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2025年03月02日17:33:11 历史 1484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前言

1949年,毛主席的安危是重中之重,被毛主席接见,自然任何危险的物品不得携带。但南京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李治被接见时,却带了枪。

毛主席不仅答应了他的拨款请求,还直接批了更多。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作为我军一位医者,李治是独一份的。革命时期,他救治了我军无数伤员,甚至贺子珍不幸负伤,也是他抢救回来的。

毛主席曾给他写过一句话,直到三十年后,这段话还能继续派上用场,如此李治是怎样的一生?毛主席写了什么?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救贺子珍

李治家中是做生意的,从小读书的他,到中学阶段遇到灾乱,看着生命遭受危害的百姓,李治小小年纪就有了大大的志向。

他想从医治病救人,想着让百姓们的生命安全有保障。李治心中为的是百姓,更有着远大的志向。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此后他在学习上,更加的刻苦努力,毕业后,他如愿考上了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当时年代,有时间和能力读书的人本就少,而这所大学在当时已经非常不错,如此李治得到良好的教育,在繁重的学业中,逐渐学得治病救人的本事。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李治学有所成,毕业后,就去到南昌开了一家私人诊所,此时他可能完全没想过自己能与军队挂钩,但身处动荡的战争年代,哪里战火纷飞,哪里必然出现伤亡。

因此,李治的诊所中,不仅有寻常的老百姓,还有很多当兵的人,而他们的伤肯定要更触目惊心一些。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当然无论他们的身份是什么,在李治的眼中,他们之间只有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但对于战争,他自然不喜欢的。

而当时,能像李治一般的医者少之又少,却都是部队所紧缺的。如此李治被盯上,就这么被带到了国民党的队伍中,当起了军医。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这样的妥协,李治不喜,但军队的硬实力不容他拒绝,他也不得不听话照做。作为一名医者,他日常需要做的就是治病救人,所以他会尽可能的做好一切,救治更多的人。

1930年,国民党多次与红军交手,一些情况下,他们并不占上风,甚至面临被俘的局面,而李治也是因为这一契机被我军俘获,但我军本着仁心,尊重他们的选择,可以回家,当然也可以留在红军部队。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李治想过回家,但他又被抓起来的可能不是没有,而且战争需要,他也需要贡献一份力量,最后李治选择留在红军部队,继续救治更多的红军战士,乃至是其他的病人。

不得不说,李治确实是红军所非常需要,通过他精湛的医术,终是拯救我军不少战士于危难中。而在长征时期更甚。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当毛主席知道我军有这样一号人物后,自然要见一见。得知李治是江西永新县人,他们之间的熟悉更拉近了几分。

毕竟贺子珍也是那里的,他们是老乡,那么更准确了说毛主席也是江西永新的女婿。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长征时,我军死伤无数,大家无不是凭着坚定的意志力坚持着,而贺子珍在长征途中,为了救一名伤员,自己却不幸受伤,因为伤势严重,其他人不由得捏把汗。

这时李治及时赶到,终于是把她抢救了回来。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而李治治病救人的同时,自己的身体何尝不是超负荷。到达延安后,他的工作依旧接连不断,后来还是病倒了。

这一次,身份似乎转变过来。此前李治担忧着战士们的身体健康,这次毛主席惦念着他的身体情况,为此毛主席给他送来不少补身体的好东西。除了这些东西,毛主席还专门给了他一个小纸条。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上面写着:“李治同志不能死。”

革命时期,李治是我军特殊的一员,他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能救治更多红军战士乃至老百姓。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加入红军后

进入红军部队前,李治经历种种,开始在红军部队中展开医疗工作,对他来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红军部队,他能体会到的氛围却是大不相同的。

在我军阵地,他积极展开相关救治工作。红军条件有限,他所使用的不过是简单的器械和药品,但他尽可能的将作用最大化,为伤员们治病的同时,能更最大程度上,为他们缓解了治疗时的疼痛。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对于贺子珍和我军很多战士、将领来说,李治应该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除此之外,红军战士多农民,没有读过多少书,更不知道多少卫生常识。

而李治将这一点重视了起来,会利用合适的时间向他们普及,并让战士们学习一些预防疾病的方法,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自己的保护。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因此,李治自然和红军战士们走的很近,他关心着战士们,那么战士们也就知晓了他的好,久而久之,李治这位军医,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随之,他在我党的地位和影响力提高,逐渐成为了关键且重要的一员。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可能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李治作为军医,更多的时候应该在我军后方,相对冲锋陷阵的战士们要安全一些。实则不然,他身处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危难关头他还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并对重伤的战士进行救治。

他需要在紧张的关头,沉着冷静应对,而李治的勇气和信心,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强大很多。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总之,无论何时,李治突出表现,不久就成为了红军第一医院的院长,担负重任。

