结为夫妻。杜致礼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杜聿明的女儿,杨振宁只听说过岳父的经历和成就,却从来没有见过岳父。自从两人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就在美国发展。但皇天不负有心人,杨振宁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成为了诺贝尔奖获奖者。这对新中国来说是一件大事,周总理赶紧派人去瑞典祝贺杨振宁获得如此重要的奖项。
中国祝贺团正式出发之前,工作人员做了一件事。既然杜聿明是杨振宁夫妇的亲人,二人肯定想了解他的近况。于是周总理派人将杨振宁获奖的事情告诉了杜聿明,杜聿明赶紧写了一封书信,虽然内容十分简短,但依然可以看出杜聿明对杨振宁的期待和祝福。中国代表团到达瑞典之后,工作人员将书信交给了杨振宁,面对岳父的来信,杨振宁显然有些措手不及,心里产生一丝丝好奇和高兴。当他看完岳父的书信后,高兴得像个孩子。
此时,杜致礼的母亲还在台湾省生活,于是夫妻二人决定将岳母接到美国之后,再想办法让岳母和岳父团聚。当杨振宁的岳母主动提出前往美国时,很快得到了国民党的批准。事实上,杜致礼的母亲心里很明白自己的遭遇,如果不是女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前往美国的请求根本不会得到快速批准。
直到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并得到了周总理的关心。他眼中的周总理十分亲切,并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十分高冷。周总理的交谈和询问,导致杜聿明也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定居北京。既然杜聿明已经选择在北京定居,杨振宁的岳母也产生了回北京一起生活的想法。为了防止部分人从中作梗,杨振宁的岳母辗转日内瓦后回到北京。岳父、岳母都在北京一起生活,这使得夫妻二人产生了回国探亲的想法。
杨振宁产生回国探亲的想法之后,并把该消息告诉了父亲杨武之。面对儿子的回国探亲,老父亲心里十分开心,他赶紧将杨振宁回国探亲的消息告诉了相关部门。回国后,夫妻二人辗转上海和北京,不仅见到了父亲,而且杨振宁还见到了岳父岳母。
1973年,夫妻二人第四次回国看望亲人。除了与朋友和亲人的见面之外,杨振宁特别希望和毛主席见面。事实上,国家领导人的工作比较繁忙,需要调整好日程安排。毛主席日理万机,原本杨振宁不抱希望,已经做好了见不到毛主席的准备。但不久之后,他就实现了心中的夙愿与毛主席见面了。
杨振宁和毛主席见面之后,双方在各个领域交换了见解,相谈甚欢。毛主席结束谈话之后,感谢杨振宁对世界科学界造成的影响,杨振宁有些受宠若惊,并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但没想到他的祝福引得毛主席的哈哈大笑,接连表示:“不科学,不科学”。这次谈话成为杨振宁一生无法忘记的事情。
此后,杨振宁带着妻子多次回国探亲,再一次提出见一见毛主席,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毛主席正处于身体修养的阶段,并不能接见客人。不久之后,毛主席与世长辞,那次谈话最终成为两人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毛主席去世之后,杨振宁很长时间都无法走出悲伤的情绪。后来他以华侨的身份参加毛主席的悼念仪式,并发言称:“毛主席是一位巨人。”
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杨振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毛主席通过不断实践与军事才能带领民众完成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二人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亮,我们可以从二人的身上看到共同的优秀品质,那就是谦逊和认真。
杨振宁始终对身边人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无论是面对周总理,还是面对毛主席的谈话,都始终如一。毛主席晚年时期,工作任务量特别大,他仍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认真的工作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轻易获得成功,我们只有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达到个人制定的目标。
73年杨振宁与毛主席见面后,前者的一句祝福之语令后者哈哈大笑
杨振宁曾与毛主席谈话两小时,毛主席逝世后,他给出了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