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奋勉、勇往任事——殉职于云南征缅前线的福灵安

2025年02月07日15:52:04 历史 1441

当年,大约还在景山八旗官学中读书、尚未出仕的时候,年轻的傅恒就已经成婚,迎娶了同为八旗高门贵族之女的叶赫那拉氏为正妻福晋(并不是某些历史资料中所记录的瓜尔佳氏);而叶赫那拉氏则是康熙朝权臣、太傅、大学士明珠的曾孙女(但是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只是后人考据推断得出的结论)、和硕额驸揆方的孙女、议政大臣永寿的女儿(永寿后来过继给二伯父揆叙为嗣子,所以叶赫那拉氏也可以称为揆叙的孙女)。

一般的史料文字或者搜索网站资料中,傅恒的子女记录是四个儿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还至少两个女儿。

儿子们在傅恒的生前身后,都继续延续着沙济富察氏一族的荣耀,承荫父祖之恩荫、各有显爵、出任高官,在乾隆一朝的朝堂上显赫一时;而傅恒的两个女儿则都与皇室成员联姻成婚,一个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的嫡福晋,一个则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睿亲王淳颖的嫡福晋。

也就是说,傅恒的子女们几乎都与皇室进行了联姻(第三子福康安除外),儿子们是额驸,女儿们是亲王嫡福晋;在乾隆一朝,富察氏(李荣保一支)家族与皇族室的联姻十分紧密,这代表了富察氏一门显赫的地位。

而傅恒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各自继承了家业,很好地承担起继续光大沙济富察氏门楣的责任,更是非常出色地为皇帝分忧、为朝廷效力,使得富察氏家族(李荣保一支)在整个乾隆朝期间,以及后续的岁月中恩宠不衰、久居高位。

行走奋勉、勇往任事——殉职于云南征缅前线的福灵安 - 天天要闻

根据清代八旗志、或者氏族志的记载,傅恒是有五个儿子的,除了长子福灵安、次子福隆安之外,傅恒第三子、第五子都早夭,而在兄弟间排行第三的福康安,其实是傅恒的第四子。

另外,傅恒第四子福长安,并不是他的亲儿子,而是他的七哥傅玉(其实是八哥,李荣保第七子早夭,所以从第八子傅玉开始,后面三个儿子傅玉、傅谦、傅恒都升了一位排行)的儿子,后来才过继给傅恒。

傅玉长子早夭未有名、次子为明俊、第三子明祥、第四子即福长安;后来福长安过继给九叔傅恒,在傅恒的儿子们中排行第四。也就是说,福长安在没有过继给(九叔)傅恒之前,一定不叫‘福长安’,很有可能是叫‘明某’。

傅恒的长子(未知是否为其嫡妻叶赫那拉氏所生,也就是说不知道他是傅恒的嫡长子还是庶长子)福灵安,其出生年月史书中都未记录,但根据其父傅恒的生年来看,大致可以推算他应该生于乾隆七年(1742年)左右,这个时候,傅恒已经受孝贤皇后(傅恒亲姐姐)的推恩,担任了御前侍卫,并兼管圆明园、内务府事务,可算朝廷中级官员了。

在未及弱冠的时候(大约在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1757年左右),年轻的福灵安就被父亲傅恒奏请(姑父)乾隆帝允准,送上了‘平准、平回’的激烈战场(也就是清军平定准噶尔汗国及平定南疆回部之役)去历练打磨;身为顶级贵族成员的福灵安,也和普通的士卒一样在战场上勇冒矢石、披坚执锐,与准噶尔及回部叛军作战;这个时候的福灵安,大概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年纪。

在‘平回之役’的过程中,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八月间爆发了关键的‘黑水营之战’,福灵安跟随主将、定边将军兆惠,以及自己的堂兄、副都统领队大臣明瑞(傅恒四哥傅文之子),还有鄂实(雍正朝大学士鄂尔泰之子)、特通额(前任定西将军策楞之子)等八旗勋贵子弟全程参与了此战,坚守黑水营营地一百多天,在天寒地冻、弹尽粮绝、援兵不至、无险可依的‘绝境’下奇迹般地守住了黑水营。

行走奋勉、勇往任事——殉职于云南征缅前线的福灵安 - 天天要闻

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伤亡惨重的黑水营守军才在定边右副将军富德、巴里坤办事大臣阿里衮等人的接应下,安全返回了阿克苏大营。

而‘黑水营之战’的坚守胜利,也沉重地打击了‘大小和卓叛军’的嚣张气焰,消耗了叛军仅存的士气和实力,此后进退维谷的大小和卓在清军的进逼威胁下,只得放弃了老巢叶尔羌,率残部逃往境外的巴达克山国(阿富汗西北),准备由巴达克山再前往痕都斯坦(克什米尔南部、巴基斯坦北部)。