在这其中,李治要肩负起很重的责任,他投入了全部精力,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能看到组织上对他十足的信任,李治将军终将不负众望。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革命年代,我军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李治经历过数次战斗,也经历了生离死别。他始终坚定信念,保持高超的水平,在红军部队救死扶伤。

无论他的身份是什么,他的精神都值得人们永远牢记。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保持初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知道解放军军事学院筹建,其中重要的卫生工作交给李治,毛主席可以说给予其极大的支持。

从革命走来,李治的为人,毛主席非常清楚,对这样一位“救人”的人怎会不放心。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将百姓的苦难牢记于心,李治是节俭的一生。直到晚年,百姓们的生活好起来了,作为我国开国少将,李治依旧十分简朴。

他床上的褥子尽管已经破旧不堪,但他还是不舍得扔。在李治看来,这也是过去的一份念想和见证。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可是1968年那个特殊年代,李治的生活一度也有遭到威胁,当看到毛主席给他写的“小纸条”,他们自然不敢怎么样,甚至说更救了他们一家的命。

1989年,九十岁的李治将军,生命来到了结尾。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可以说是阴差阳错进入了红军部队,但他的一生都在尽可能的为人民服务。

他救了贺子珍一命,毛主席给他写7个字,30年后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闻

他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到了治病救人,更保持了自己的初心。

结语

李治将军一生经历种种,与毛主席建立了不错的联系,更在我党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精神将永远让人铭记于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张老照片:93年的MR收费,抵两月工资 - 天天要闻

一张老照片:93年的MR收费,抵两月工资

器械之家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关注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张90年代的医院公告照片,列出了当年的MRI收费标准。上面写道,自九三年二月十日起,MR收费调整如下:每扫描一部位收费800元,每增加一部位加收500元。公告落款似乎是铁医附院,也就是东南...
隋唐第一战神的血色传奇:四平山之战背后的鲜血与宿命 - 天天要闻

隋唐第一战神的血色传奇:四平山之战背后的鲜血与宿命

——当我们谈论英雄时,究竟在谈论什么?一、金翅大鹏振翅时:被虚构的战争如何成为历史记忆公元616年的那个盛夏,隋炀帝的龙舟正沿着运河驶向扬州。这个曾经缔造"万国来朝"辉煌的帝王不会想到,在四平山的葱郁密林间,一场被后世反复书写的神话级战役正
赖清德又一“台独”动作,数典忘祖! - 天天要闻

赖清德又一“台独”动作,数典忘祖!

台行政机构宣称,这是为促进所谓“族群平权”。对此,国民党民代赖士葆痛批,这是赖清德当局进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也是地道的“仇中”“反中”的具体表现。国民党民代林沛祥直言,干脆改成“火星....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传奇一生(三) - 天天要闻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传奇一生(三)

毙恶警为民除害,为抗日大义灭亲 1943年春,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又一次对耿晚子下达了除奸任务, 这次要除掉的这个汉奸,就是井陉矿区凤山矿警备队队长高义庭。 他帮着日本人经常欺压煤矿矿工,不给工人吃饭。
桂定寿:抗战时期军医生涯 - 天天要闻

桂定寿:抗战时期军医生涯

#本文摘自《贵池文史资料》第一辑,作者桂定寿,原标题《抗日战争亲历记》“七。七”事变后,抗日圣战全面展开,淞沪战场负伤的大批伤员,运来安庆,在集贤关练兵场,一次就收容了二千多个。
崔康熙:在球队氛围不好的时候,想赢球很困难,结果很重要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在球队氛围不好的时候,想赢球很困难,结果很重要

北京时间5月11日,4-2战胜浙江队赛后,山东泰山队主帅崔康熙出席了赛后发布会。谈比赛崔康熙:在球队氛围不好的时候,想赢球很困难,球员们也感受到了,队员们在先丢球的情况下,凝聚在一起,拿下了胜利,相比比赛过程,结果更加重要,感谢队员们。
泽卡:对崔康熙带队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现太神奇了 - 天天要闻

泽卡:对崔康熙带队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现太神奇了

北京时间5月11日,4-2战胜浙江队赛后,山东泰山队外援泽卡接受了《体坛周报》记者王晓瑞的采访。谈扳平球泽卡:“真的很棒,非常精彩。我的直觉是,我们向大家展现出真正的足球。谢文能把球抢下来,然后传给了我,我再传至瓦科,我们踢得并不自私。不管谁能进球,我们都想取得进球。我也可以完成射门,我也具备射门条件,甚...
清朝礼亲王昭链因加田赋被革王爵 - 天天要闻

清朝礼亲王昭链因加田赋被革王爵

嘉庆十年(1805),29岁的昭链袭封成为第八代礼亲王。礼亲王府失火,珍宝及印缦全部被焚。嘉庆帝赐银一万两,同时赐给许多衣帛助他重建府。嘉庆帝昭链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父名永思,原封康亲王。他与魏源、龚自珍、纪昀、袁枚等名士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