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沙不再漫天” 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2024年05月15日11:50:39 历史 9328

  中新网阜新5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栅栏后面那片树是我种的,有了那片林子就算风来了也起不了沙。”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刘家村附近,73岁的村民侯贵一边指着远处的一片葱茏树木,一边面带骄傲地向记者介绍。

  侯贵是当地有名的造林大户,20多年“坚守”植树固沙,先后在2400亩的沙地上种下了20余万株树。侯贵的事迹是辽宁省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在辽宁西北,一幅庞大的防沙治沙画卷正在持续绘就。

  持续不懈换来“绿色”变迁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回忆起童年,侯贵说,小时候父母不让他在大风天离家出去玩,因为风大时,沙子扬起来就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让黄沙不再漫天” 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 天天要闻

彰武县造林大户代表侯贵 中新网记者 陈溯 摄

  阜新市地处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有名的“沙窝子”。其中,彰武县沙化面积曾占到全县面积的96%,可以说曾经的彰武“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如今,当记者踏上阜新市的广袤土地,樟子松、彰武松、油松、杨树、沙棘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树木下长出一片片“毛茸茸”的绿草,沙漠正在被逐渐“吞噬”。而这一切的转变得益于一代又一代“造林人”的不懈努力。

  站在巴扎兰生态工程区的山顶望去,无数个山头、沟坡都形成了环形梯田状的人工地貌,青绿色覆盖住了黄沙,面积之庞大令人震撼。

“让黄沙不再漫天” 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 天天要闻

巴扎兰生态工程区 中新网记者 陈溯 摄

  “当初这里全是荒山,由于多为石质山地,土层很薄,林木很难成活。为此,我们采取了环山等高水平阶整地和竹节壕节水挖坑的方式,如今,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80%以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柴旭光回忆道,为了将荒山的土质改良,当地林业人将土一袋一袋抬到山上的栽植坑里,那时候山上没有路,大家经常因为没有时间折返而用面包简单充饥。

  阜新市所在地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及京津冀地区的重要风沙通道,科尔沁沙地距离沈阳100公里到200公里。10多年前,一旦阜新起风,沈阳就要面对“黄沙漫天”。而近年来,随着绿地逐渐“围拢”沙地,2020年沈阳都市圈的沙尘天数与2005年至2008年平均值相比,下降了65.4%。

  创新不断接续“绿色”力量

  在坚持植绿的同时,持续创新也为“绿进沙退”做出重要贡献。

  彰武县是新中国第一个固沙造林研究机构诞生的地方。在彰武县万亩松林,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所长于国庆表示,研究所总结出的灌木固沙为主的综合治沙方法被列为中国三大治沙法之一,也开创了樟子松人工治沙的先例,带动“三北”地区樟子松固沙造林1000余万亩。

  近年来,阜新市林业系统加大育苗研究,其中章古台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樟子松种苗集散地。这里选育出了抗性更强、综合指标高出樟子松20%以上的彰武松。同时,探索出了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以工用沙等防沙治沙经验。

  随着治沙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的回归为当地居民铺就了更多致富路,为“青山常在”打下坚实基础。

  在彰武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示范区,记者看到,一片山清水秀,彰武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美景,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国辉向记者表示,自2019年建设以来,示范区共完成造林58650亩,牧草补播81630亩,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特色农业,打造美丽乡村,同时,重点建设了欧李山、德力格尔、半拉山等旅游观光带,近年来累计接待游览观光12万余人次。“绿色重现的同时,也促进了居民增收。”

“让黄沙不再漫天” 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 天天要闻

欧李山2018年和2022年对比照片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阜新市地处农牧交错带,除了沙化林草地,还有沙化耕地154万亩,一直是当地防沙治沙“最难啃的硬骨头”。2024年,阜新市深入开展沙化耕地治理,以沙化耕地治理全覆盖为目标,建设农田防护林网1.44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49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3万亩。持续让“沙田变良田”,曾经只能种花生的土地,如今也能种上玉米等农作物。

  全面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辽宁的防沙治沙实践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经过林业人的不懈努力,“三北”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在“三北”这座绿色长城的护卫下,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日益减少。

  2023年6月,为进一步织密绿色“防护网”、筑牢生态屏障,中国进一步提出要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包括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姜生伟表示,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坚持高位推动、纳入林长制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同时,专门制定《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细化任务和目标,提出到2030年,现有沙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80%以上、荒漠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70%以上。同时,专门在辽蒙省界沿线划定长1044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的区域作为辽宁省科尔沁沙地南缘系统治理示范工程,进一步强化治理。

  “一年来,截至目前辽宁共完成综合治理任务493万亩,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首战告捷。但治沙的复杂性、艰巨性是客观存在的。”姜生伟表示,下一步,辽宁将根据工作方案,强化落实,把资金和政策集中向沙化地区倾斜,努力实现多要素有机结合。同时,不断走出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道路,实现绿富同兴。(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