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2019年08月27日21:52:29 历史 1960

燧发枪①米克莱的火花

大家好( ゚∀ ゚),这篇开始我们进入燧发枪的篇章。

在火绳枪活跃的16、17世纪欧洲工匠们就已经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不受天气干扰可以马背上骑乘射击的火器了,簧轮枪可以说是能满足要求的,但是高昂的价格和复杂的工艺使它难以普及军队,只有高端客户可以消费得起。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簧轮枪在军队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骑兵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簧轮枪已经很贵了,再贵点镶金戴银也是小意思

军队需要工艺简便可以普及的新型枪械这时候燧发枪机开始进入眼帘

燧发枪机是谁发明的没人知道了,但是最早使用的群体是可以追溯的,最早是16世纪中叶在西班牙与法国交界的比利牛斯山脉活跃的民兵(或山贼)使用,因为是民兵最先使用的所以叫米克莱燧发枪(西班牙语:Miquelet)也可以叫民兵燧发枪。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米克莱枪机

后来传到欧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奥斯曼土耳其,几乎所有绿教都是这种形制的燧发枪机,随后也影响到了高加索地区。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在中亚地区的米克莱燧发枪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土耳其流传下来的米克莱猎枪

你可能问了,这么划时代的武器怎么是民兵用的,正规军呢?

这个要从好几个方面看了。首先是技术问题,米克莱枪机只有击发和待击发两种状态,也就是这套枪机系统没有保险。在你装火药撸枪管的时候因为磕碰自己击发射你一脸;其次是技术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只是换了枪机而已,杀伤力和装药量不变。可以慢慢换装燧发枪机;最后当然是钱的问题了。(´▽`)ノ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英国陆军一样是燧发火绳共用

这些问题使得燧发枪还没有马上取代火绳枪在军队的主导地位,但是这是大势所趋。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17世纪火绳枪还是主流但是燧发枪的优势不可小视

解决之道

米克莱燧发枪问题多多,欧洲有着自己的解决方法。

保险问题,前面说了米克莱没有保险,英国人想到那就加一个外挂保险就可以了,于是就诞生了(dog gun)“狗锁枪”,一直用到褐贝斯燧发枪出现。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狗锁

之所以燧发枪没有马上淘汰火绳枪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黑火药和枪管。

随着化学公式的出现欧洲人发现黑火药的最优比例和提纯方法,使更少量的黑火药获得更好的威力。

枪管锻造品质上不去发射药再好也只有炸膛的份。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中国的自生火铳就是米克莱枪机结构

集齐这些*****才算是脱胎换骨出现了燧发枪的集大成者——查尔维尔1777和褐贝斯燧发枪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查尔维尔1777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 天天要闻

褐贝斯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东西方的差距开始拉大。当然那是下一期的事了(¦3[▓▓]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63年,巴铁归还我国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 天天要闻

1963年,巴铁归还我国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1963年3月2日,《中巴边界协定》签署,巴基斯坦将约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土地归还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和平谈判中实现的领土回归。这片土地不大不小,但它的位置非同寻常。它是古丝绸之路西出昆仑的咽喉,是新疆直通克什米尔、联通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后的权力困局 - 天天要闻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后的权力困局

在古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这句话几乎是金科玉律。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揭开了这层华丽的面纱:从东晋到明清,无数金枝玉叶在婚姻中尝尽苦涩。她们或是被政治联姻捆绑,或是因制度缺陷沦为牺牲品,甚至有人至死未能体会夫妻之爱。这些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
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隆重举行 铁凝巴特尔王忠林李殿勋张志军林中森等出席 孙伟主持 - 天天要闻

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隆重举行 铁凝巴特尔王忠林李殿勋张志军林中森等出席 孙伟主持

共拜始祖炎帝神农 祈福华夏儿女幸福安康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隆重举行 铁凝巴特尔王忠林李殿勋张志军林中森等出席 孙伟主持烈山问祖,华夏铸魂。5月23日,农历四月廿六炎帝华诞,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随州市炎帝故里隆重举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拜人文始祖炎帝神农,共同追思先祖功绩、追寻文化根脉、增进血脉认同,共...
赖清德:战争没赢家,乐意跟大陆交流合作 - 天天要闻

赖清德:战争没赢家,乐意跟大陆交流合作

风向变了?赖清德发表520演讲,涉及两岸说法发生大变化,高呼“避战要交流”。据联合早报报道,近日,赖清德在就职满一周年之际,在台北召开记者会。当日本媒体问及两岸关系的问题时,赖清德回应:岛内社会与人为善,并表示他也是坚定地追求和平,“因为和平无价,战争没有赢家”。赖清德进一步表示,将实施所谓的“和平四...
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在巨型雕像内死亡,年近70岁 - 天天要闻

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在巨型雕像内死亡,年近70岁

据环球网援引“今日俄罗斯”(RT)、英国《镜报》等媒体22日报道,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表示,在伏尔加格勒的标志性巨型雕像“祖国母亲在召唤”头部内发现了一具男性遗体。据了解,死者为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尼古拉·切斯诺科夫。“祖国母亲在召唤”巨型雕像(图源:环球网)当天晚些时候,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在其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