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2025年03月26日19:20:20 历史 8241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点击下方↓关注   记得加星标★


在2022年波士顿邦瀚斯·史古纳秋拍预展中,一件尘封半世纪的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一亮相便引发业界震动。

这件出自新英格兰望族旧藏的重器,虽带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书款,却被行方误判为二十世纪仿品,标出令人愕然的150美元估价。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然而当资深藏家与故宫专家团细致品鉴后,发现其器型比例、釉里红发色特征与故宫博物院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形成"同源异工"的官窑范式,龙纹绘制笔触更展现出典型宫廷画师技法特征,最终确认其为乾隆本朝御窑精品。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故宫博物院藏

(文物号故00156816)

就在大家准备捡漏之际,拍卖行突然决定撤拍,令很多朋友都大叫可惜。

这一戏剧性转折促使拍行紧急启动文物复核机制。

经过近一年的缜密考据,不但肯定了乾隆真品的身份,更以图录封面亮相重启竞拍,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认知,将估值基准提升至40万美元。

很快引起热议,成为社交媒体的“网红古董”。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3月17日的拍卖现场,各路藏家通过跨洋电话及网络展开激烈角逐。

拍卖前的最高估价是60万美元,拍卖一开始就到了200万美元,随后就在几位电话委托之间展开竞争,最终以363万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2625.8万元,较最初估价飙升2万多倍,创下本季中国古代艺术品成交之冠。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青花釉里红云龙图天球瓶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高56厘米


估价:400,000 – 600,000 美元

成交价:363万美元(2625.8万人民币)

本品造型气势恢宏,高近二尺,上下以青花与釉里红绘就“青云红龙图”,所绘两大一小的苍龙气势万千,飞腾于浪涛云气之间,青绛辉映,其中小苍龙昂首仰望,右边的大苍龙则俯身探视,上下呼应,生动传神,左边另见一大苍龙,紧跟其后,与右边者两两对望。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胫部以白描手法绘出浪涛,与皴擦渲染的云雾,上下虚实呼应,更加突出云龙纹为主题视觉效果。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胎釉精良,品相完美,十分难得,底部中央书写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虽为乾隆朝之御物,然而扑面袭来的气息则是浓厚的雍正朝风格,如此不凡气质,定当为乾隆一朝宫廷陈设之重器。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在当代艺术市场深度调整期,具备清晰流传脉络的"生货"精品仍具强大市场穿透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以故宫藏品体系为参照的学术考证,成功破解了海外遗珍的身份密码——该器与故宫旧藏构成"官样同源、装饰变异"的姊妹作关系,这种宫廷御窑特有的"一稿多器"创作模式,恰成为断代鉴定的关键依据。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其釉里红发色明艳而不失层次,青花铁斑自然渗化,底部护胎釉呈现典型乾隆中晚期"糯米胎"质感,诸多细节经科学比对后形成完整证据链。

这场跨越时空的估值逆袭,不仅印证了顶级明清官窑的永恒魅力,更彰显了学术研究对艺术市场价值发现的核心驱动。

在文物艺术品鉴赏领域,考据功夫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价值认知的云泥之别,此案例堪称教科书级的市场启示录。



- end -

从150美元到369万美元:一件乾隆官窑的认知重塑与价值觉醒 - 天天要闻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和众汇富交了1980,让我摆脱了“永远差一步”的魔咒 - 天天要闻

和众汇富交了1980,让我摆脱了“永远差一步”的魔咒

炒股这些年,最难受的不是亏钱,而是那种“永远差一步”的感觉。市场一波大行情,总是看别人吃肉,自己刚进就开始回调。追涨不敢多拿,低吸又不敢坚持,等反应过来机会都没了。群里天天有人发盈利截图,搞得自己也焦虑,越想补救越急躁,恶性循环。 有一阵行情特别反复,我频繁操作亏损,心态都快崩了。一个老股民看我状态...
写点生活|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 天天要闻

写点生活|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潮新闻客户端 胡志浓 整理老家的相册,又看到了那张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时的我大概三四岁,胖嘟嘟的,头顶扎着一个小小的蝴蝶结,依偎在一个比我高出大半个头的小男孩身边。我一脸懵懂地拨弄着手指....
原本中国不要的地方,现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积是湖南8倍 - 天天要闻

原本中国不要的地方,现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积是湖南8倍

新疆中国非常美丽的一块土地,差点在李鸿章的私心下丢失掉。这里地域辽阔,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也是湖南面积的8倍。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历史事件都和这里有关系。自西汉时期开始,中华版图就扩张到了西域。
江南士绅最大误判:错把满清当成第二个蒙元 - 天天要闻

江南士绅最大误判:错把满清当成第二个蒙元

元以宽仁失天下——朱元璋当朱元璋的大军横扫北方,让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中原地区再次回到汉人政权的怀抱时,在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却不断有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发生:大量士大夫,坚称自己是“大元遗民”,更有甚者竟为蒙元政权的灭亡而主动殉葬。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刘贺那些不为人知的私密事儿第一章:王爷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刘贺出生在昌邑国,那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刘髆 ,爷爷还是汉武帝刘彻,身份尊贵得很。可这刘贺打小就调皮捣蛋,没个正形。他5岁继承了昌邑王爵位,就开始放飞自我,在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