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2号事件,黄克诚坚持要给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处分,后来如何

2025年03月18日06:52:04 历史 1321

1979年的11月25日,隶属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的“渤海2号”钻井船发生了翻沉事故,造成7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700多万元。

渤海2号事件,黄克诚坚持要给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处分,后来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这起特大事故,竟然在发生8个月后才曝光出来。很显然,事故发生以后,石油部,包括海洋石油勘探局党委都是担心事故影响太大,直接将它压了下来,并未向上级报告。

然而,这么大的一个事故,70多人死亡,怎么能压得住呢?一位死者家属的诉求迟迟无人回应,忍无可忍,直接将石油部告到了中纪委,“渤海2号”事件才被披露出来。

时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看到告状信后勃然大怒,气得甚至说不出话来,好一阵才缓了过来,对工作人员说:“这事要管!这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党委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拖着不报?一定要查!查个水落石出!”

渤海2号事件,黄克诚坚持要给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处分,后来如何 - 天天要闻

黄克诚

中纪委很快成立了调查组,做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工作,特别是与两名幸存者进行了深入地谈话,并联合石油部对打捞出来的船体进行了深入地事故分析。

最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终于捋清楚了。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主要是从日本进口的钻井船质量缺陷问题,更有人为操作不当,以及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等问题。

但是,这只是事故的原因性质,或许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在里面。但是,石油部在沉船事故发生以后的一系列隐瞒不报等问题,却是典型的党风问题、工作作风等问题,黄克诚要求必须坚决处理,刹住这股歪风。

渤海2号事件,黄克诚坚持要给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处分,后来如何 - 天天要闻

此时,石油部长宋振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认识到了自己对沉船事故处理不当的错误,主动辞去了石油部长的职务,并提请全国人大批准。同时,石油部加快对善后的处理力度,安抚遇难者家属,按规定进行了赔偿。

石油系统也展开了相应的行业整顿,自下而上进行了教育反思,都受到了深刻地警醒。同时,石油部也勉励全体职工,不能因为这一件事而消沉,鼓励大家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投入到石油工作中……

这些处理意见,很快报到了中纪委。至此,人们以为,这件事就处理完了。但没想到的是,黄克诚看到这个处理意见后虽然同意,但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渤海2号事件,黄克诚坚持要给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处分,后来如何 - 天天要闻

康世恩

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除了石油部领导引咎辞职外,国务院分管石油部的副总理康世恩没有责任吗?显然,他的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因此,黄克诚坚持认为,要给副总理康世恩处分,而且要重一些。

这就让中央难办了。大家都知道,康世恩是我国石油战线上的功臣。当年余秋里当部长的时候,他是余的重要助手,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几次石油会战,特别是开发大庆油田,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副总理级别的人物,还没有因为责任事故受处分的。为此,中央几次开会研究,到底应不应该给康世恩处分的问题。

渤海2号事件,黄克诚坚持要给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处分,后来如何 - 天天要闻

康世恩与石油工人在一起

黄克诚坚持认为,副总理康世恩功是功,过是过。再说了,发生这么大的责任事故,死了这么多人,如果他没事儿的话,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呢?

中央经过认真讨论,最终采纳了黄克诚的意见,决定给予康世恩记大过处分。很快,中央将渤海2号事件处理结果公布,瞬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中央在抓党风上是动真格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受处分后的康世恩,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完全拥护中央的决定,在深刻检讨的同时,下决心以更出色的业绩来弥补这一过失。

渤海2号事件,黄克诚坚持要给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处分,后来如何 - 天天要闻

康世恩视察基层

后来,康世恩在石油工业上屡创佳绩,为振兴祖国石油工业立下了大功,中纪委专门撤销了对他的处分。1982年,康世恩再次受到了中央的重用,成为国务委员,同时兼任石油工业部长,为祖国石油事业奉献了一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