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勤超,男,原系卢氏县公安局民警,2022年退休。现任河南省红色收藏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卢氏县政协十届委员、卢氏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卢氏县公安局离退休党支部书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焦勤超在家中看到一枚毛泽东主席像章。因为经常看一些红色影视及书籍,其中众多的英雄人物,让其由衷感佩敬仰,血脉中涌动着红色基因和革命英雄情结的焦勤超,当即倍感珍贵,小心翼翼地将这枚像章收藏了起来。
而后,在常年的进村入户走访情况、下乡办案等所见所感中,焦勤超逐渐产生了浓厚的“进行红色收藏”兴趣。从那时起,每当下乡或者出差在外,他都趁工作之余、闲暇时间到农户家中、路边摊上搜罗、收集各种红色资料。截止目前,他收藏各个时代的红色资料共计6大系列、3万余件,其中以毛泽东像章最多,达15000余枚。
藏品中,有马、恩、列、毛、邓等伟人的瓷铜材质雕像500 余尊,中国各个时代革命家、英雄人物照片、画像3000 余张,解放初期到现在的书报、党史教育挂图2000 余本(张),各个历史时期地图200 余幅,中国共产党早期各种实物1000余件。一些史料和实物,涵盖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浓墨重彩地展现了这些伟大革命家的风采,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因为藏品丰富、矢志不移,焦勤超被同事和当地人誉为卢氏县公安局“警营中的‘红色收藏家’”。
焦勤超的“收藏之路”伴随着卢氏县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起初,他是在该局分配的两间住室内办起的个人红色收藏展览馆,免费供大家参观。2020年底,在该局和县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他“移址”宽敞明亮的该县游客服务中心,在那里办起了自己的第二个“红色收藏展览馆”。
由于声名较大,河南省收藏委员会经过实地考察,给焦勤超颁发了“红色收藏展览馆”的铜牌;卢氏县关爱下一代青少年委员会给他颁发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牌。他本人也被河南省红色收藏协会推选为常务副会长。
自办馆以来,每每接到哪个单位要组织参观的电话,焦勤超都精心准备,结合参观人员特点进行讲解。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家人自费开车把红色展品“摆”到全县各学校、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义务展出。截止目前,焦勤超的“红色收藏展览馆”共接待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190余次,参观人数达6千余人,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参观者的一致好评、交口称赞。
谈及几十年来的收藏生涯,焦勤超感叹不已。他说,这条路上,他有欣慰也有辛酸。他记得一次和卢氏县公安局时任副局长的张海千去外地出差,在一个深山农户家中看到一张罕见的伟人画像后,他“一心想将其买回来”。孰料老人也同样异常珍惜这张画像,“愣是不卖”。他是连续去了三次,给老人家讲了他自费收藏红色藏品的经历,才最终打动了老人,并忍痛割爱把那张伟人画像“让”给了他。因为言语无法表达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焦勤超清楚记得,当时他是含泪向老人郑重敬了一个警礼后,才接过画像的。而老人的眼中,“当时也浸满了泪水”。
“几十年来,我大部分工资收入都用在了红色收藏上。也有人说我傻,但我乐在其中。”焦勤超说,每逢节假日时,他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是携家带口游山玩水,而他和家人则是在家中度过,只为了能“省点钱办红色收藏。”“我的红色收藏与妻子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焦勤超一个电话,就把“所需的钱足额打过来”。说到妻子,焦勤超激动不已。而他们的女儿,只要放假在家,就会到收藏馆帮助打扫卫生、整理藏品。“媳妇和女儿对我的支持,是我好好走下去的最大动力。”说这话时,“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焦勤超,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红色收藏”镌刻了焦勤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记录了焦勤超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持续做好红色收藏的传奇历史。“这是我们全家的爱好,更是作为中华儿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我们的责任。”焦勤超表示。
除了红色收藏,焦勤超还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该县的文艺活动、该局的各类演出,时常能看到焦勤超的身影。也因此,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着该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与其他会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演了快板、戏剧、歌曲等众多反诈、防范非法集资、防溺水、安防提醒、安全生产等主题节目。(孟永新)
【编辑 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