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水浒系列第二篇,纯属一家之言。以偏概全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这篇,我想说说梁山好汉们接受招安、也就是加入政府编制的事。我看过不少这方面的评论,据说,自从《水浒传》这部书横空出世,入编——就成了山东人永恒的执念。还有人笑话曲阜的孔家,说他们千年来世修降表,从不肯忠诚旧主,也只是为了循环不断的入编!正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孔家!”
虽然这些评论,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我向来不赞成搞这种地域黑。什么山东?百年前,我所在辽宁的一位江湖好汉张作霖,也是通过招安这种方式入了编,而且干的轰轰烈烈。(继承人小六子改旗易帜,除了有一定爱国理念,其实也是为了入编)
年轻时候的张作霖,也跟梁山好汉一样,就是个土匪头子,率领一拨人马,到处打家劫舍。评书大师单田芳,为此讲过一部《乱世枭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听听。当然,在这部评书里,单田芳老师也对张作霖接受招安前的所作所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不管是小说电视剧里的梁山好汉,还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张作霖,其实都一个味,都是横行于国家体制之外的破坏者,而不是什么革命者!
前一篇文章我说过,这些人既没有主义、没有信仰,也没有没有路线、没有纲领,顶多相当于上海滩的青红帮,整体而言,还不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而梁山好汉们,更是可笑,思想素质比起东北王张作霖都差远了。
一群杀了人的罪犯、郁郁不得志的社会失败者、乱七八糟的小偷强盗,这些乌合之众凑起来,再胁迫一些原本的无辜者上山,导致梁山上鱼龙混杂,人心各异,根本没有共同的理念,更没有共同的理想。以宋江吴用为首的阴谋家,于是利用了这种混乱局面,从而为自己卑劣的想法服务。什么想法?那就是混入体制,升官加爵!
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四大名著还真是有点意思,因为它们都跟“编制”这俩字相关。《三国演义》的各个割据政权、各个君主争来争去,都是想要最终由自己来订立编制;《西游记》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打打杀杀,只不过是为了最终拿到西天如来给的编制;《水浒传》的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看起来好像是要搞革命,最后才发现,绝大多数人也是为了混个编制;只有《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玩世不恭,非要主动放弃唾手可得的编制。难怪作者开场对他的评价,就是“潦倒不通世务,行为偏僻乖张”!而他最终的结局也是“于国于家无望”,作者不忘借此警告后来人“莫效此儿形状!”
进入体制,有个编制——从古至今,都是多么吸引人的道路!一旦进了体制,首先就是吃喝不愁,如果再加上拥有黑心肠和厚脸皮,就可以做人上人,就可以升官发财,甚至可以一人成仙,鸡犬升天!
宋江的一生,就是为了进入体制而活,为了混个编制而死,而且至死不渝!尽管对他的结局,我们抱以嘲笑,但对他自己来说,虽然有所遗憾,也许感觉还是相当的圆满!从开始一个县政府里的临时工,顶多算作普通事业编,卖了一大群兄弟后,最后成为军分区领导,地市级的干部。不管别的,起码死也死在体制内了,墓碑刻上个官职封号,也算光宗耀祖了!
与此同时,跟他同样一个想法的官迷们,也都遂了愿。管自己最终结果如何,先进了体制再说!
最可笑的就是原本体制内那些人,被忽悠或者被胁迫上了梁山,当了土匪,最终又被招安,重新加入体制。比如那位性如烈火、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霹雳火秦明。
宋江:秦明,跟我上梁山吧。
秦明:我去梁山干什么?
宋江:上了梁山,将来我会接受招安,让你去当官!
秦明:滚!老子现在就是官啊,何必还要跟你兜个大圈子?
宋江:呵呵,你的全家妻儿老小都已被杀光,而且我还派人冒充你,杀了一大群老百姓,你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秦明:……大哥,小弟愿意以死跟从!
呼延灼、关胜、董平、黄信、孙立、索超、徐宁、张清、朱仝、宣赞、韩滔、彭玘、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凌振、龚旺、丁得孙等等这一大批人,再次进入体制后,纷纷悲愤的表示:俺们都被宋江和吴用这俩货给坑了!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到头来还是一个毛样!
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入编不易,敬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