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最大的悬案: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40年,他究竟去了哪

“我往东去找水井”,

简简单单七个字,

背后包含的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悬案,

写下这七个字的人,

从此在罗布泊风吹沙动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四十多年过去了,

光是国家就组织了4次大规模搜索,

民间探险搜救队更是不计其数,

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彭加木,

到今天依然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四十多年来流传着诸多揣测:

譬如叛逃说、谋杀说、意外说、自杀说、

双鱼玉佩说、外星人说、等等。

那么他当年到底遭遇了什么?

罗布泊一听这个名字,

大家就应该知道,

这是一个湖泊,不错,

一百年前这里的确是湖泊,

而且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

因为水资源丰富,

所以这里孕育了多个古文明,

最富盛名的便是神秘的楼兰古国。

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

这个湖泊的主要补给河流,

塔里木河流量越来越小,

所以罗布泊的面积迅速萎缩,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几乎全部荒漠了。

为什么罗布泊这个地方如此之神秘呢?

在彭加木失踪案之前,

这里就已经发生多次神秘的“灵异事件”了,

1949年,一架从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离奇失踪,

可是在1958年的时候,

却又突然惊现于充满神秘的罗布泊,

但是飞机上的所有人员却全部死亡,

飞机是怎么出现在这个鸟无人烟的地方?

飞机上的人是怎么死的?

这一切都不值得而知,

而后便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带来了三样东西,

除了阿波罗号沉没的地图,

和美国登月带回来的月球岩石以外,

最后就是罗布泊的卫星图,

从此对罗布泊的考察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彭加木的失踪案更是为神秘的罗布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之后更有人说罗布泊是平行时空的入口,

异世界的大门就在此处,

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为死亡之海或生命禁区,

各种怪力神说,天文奇谈都在这里发酵,

清楚罗布泊的背景后,

我们言归正传,

将时间调整到1980年的初夏,

这是彭加木第三次携调查组进入罗布泊。

通过前两次深入罗布泊,

对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床进行了水、土壤和矿物质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收获,

他们发现拥有大量钾含量的土壤,

罗布泊可以说是一块矿产宝地,

第三次的考察也是非常顺利,

在6月7日一行人便成功穿越罗布泊,

提前完成了任务,

到达南疆小镇米兰后,

原计划便是考察队原路返回至乌鲁木齐,

可是这时彭加木提议,

走罗布泊东线继续进行考察,

这个提议根本不在原计划中,

所以在补给物品上没有充足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饮用水已经储备不多了,

彭加木提出的路线长达九百多公里,

已经进入夏季的罗布泊气候非常恶劣,

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队员们的强烈反对。

固执是科学家们的通性,

彭加木不顾反对执意要前往罗布泊深处,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野外调研人员,

他比谁都清楚,

当下的情况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凶险,

那是什么让彭加木如此急于求成呢?

其实此时的彭加木已经患癌23年,

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

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和时间有限,

他必须尽自己所能去抓住每一次机会。

队内虽然出现分歧,

但是还是随彭加木一起前往了罗布泊东线,

预料之中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科考队在达到库木库都克时,

缺水缺油缺食物等问题相继伴随而来,

已经有队员出现反抗情绪,

车队里有一辆车开始故意掉队,

作为队长的彭加木数次组织车队停下,

等待最后掉队的卡车,

“你们不想前进了就往回开,原路返回去。”

“已经走了三天的路程了,路又难走,物资也所剩无几,

现在让我往回走就是一个死,我就是死也要跟大家死在一起。”

等到故意掉队的车后彭加木和队员争论起来。

就这样坚持支撑到挺近大漠深处的第九天,

离库木库都克还剩十八公里的地方,

罗布泊的气温已经到达了地表温度七十度,

最多再坚持两天科考队就真的弹尽粮绝了,

此时整个科考队陷入进退维谷的处境,

在队员多次强烈要求下,

彭加木终于同意向最近的解放军基地,

发电报请求物资补给,

但是一次军队补给前后资金就要花费七千元人民币,

在当时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彭加木虽同意向解放军求助,

但是依然带着是地质学家汪文先,

前往驻营周边寻找水源。

因为一来通过前苏联对罗布泊的考察地图来看,

库木库都克周边有大量的泉水井,

二来彭加木说:“这天价水送来,渴是解了,可是喝到心里疼。”