年轻的福灵安在参与清军彻底平定西域的过程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卓越功勋;因为‘黑水营之战’、以及后续的‘叶尔羌剿贼’中的功绩,福灵安被乾隆帝叙功,擢升为二等侍卫(正四品)。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九月,大小和卓在巴达克山国被捕杀授首,回部叛乱平定;乾隆帝在当年十月二十三以‘准噶尔、回部皆定,出兵西域大功告成’为由宣谕中外,西征主帅、定边将军兆惠晋封‘户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领侍卫内大臣、一等武毅谋勇公’,加宗室公品级鞍辔,副将富德晋封‘一等靖远成勇侯,赏戴双眼翎’,副将明瑞晋封‘户部侍郎、加赠云骑尉、赏戴双眼翎’;而参战的其他有功大臣、官员、附清回部贵族,乾隆帝下旨‘均交吏部从优议叙。’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二十七,主将兆惠率出征西域的有功将士班师抵达京师;乾隆帝亲自出紫禁城迎接,并驻跸于良乡(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黄新庄,以‘郊劳礼’来慰问有功的西征将士们;乾隆帝还亲自给主帅兆惠‘牵马带缰’,以彰显其功。

在西域战场上历练了数年之久的福灵安,此次也跟随主将兆惠一起胜利班师回朝;乾隆帝在对有功将士们的‘从优议叙’中,对福灵安‘非披坚执锐之岁,即能奋勇行阵、屡著勤劳’的英勇之举十分赞许,于是再擢升其为头等侍卫(正三品),并赐缎六端、银白两。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乾隆帝亲自赐婚下,福灵安与康熙帝曾孙女、多罗愉恪郡王允禑孙女、多罗愉郡王弘庆之女宗室郡主成婚,成为了‘多罗额驸’,同时还获得了‘云骑尉’的世职。

行走奋勉、勇往任事——殉职于云南征缅前线的福灵安 - 天天要闻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正月,在(第二次)‘征缅之役’中,由于清军主将、云贵总督杨应琚的指挥失误而导致清军胜少败多,且阵亡了多名中高级将领;为避免被朝廷和乾隆帝追究责任,杨应琚伙同云南提督李时升讳败为胜、糊弄作假,向乾隆帝不断奏报‘杀敌无数、缅贼败退’的离谱‘告捷奏疏’。

起初,因为杨应琚的‘告捷奏报’乾隆帝一度被蒙在了鼓里,以为云南清军即将平定小邦缅甸。但到了后来,面对杨应琚的连番‘大捷’奏疏,乾隆帝逐渐产生了怀疑——大捷的地点从缅甸境内越来越接近云南边境,这到底是‘空城计’还是‘诱敌深入’?

而在杨应琚的连续捷报中,云南清军绿营合计的杀敌数量早就超过了万人,但缅军北上的军队一共也就一万人出头,而缅军现在还有精锐力量和天兵(清军)在木邦地区对峙,那被歼灭的缅军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

于是,对杨应琚的‘告捷’已经产生了严重怀疑的乾隆帝,为搞清楚云南前线的真实战况,便委派自己心中值得信任的心腹、御前一等侍卫福灵安自京师火速前往南疆,彻查云南前线的真实情况。

为了方便福灵安在云南当地顺利地行使调查权,乾隆帝还特授福灵安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正二品),以提高他的身份,便于其‘便宜行事’。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福灵安日夜兼程抵达了云南,随后便迅速行使乾隆帝赋予自己的权力,开始四处明察暗访、仔细询问,在短时间内就搞清楚了云南清军对缅军的真实战绩,以及以云贵总督杨应琚、云南提督李时升、总兵朱仑为首的地方官员们虚报战绩、欺君罔上的实情。

随后,福灵安便以密奏的形式,将云南前线的实情原原本本、明明白白地汇报给了乾隆帝,并附带弹劾了杨应琚、李时升、朱仑等渎职失误、弄虚作假的云南文武官员。

行走奋勉、勇往任事——殉职于云南征缅前线的福灵安 - 天天要闻

得知了真相之后的乾隆帝在雷霆震怒之下,在当年二月底下旨将李时升、朱仑等人逮捕进京、交部论罪后处死。三月间,乾隆帝又将‘擅开边衅、粉饰告捷’的云贵总督杨应琚解职押送进京议罪(后来杨应琚也被论罪赐死)。

在处理了杨应琚、李时升等渎职云南官员后,为平定‘蕞尔边夷’,乾隆帝决定以福灵安的堂兄、现任伊犁将军明瑞调任云贵总督,出任新的征缅主帅,准备第三次率军出征缅甸。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月,肩负‘征缅’重任的明瑞由新疆风尘仆仆地抵达了云南,接任云贵总督后便开始筹划着发起第三次‘征缅之役’。而福灵安也由乾隆帝授命,以正白旗满洲副都统的身份署任云南永北镇总兵,配合堂兄明瑞的出兵行动,参与到‘第三次征缅之役’中去。

