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之死,是他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死?

2020年10月02日14:44:17 历史 1898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刘备赐死刘封有两个理由:一是欺凌孟达导致孟达投降丢了东三郡;二是襄樊之战没有出兵救援关羽,那么这两条罪状能否成为赐死刘封的理由?换句话说,刘封之死,是他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死?

刘封之死,是他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死? - 天天要闻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这里提到了孟达投降曹魏的两个原因:一是受到刘封欺负,被夺了鼓吹(这是一种荣誉,往往用来赏赐给有功之臣,一般人得不到,所以刘封有点眼红);二是劝阻刘封救援关羽,怕刘备秋后算账。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此之前和孟达关系莫逆的法正去世,刘备对法正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法正还在的话刘备对孟达的处罚不会太重,孟达也根本用不着叛逃曹魏,法正之死才是促使孟达叛逃的根本原因,刘备以刘封欺凌孟达为由导致东三郡易手这个理由有点勉强。

刘封之死,是他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死? - 天天要闻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襄樊之战刘封未出兵救援关羽,这个做得确实不对,但是有几点要留意:第一,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拒绝出兵,刘封和孟达刚刚拿下东三郡不久,东三郡本地豪强比如申氏兄弟实力异常强大,人心未附确实是事实,刘封手中的兵力只能保证震慑东三郡,一旦分兵救援关羽有可能会导致东三郡不稳。

刘封之死,是他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死? - 天天要闻

第二,演义说关羽退守麦城才向刘封求援,其实不是,正史中关羽在围困曹仁于樊城的时候就要求刘封出兵策应自己的军事行动,这个时候关羽兵锋正盛,而且谁也想不到孙权会背盟偷袭荆州,傅士仁和糜芳会不战而降,当然后面关羽从前线撤军回师荆州,这个时候刘封确实应该出兵了,但这也不能完全怪刘封,因为战局变化太快,从撤军到战败也才一个多月时间,整个襄樊之战刘备的益州主力兵团一点动静都没有,原因就在于谁也没想到之前威震华夏的关羽会败得这么快!

刘封之死,是他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死? - 天天要闻

第三,关羽假节钺是否有节制孟达和刘封之权?还真未必有!东三郡原本属于益州的汉中,刘备得手之后仍然属于益州,并不归属荆州,也不归关羽管辖;而且从刘备把南郡太守给了糜芳来看,刘备对关羽的权力还是有一定限制的,虽然给了关羽假节钺之权,但是未必会把东三郡也交给关羽,一句话从统属关系来说,刘封并不是关羽的直接下属,他不奉关羽军令从程序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错。

刘封之死,是他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死? - 天天要闻

刘封之死其实和诸葛亮的推波助澜有一定关系,而且孟达投降后带兵前来之际还写了一封信劝降刘封,被刘封严词拒绝,寡不敌众之下东三郡再次易手,所以刘封虽然有罪,但确实罪不至死,如果没有他是刘备收养的长子这个身份,刘封还不至于被赐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