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为西楚霸王,相遇的战力无人能敌,可惜的是在楚汉争霸中,在垓下败给了刘邦。本来可逃生,但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选择了自刎乌江。他本可以渡江回到江东,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实力东山再起,可惜大丈夫宁折不弯,最后英雄末路。项羽的自尽也使得楚汉相争的结局过早确定,刘邦得以建立汉朝,结束一个可能充满变数和传奇的时代。
2、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一生诠释了这八个字。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为了匡扶汉室,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他的离世不仅是蜀汉政权的重大损失,也使得蜀汉失去了实现统一中原的希望,留下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的千古遗憾。
3、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武帝刘彻最喜爱的将领,也是他一生的痛。霍去病17岁开始征战河西,19岁征战漠北。“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他让匈奴闻风丧胆,封狼居胥,使无数后人武将以他为榜样。然而,天妒英才,他在 24 岁时就因病去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以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天赋,必定能够为汉朝建立更多的功勋,彻底击败匈奴。
4、岳飞
岳飞,字鹏举,南宋著名军事将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率领的岳家军抗击金兵,屡立战功。然而就在他即将收复失地之时,宋高宗赵构听信秦桧谗言,下发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班师回朝。后来岳飞被秦桧以 “莫须有” 罪名陷害致死。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使南宋失去了恢复中原的最佳机会,使得南宋只能偏安一隅,长期遭受金兵的侵扰。
5、沙丘之变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嬴政开始了他生平最后一次出巡,不料崩逝于沙丘。赵高和胡亥阴谋篡位,篡改遗诏,赐死扶苏,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原本有可能延续辉煌的大秦帝国迅速崩溃,也为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6、安史之乱
公元 755 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几乎摧毁了唐朝的繁荣。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叛乱不仅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也使唐朝的政治经济中心遭受重创,从此大唐一蹶不振,加速了整个帝国的衰落,由盛转衰,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盛世逐渐走向衰落。
7、柴荣早逝
后周世宗柴荣,原本有望统一华夏,结束长期的分裂与混战。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积极准备统一战争,然而公元 959 年,正当他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时,突然病逝,年仅 39 岁。他的去世使得北方长期处于外族的统治之下,统一大业再次陷入漫长的等待。
8、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军攻打明朝边境,瓦剌首领也先进攻大同,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大军击溃,明军全军覆灭,朱祁镇被俘,成为瓦剌留学生。此役使明朝国力大减,为后来的内忧外患埋下了隐患,明朝自此由盛转衰,也导致了于谦等忠臣蒙冤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