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皇后叫做小童、小君、梓童、子童,你知道吗?

2020年06月15日14:36:06 历史 1010

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下LOL解说的一个视频,其中有一个解说以美妙的声线和动人的外表深深的吸引了小编,她就是解说梓童。

为什么古代皇后叫做小童、小君、梓童、子童,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当时自己愣了一些,因为在我们历史上,“梓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古代,“梓童”往往是皇帝对皇后的称呼以及她们对自己的称呼。那么,“梓童”一词又是从何而来呢?

研究学者对于出处一共有两个说法。

1、从“子童”到“梓童”

在宋元之前,据古书记载,皇后会称自己为“子童”。比如《全相平话五种》:“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

记载汉朝历史的《前汉书平话》:“吕后:‘子童领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

为什么古代皇后叫做小童、小君、梓童、子童,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甚至著名的元代历史书《三国志平话》中也有记载:“高祖圣旨言:‘..寡人去游云梦,交子童权为皇帝,把三人赚人宫中,害其性命’。”

《全相平话五种》是宋元明三朝著名的民间艺人结合正史和民间传说,将历史讲述给民间大众的一种的类似于白话文的书籍,话说《三国演义》的编写也受到了其不小的影响。

到了明朝时期,大家都统一把“子童”改成了“梓童”。比如《西游记》“那国王急睁眼睛,见皇后的头光,他连忙爬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

2、从“小童”到“梓童”

很多研究学者则认为,“梓童”真正的来历应该是从“小童”起步的,由“小童”变成“子童”再到“梓童”。

古代有一部著名儒家经典书籍,叫做《论语》,其中有记载:“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为什么古代皇后叫做小童、小君、梓童、子童,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说明在战国时期,君主的夫人就已经叫做或者自称为“小童”或者“小君”。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历史文明的政治形态是从邦国—王国—帝国逐步转变的。

到了宋元时期,在程朱理学的进一步深入民间,尤其是受到了皇亲贵族的进一步宣传和沿用,对于“小”这个词大家都有所避讳,但是又不能不表达它的意思,因为“子”也有“小”的意思,于是“小童”便逐渐衍化成“子童”。

到了后面,权力越来越集中,君主对于人民的统治更加的强烈,对自己的称呼和皇权的各种称谓也进一步进行严格的限定,比如天子死叫“崩殂”,亲王、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妃子或小皇子死叫“殁”,百姓死叫“死”。皇后的称谓也在改变中,在历史上,木之贵者为梓,而且梓在古代又是有子的象征。皇帝的子嗣关乎到国本,是国家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逐渐地,“子童”又开始变成了“梓童”。这大概就是“子”变成“梓”的来历。

我是阿春,历史原创作者,坚持分享历史知识,欢迎大家评论、关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1.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年轻时家贫,曾遭市井无赖当众侮辱,被迫从其胯下爬过。韩信忍下了这奇耻大辱,后来发奋图强,成就大业。2. 一饭千金典故:韩信落魄时,常在河边钓鱼充饥。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绵的老妇人(漂母)见他可怜,连续几十天分饭给他吃。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 天天要闻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今夏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不仅让一处清代墓葬群重见天日,更意外揭开了两处古代遗址的神秘面纱。7月2日,平顶山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原有墓葬已于水库修建初迁移,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已组织人员开始对现有墓碑进行转移保护。7月2日,记者随文物保护人员深入白龟湖西北...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 天天要闻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哈尔滨是古肃慎人的地盘,在女真崛起前,只有小型聚落,清朝初期也不过是小镇,如何成为黑龙江省会的呢?【哈尔滨】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南与吉林省接壤,地处松嫩平原东南缘,松花江中游,面积5.31万平方千米,居中国省会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