令人失望的是汪文先多次外出寻找都以失败告终,

6月16日就在寻找泉水的过程中,

科考队发现了一群野骆驼

食物紧缺的科考队已经几天没有吃上过肉了,

当即决定围捕野骆驼,

也是在当晚彭加木放弃最后挣扎,

马兰基地发电报请求资源,

电报发出又饱餐一顿的队员们当晚兴致非常高昂,

只有彭加木沉默不语,

一直默默地给大家烤骆驼肉。

据后来科考队副队长回忆,

彭加木当晚一直没有回帐篷,

他在营地外的地上躺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副队长收到马兰基地的电报回复,

同意请求,并要求大家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彭加木看了电报内容,

显得愈加的闷闷不乐,

就在大家静静地在帐篷等待救援时,

副队长发现彭加木不见了,

开始以为他可能是到营地周围解手去了,

可是始终没见人回来,

让大家警觉起来,

副队长在车里发现了彭加木留下的一张纸条,

“我往东去找水井”

彭,6月17号。

看到纸条的整个科考队都慌了,

副队长当即立下兵分两路,

一部分人开车寻找彭加木,

剩下的人在营地等候,

避免到时候彭加木回来营地没人通知接应,

据当时队里的司机回忆,

他们一路往东走出没多久,

就看见沙地上出现一串鞋印,

下车后他们确定这就是彭加木的脚印,

大家迅速上车沿着脚印一路疾驰,

按常理彭加木出走至多三四个小时的路程来算,

大家乐观的认为本很快就能追上他,

可是前进没多久柔软的沙地过度到坚硬的盐碱地,

脚印越来越淡直至逐渐消失了,

这让队员们着急万分,

因为按照此时沙漠中的天气,

彭加木离开已经数个小时很有可能脱水,

如果不及时找到他,

他极有可能脱水而死。

就这样又沿着沙地开出了十多公里,

他们发现了一片红柳包,

沿红柳包周围找了许久也没有发现彭加木的踪迹,

汪文先感到越来越害怕,

怕猛兽叼走了彭加木,

怕彭加木脱水晕倒,

怕他迷失方向找不到回路,

情急之下他拿出仅有的两支枪,

对着红柳包的四个面分别鸣枪,

希望能够引起彭加木的注意,

天色越来越暗眼看着最后一点白都要淡掉,

一行人被迫往回走,

他们寄希望于彭加木已经回营地,

到达营地时,

大家没有看到彭加木的身影。

营地的队员们也寄希望于他们能够带回好消息,

回去后副队长仔细地对彭加木的行李进行查看,

发现他只带走了两个水桶,

以及装有两公斤水的水壶,

还有两个照相机、一个地质锤,

和那份标有水源的地图,

他每天都要食用的抗癌药却没有一起带走,

随后在留下的纸条上发现,

彭加木写下的日期有改过的痕迹,

6月17日盖住了原本写的6月16日,

也就是说这张纸条很有可能是彭加木6月16日就已经写好,

联想到16日晚彭加木的种种行为,

科考队员认为他极有可能16日晚就想独自去找水源了。

因为种种原因延后了他原本的计划,

继续等待至晚上十点后彭加木依然未归,

事关重大副队长汪文先决定,

向马兰基地发电报,

向上级禀告彭加木失踪的消息,

18号一早军地的直升飞机到了,

送达物资后汪文先带领直升机超低空飞行,

继续寻找彭加木,

另一名队员则沿着东北部方向再次搜寻,

这时大家对找到彭加木仍有信心,

只过了一晚,

还活着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加上有直升机的帮助效率会更高。

汽车沿着昨天脚印消失地方的东北方向,

再次找到了彭加木的脚印,

跟随脚印在一个干草地上找到了彭加木坐下休息的印记,

旁边的干草上还发现一张彭加木,

最喜欢吃的椰子糖果汁,

不过彭加木的脚印在沙地上转了一圈后就再次不见了,

队员们认为彭加木很可能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

从彭加木留下印记的地方,

大家继续开始寻找,

在接近黄昏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片雅丹地貌,

这让大家非常惊喜,

因为雅丹地貌下有很多空洞,

这里白天高温雅丹包里却很阴凉,

彭加木极有可能在里面休息。

大家下车站在高处大声呼喊着彭加木的名字,

在雅丹包里四处寻找,

一直到天黑也没有找的彭加木的身影,

得到彭加木的回应,

