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九日

2024年04月29日08:45:20 历史 1409

《历史上的今天》4月29日

1784年4月29日 清朝官员争矿利 碧云寺泉水干涸

人们都知道,香山之地,水源丰沛,泉眼多达50余处。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泉取胜”的碧云寺卓锡泉。它不仅是寺院及周边人们生活和香山池湖、景物的生命泉源,更是形成“玉泉趵突”景观的重要泉源之一,是昆明湖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九日 - 天天要闻

明清两代,北京西山有不少百姓开采煤矿,到了乾隆中期,许多清官僚贵族见有利可图,也派人涌至滥行开矿,与民争利;镇守当地的官吏更对民窑百般勒索,无权势的百姓和商人不得不白白奉送给他们股份,以求免受其害。

乾隆四十九年春天,香山的碧云寺泉水忽然渐渐消去,最后干涸。园丁匠役将山石拆开,淤泥渣土全行出净,究不能得水。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九日 - 天天要闻

因为这是乾隆进香拜佛之处,官员立刻上奏,乾隆派人前往勘查,将泉眼下刨至二尺多,见有油灰、麻刀堵塞泉眼,剔除之后,泉水依然畅流。

弘历得知后传谕定郡王绵恩会同内务府主管御园官员金简带领营汛园庭官员前赴履勘。十五日后得报:泉水不畅,实系淤塞,深挖六尺,水即涌下,并加疏导。

原来,西山一带开挖煤窑,园亭官员没分得利,便捣鬼“将泉源堵塞,令窑商已开之窑封闭” , "以泄其勒索不遂之忿” 。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九日 - 天天要闻

乾隆闻奏,于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初十日(1784年4月29日)下谕,严斥守寺官员。然而,第二年乾隆到碧云寺拈香时,见池中泉水仍旧枯竭。十分惊讶,经盘查,这次确是寺后煤窑乱挖乱采,使泉水从别处流走。

乾隆大怒,立命逮捕窑主,一个满洲笔帖式(小文官) ,交刑部严审。刑部四个司官审间后,才知道此窑主是当朝权势灼人的大学士和珅的家奴,煤窑也是他替和珅所开。

于是,二名司官害怕,托故离开,另一名直到终审也一言不发。唯有一个司官不畏权势,单独承审、定罪。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九日 - 天天要闻

上司想减刑,这个司官又力争说: “使泉水干涸、皇帝动怒还是小事情,作为大臣与老百姓争开矿、抢夺民利,是大事情(按清制,不许大臣经商开矿) 。如果惹了祸,我一人承当。”

审理结果上奏后,弘历当即降旨“已开之窑封闭不能得利,令该商户等将水源修治”。主管碧云寺的官员“姚良、福善、明庆等俱著革职锁拏。”并立碑曰“山前属龙脉之地,禁止挖煤掘矿”,严责和珅,而将窑主依法定罪。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九日 - 天天要闻

尽管如此,在之后的数百年里,破坏水源之事仍是接连不断。

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和国家经济形势的日益好转,园林局决定拨款10万余元在碧云寺后选址打井,经过施工人员的努力,终于打成了一口日出水量480吨的深水井,这口井的开凿彻底解决了公园景观及寺院和周边住户的用水问题。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九日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沪135家博物馆减免费开放 - 天天要闻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沪135家博物馆减免费开放

市文化旅游局介绍,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博物馆减免费开放活动汇集了沪上135家博物馆,并联动中国旅游日,减免费开放日将覆盖5月18日、5月19日;邀请大家走进博物馆,相约博物馆,与博物馆约会。参与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名单详见温馨提醒:为共创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和观展氛围,请市民游客配合馆方...
藏在清远小巷里,被外交官点赞的“刮腻子”专家,到底有多牛 - 天天要闻

藏在清远小巷里,被外交官点赞的“刮腻子”专家,到底有多牛

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以一己之力,不断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Go!出海新声代》聚焦他们的故事,从青年人的传承中,看文化五千年的延续脉络。今年初,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转发一条浮雕长城的创作视频,并配文“见证浮雕壁画艺术家以精湛技艺‘建造’长城的奇迹!”,一时之间,引发...
大量中国移民偷渡进入美国?中使馆发声! - 天天要闻

大量中国移民偷渡进入美国?中使馆发声!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驻美使馆发言人就中方打击偷渡活动答记者问。问:一段时间以来,部分美国媒体、政客关注并炒作所谓大量中国移民偷渡进入美国,认为中方未采取措施阻止这一现象。你对此有何评论?中美双方是否可能就此开展合作?答:中方在非法移民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
“我从包公家乡来”:不确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过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带大的 - 天天要闻

“我从包公家乡来”:不确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过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带大的

大皖新闻讯  包公的父亲包令仪曾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当过四年县令,当时十多岁的包拯,是否跟父亲一起在他乡度过了重要的青少年时代呢?带着这样的疑问,5月13日,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肥东县委主办,肥东县委宣传部、新安晚报社承办的“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千里迢迢来到惠安县,探寻少年包拯的足迹,并...
重温《琅琊榜》,顿悟梅长苏为何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留在金陵 - 天天要闻

重温《琅琊榜》,顿悟梅长苏为何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留在金陵

《琅琊榜》中的林殊,虽然后来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梅长苏,却依然是最值得敬佩的英雄。因为他始终未改初心,为着公正公义公道,敢于选择一条最艰难的路。有人说,梅长苏回金陵报仇,和璇玑公主的复仇如出一辙,他们都心机深沉,谋略超人。我却觉得两者无法相提并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