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命许世友去山东,交给他三个任务,许:第三个任务完不成

2024年02月02日06:45:11 历史 1902

1939年9月的一天,正在延安抗大学习的许世友忽然被毛主席叫了过去。毛主席笑着对他说:“这一阵子在延安憋坏了吧。”

毛主席命许世友去山东,交给他三个任务,许:第三个任务完不成 - 天天要闻

“报告毛主席,我许世友不怕打仗,就怕念书学习。”许世友答道。

“好,现在我就放你这只‘许老虎’归山,这次派你去山东胶东,一是建立巩固胶东根据地,狠狠打击日本小鬼子的嚣张气焰。二是时刻提防外国军队在山东登陆,以免造成南北分裂格局。”说着毛主席拍了拍许世友的肩膀说道:“以后有你的仗打喽。”

听完毛主席的交代,许世友正要出门,毛主席又喊住了他:“你先别走,还有第三个任务没交待好呢。”说着又对许世友交代一番。

许世友听完毛主席的交代,咧嘴笑了笑,说道:“毛主席,这第三个任务,我怕完不成。”

毛主席命许世友去山东,交给他三个任务,许:第三个任务完不成 - 天天要闻

那么毛主席到底交代了许世友什么任务?为什么许世友说完不成呢?

话还要从红一方面军组织批判张国焘说起。

1935年,为摆脱蒋军“围剿”追击,保存革命火种,红一方面军被迫参加长征。恰恰这时候,张国焘背叛革命,另立“中央”,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红军内部迅速掀起了批判张国焘的热潮。鉴于许世友红四方面军身份,受到了错误批判和攻击。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许世友人生低谷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妻子雷明珍选择了离婚。

好在毛主席明辨是非,后来经过调查证明许世友是清白的。

毛主席命许世友去山东,交给他三个任务,许:第三个任务完不成 - 天天要闻

尽管雷明珍后来回心转意,在陈赓等人的撮合下,多次表达出复合意愿,许世友始终没有给她机会。

和雷明珍离婚后,许世友就这样孤身一人,再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婚姻大事。

许世友自己不关心,不代表别人不关心他啊。

这就有了毛主席交代他的第三个任务:到了胶东领个媳妇。

毛主席还对许世友随口说出了一句山东谚语:“山东的山,山东的水,山东的姑娘胶东的美。”

说着,毛主席把这句话写在纸上交给了许世友,目的是时刻提醒着他。

毛主席命许世友去山东,交给他三个任务,许:第三个任务完不成 - 天天要闻

没想到,许世友却告诉毛主席,这个任务他怕完不成。许世友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是个粗人,人长得又丑,脾气又不好,人家姑娘谁会看上我。”

毛主席说:“你说这话就不对了,自古美人爱英雄,虞姬不也爱上西楚霸王了嘛,不过,你这脾气到了胶东也该改改了。”

毛主席的话,许世友还真听进去了。他嘴上虽说任务完不成,心里还是暗暗加了把劲。

后来,许世友到了胶东,在一次庆功会上,许世友认识了田普,经人中间撮合,两个人开始了交往,并于1943年结了婚。

据田普回忆:“许世友虽是个粗人,但粗中有细,很会疼人。在他的身上能找到安全感。”

果然,婚礼三天后,田普回娘家看望生病的老娘,被当地一伙保安队抓走。

许世友听说后火冒三丈,一拳砸在墙上,说道:“这伙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于是,他亲自带领警卫排把田普给救了出来。

毛主席命许世友去山东,交给他三个任务,许:第三个任务完不成 - 天天要闻

后来,许世友和田普二人相濡以沫,互相陪伴走过了四十二个春秋,留下了一段传奇的佳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