明瑞原定的出缅甸兵日期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二十四(大约有五个月的前期准备时间);因此,在就任云贵总督后,明瑞便立即着手筹备军械火药、后勤粮草、车马被服等等重要物资,并遣人前出边境地区,打探缅甸方面的军事情报,以利将来出兵时能应对充分。

在此期间,身为云南永北镇总兵的福灵安也积极执行明瑞的军令,筹备物资、整训军队、侦查敌情,忙的不亦乐乎,准备在新一次的疆场征战中再建功勋;而他的积极举动也得到了乾隆帝的嘉许。

但也许是操劳过度导致身体受损、也许是到了云南后水土不服,福灵安在奉明瑞之命,从永昌(云南保山)赴边境木邦查探敌情途中突然患病,且病势日趋加剧(或许是中了当地的瘴疫),勉强回到永昌后精心调理休养也无济于事,最终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六月初病故于永昌,殁年不详,大约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行走奋勉、勇往任事——殉职于云南征缅前线的福灵安 - 天天要闻

堂弟的突然病故让身为征缅主将的明瑞哀痛不已、同时也打乱了他的原定出兵计划(如果福灵安不出事的话,明瑞是一定会让他一同出征的,或许还能亲率一军参与到北路军的行动中);此后,明瑞将福灵安不幸在云南去世的消息以急递的方式奏报给了乾隆帝、以及叔父傅恒。

乾隆帝闻报之后也是唏嘘痛惜不已,在宽慰了同样同行哀切的傅恒之后,乾隆帝命礼部议恤福灵安所有应得的恤典,查例具实以奏,并专门下谕旨指导有司用心办理福灵安的身后事:

“副都统福灵安,去冬奉命前往云南,朕因其从前征剿回部宣力行闲、谙习军务,是以暂留彼处,令其查看军务,以便回京时面奏,嗣以其行走奋勉、勇往任事,特授为副都统并令署永北镇总兵,统兵进剿;今据明瑞奏,福灵安前从永昌力疾趋赴木邦中途病势加剧,复回永昌调理不痊,于六月初旬身故,朕心深为轸惜,著加恩交部议恤所有应得恤典,该部查例具奏,其灵榇还京,著官为照料办理,赐祭葬如例,所遗云骑尉世职,以其侄、福隆安次子丰绅果尔敏袭;钦此。”

除了命明瑞派专人送福灵安的灵柩还京外,乾隆帝还让礼部有司照例办理祭奠仪式,其赐祭葬典仪如旧例;福灵安在生前除了本兼官职之外,已经有了云骑尉的世职,但他与郡主成婚后一直无子,所以乾隆帝在谕旨中特别注明,以其二弟福隆安的次子丰绅果尔敏为福灵安嗣子,并袭云骑尉世职,这样福灵安的身后祭祀以及统嗣传承就后继有人了。

后来,丰绅果尔敏未及成年便不幸幼年夭折,为了福灵安不至于绝嗣(绝祀),乾隆帝又将福灵安四弟福长安(傅恒过继子、实为傅玉之子)之子锡麟,再过继到福灵安名下为嗣子,并袭云骑尉世职(这是李荣保后裔中,所获得的八个世袭爵位之一)。

此后,锡麟及其后人就以福灵安后嗣的身份,将云骑尉的世职给世代传承下去,直至清末为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 天天要闻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开始生效时,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于柏林以东的苏联等国,已经是5月9日。因此欧洲各国将5....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 天天要闻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尽家财且未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列举三位比较典型的: 吕不韦: 生平事迹:战国末年卫国商人,他以“奇货可居”闻名,通过扶持秦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国丞相,权倾一时。在执政期间,他组织编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 天天要闻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志部门作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主要部门,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 天天要闻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 翔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周原位于今陕西关中地区,然而,综合水文地理、自然资源、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线索,可提出另一种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许并非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陕西岐山周原,而是涵盖了今四川绵阳一带。绵阳...
古代乐制与戏曲研究的新视角——黎国韬《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序 - 天天要闻

古代乐制与戏曲研究的新视角——黎国韬《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序

□吴承学黎国韬教授所著《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一书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将在中华书局出版,请我写序。为了撰写序言,我重新阅读了国韬各种著述,并且大致了解了相关学科的学术史。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些回忆与感想。壹1990年,我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到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国韬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随札 - 天天要闻

“情感中心”: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随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岁的茹经老人唐文治在《自订年谱》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阅历世变,始悟性情教育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学三十周年纪念征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后有真学问、真事业。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与其为道德高远浑噩之谈,毋宁言性情教育悱恻...
铭记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人 - 天天要闻

铭记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人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自由与奴役的殊死战斗中,中国与50多个国家的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