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那芬芳馥郁的书香和浓郁醇厚的墨香肆意流溢的百将书院之中,凝心静气、仔仔细细地品读宋华淼博士充满回忆的文章,思绪不由自主地被文章吸引而飘回下乡插队的开端之时——1976 年 8 月 24 日。这位宋华淼博士,着实是心理学领域的翘楚人物,身为主任医师和博士生导师,曾经是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心理中心主任之职。
原标题:回忆 || 下乡插队的第一天,1976年8月24日
寨沟,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个曾经陌生却又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那是一个位于太原市郊边上靠山的小小山村,是我16岁下乡插队的村庄。下乡后原以为怎么也得待个两年,实际上仅仅待了40余天。这40月天,却给我人生留下了足够的回忆。
1976年7月我初中毕业后,清闲度过了一个月,却患上了阑尾炎。父亲带着我去城里棉花巷医院(是我出生的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明确地告诉是阑尾炎,需要住院手术,让回家把生活用品带来办理入院手续。从医院出来回家的路上,电影里无影灯下手术的场景在我脑子里徘徊,手术器械互相碰撞的声音在耳边缠绕。到家后,我依然的决定明天就去插队的山村。父亲诧异的眼光问我“那阑尾炎不去手术了”?“不去了,实在疼不行再回来去医院做”。去丁老师,朱老师,陈老师,刘跃平,李庆琳等同学告别后,于8月24日下午,父亲和大哥两个人带着我的行李,用自行车驮着我向寨沟骑去。
8月底,这是一个进入秋收开始的季节。
寨沟村插队青年的宿舍,就在村口的左前方,只有一排,面对村口并与左侧的山坡夹成丁字。村民则在这排平房之后,弯弯曲曲沿着山沟延伸,寨沟村就坐落于山脚下的沟里。沟上就是村民赖以生活依靠的土地,有些在山顶、有些是依山傍沟的梯田。有时去干活,需要不断在山间转圈才能到达干活的地点。
从山顶往东瞭望,太原化工厂、太原制药厂、太原化肥厂等厂区尽收眼帘。那直上云霄的烟筒,冒着带有色彩的浓烟,飘逸在我们的视线范围,飘逸在我们劳动的山间,难得让我们能看到有晴天的时候。
父亲和大哥送我到达,把我移交给村干部后就回去了。我大脑里其实什么都没有就稀里糊涂留下,将行李铺在床上后,把带来的高中课本也放在了枕头旁,准备着随时学习。同房间有两个知青他们已经来日多时,他们的床在房间的里面,左右各一。晚上,他们收工回来后,其中一个叫张建伟的主动和我打招呼,给我介绍到他和我是一个组,说明天劳动一起去,他会叫我。
次日一早5点,我还在睡梦中便被建伟叫醒了,“上工了”。我急忙爬了起来,连脸都没来得及洗,拿了建伟递给我的劳动工具,紧紧跟着建伟,和一队人马向山间行进。迎着晨光与秋风,沿着拐弯抹角、上上下下的山间小路,从沟里爬上了山间,从山间到达了山顶的梯田。这一层层梯田种植的是白菜,在9月初的时候,才刚刚的长到了2-3寸高,今天的任务就是锄地松土。
锄地松土,似乎这是农活中最为轻松的劳动。看着同伴们弯腰、左腿弓右腿蹬,一步一前行,边聊天边一笼一行地行进着。而我手里的锄头,开始还听我使唤,逐渐地变得那么沉重,真正体会到了腰酸腿疼、身不由己。我锄头下的小白菜一个个被我锄断、躺倒。
组长看到了这些情景,恼怒了。走到我断头的小白菜旁,破口大骂。
我第一天上工,第一天就被骂的无地自容。没有一句理由,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只能默默地承受属于我自己过错带来的痛骂。
总算熬到了休息,转身我沿着梯田山沿小路向山顶漫步,只想着静静沉淀一下被骂的痛心。建伟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说着安慰的话,让我不要在意组长的脾气。建伟不说还好,他的安慰倒成了我委屈的引线,我还是终于控制不住内心的委屈,泪流满面抽泣了起来。扭头告诉他,不要跟我,我静静。
7点半左右,食堂小赵担着饭盒来送饭了,我以为每人一份也和他领饭。结果他说“你没送饭盒啊,没有你的饭”,我才知道前一天晚上需要把自己的饭盒送到食堂。
下乡的第一个劳动日,不仅仅被组长骂的狗血喷头,而且还没有饭吃。好在建伟分了他的一些饭给我,我才没有饿肚子。我深深的感到,我真不是一个好的劳动者,我距离一个好的劳动者,真又不不知道路还有多长。我的灵魂在问,我接下来的路,又该如何行走......。
作者介绍
宋华淼,心理学/专家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心理中心主任。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心理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兼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海南认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测量与评估,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主编《航空心理测验法》、《航空心理效能》、《灾难心理救援》、《军人心理健康维护技术方法》等9部著作,主译《航空医学心理学》著作1部,参编著作15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中“基层主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与应用系统”获一等奖,“空勤疗养心理学模式研究”和“军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关键技术研究”获二等奖,引领了相关领域人才评估、心理学模式建立,以及心理能力提升训练等科学应用的发展。曾主持完成多项军队重点课题及军地人才选拔项目、以及完成多项国内和出境重大行动心理保障和心理危机干预任务。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2008年出色完成汶川“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任务,成绩突出荣立一等功,张又侠副主席曾亲自授予“军中良剑”佩剑。
编辑:百将书院欣虹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感谢您的点赞和分享!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如今用的毛笔,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将军书法是收藏者的厚爱。百将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和将军笔会将军书画展览。邀约军地名人和教授开讲。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新经济产业创新基地帮扶退役军人创业服务 。北大博雅百将文化科技培训基地和百将书院助力企业共同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百将书院##红星在线##今日品读##教授开讲##头条茶文化##茶与宴##产品注入艺术##秘书长读书##品文化##佳智绘##智能摄影##智加文化##头条红色文化##头条读书院##头条每日心语##老兵之约##产品注入文化##正在读诗##康养科技产品##学习考察调研##深入合作##健康中国万里行##华夏之福##头条区域品牌##头条龙文化##头条龙书法##头条双拥文化##头条将军希望小学##少年军校研学##头条将军书法##百将之行##AI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