当天直升机在力所能及的地方进行搜寻,

连地上的兔子都能够看清楚的情况下,

居然一点都找到彭加木的任何踪迹,

晚上回到营地后,

沙漠开始刮起狂风,

沙尘暴几乎要把营帐给掀起,

而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彭加木活下来的机率,

几乎降到了冰点。

此事迅速地得到了中央的高度关注,

6月22号下午新华社向全社会发布,

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失踪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举国上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罗布泊,

国家领导人亲自下令,

指示新疆军区立即派出军队、飞机,

对罗布泊进行地毯式搜索,

据搜寻人员回忆,

他们几乎都数清了附近野兔的数量,

可是近十天的搜寻始终没有找到想要的结果,

搜寻工作的总负责人在会上宣布,

“我们的搜寻以失败告终,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整整十天,

我不敢做任何乐观的假设。”

考察队员也将跟随部队离开营地,

他们走之前向彭加木失踪的方向鸣枪致意,

就在此时香港一封报纸,

让整个世界都炸开了锅,

报纸的题目是《彭加木现已逃亡美国》,

文章的提供者声称,

自己是彭加木的昔日老友,

在华盛顿的餐厅用餐时,

看到彭加木与几位美国人一起进入餐厅,

而他上前询问情况时,

彭加木表示自己不认识他,

一时之间彭加木从罗布泊逃亡美国的消息,

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不过这个消息马上得到了中方的否认,

此时在乌鲁木齐参与第二次搜寻计划的,

彭加木的妻子和女儿分别表示不认识这位昔日老友,

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其次便是调查小组成员,

分别表示且不谈彭加木的为人,

当时他们根本没有发现飞机的踪迹,

如果有飞机到来他们一路追踪,

茫茫荒漠不可能一点动静也没有,

连一点声音都未曾听都过,

更不要说彭加木走出罗布泊去往美国的可能性,

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家对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根本无需怀疑,

逃亡美国的谣言很快被打破。

这时又有人说,

彭加木发现了双鱼玉佩

此玉佩能够复制和克隆人是远古神物,

当时已经有队员被克隆,

彭加木便拿着双鱼玉佩远走消失了,

还有人说彭加木在罗布泊得到了重大发现,

但是调查小组里出现了敌特,

彭加木是被敌特所杀害,

还有甚者说罗布泊是平行时空入口,

彭加木穿越了,

各种说法不计其数。

但根据调查小组和专家们的回应,

他们推测没有找到彭加木的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种便是彭加木在第一次脚印消失的地方,

便已经脱水晕倒,

之所以没有找到脚印很有可能是被流沙带走,

第二种可能倾向的人更多,机率也更大,

彭加木很可能跟着发现的线索,

一路走到了雅丹地貌处,

并进入了雅丹包休息,

但是雅丹包很多砂质疏松,

很容易就发生坍塌,

如果当时彭加木被埋在雅丹包下,

就很难别找到。

再加上沙漠流动性很大,

即便埋在雅丹包下不及时被找到,

过一段时间也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副队长汪文先还说:

“当我发现他改变方向往北走时,

我就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

他根本不想再回来了。

他是一个及严谨的人说往东就不会往北,

他往北走,就说明他不会再回来了。”

没人知道出走的前一晚彭加木想了些什么,

但是我想也许那个时候他就在做最后的决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