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2024年01月17日20:05:08 历史 1178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被称作“外蒙古”的土地,时间似乎总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曾是元朝帝业的一部分,是清朝版图上重要的印记。今天,千百年的沧桑变换之后,外蒙古早已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它东南边界上的强邻。一段波折的共同历史,让这两个现代邻国间的关系显得愈发复杂与微妙。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故土外蒙

外蒙古与中国的纠缠起于古老的帝国时代,绵延至今。历史书卷中,这片广袤的草原地带最早出现在中国汉代文献中,被称作“匈奴”所居住之地。随着岁月流转,外蒙古地区见证了数个朝代的更迭,从汉、唐,到元,再到清,无一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元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了强盛的蒙古帝国,将外蒙古纳入统治版图。而后元朝建立,中原大地和外蒙古共处于一个庞大帝国之内。至清代,外蒙古成为清政府实际管辖的区域,进一步强化了与中央政权的联系。自此,外蒙古被中国视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封建统治结构下的一个坚实边疆。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然而,风云变幻,至20世纪初,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一过程中,外蒙古因俄国的影响力增加以及当地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于1921年成功宣告独立。各种合约与协定的签订最终在1949年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被确立,两国建立了新的邦交关系。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外蒙古即现代的蒙古国,经过了70多年的自我发展,逐渐在国际上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中国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迈入了高速发展的新纪元,至今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切的变化,不仅仅是两国内政的转型,也是国际格局的微妙调整。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曾经的三次独立

20世纪初,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在草原深处掀起波澜。外蒙古,一片古老与神秘交织的土地,也随着历史的巨轮迎来了重要的转折。1911年,中国清朝的末年,外蒙古在大变革的洪流中,迈向了独立的道路。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当时的外蒙古地处偏远,自有其特殊的地理与民族文化。蒙古各部落在清朝的统治之下保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但随着清朝政权的衰落,外蒙古的地位逐渐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俄国,作为一个强邻,长久以来就对蒙古有着密切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初,俄国为了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支持外蒙古寻求独立。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1911年清朝面临内忧外患,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赓续两千年的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这历史洪流的一隅,外蒙古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在土尔扈特部的王公贵族及其领袖,即后来的外蒙第一任总统博格达汗(八达岭汗)的领导下,宣布独立,并成立了自治政府。外蒙古在帝俄的支持下,暂时摆脱了清朝的控制,开启了建设独立国家的步伐。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然而,尽管宣布了独立,外蒙古的局势远非稳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并未承认外蒙古的独立,民国政府试图重新将外蒙古收归中国的统治。北京政府派使者到乌兰巴托进行谈判,试图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双方的争议。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在这期间,外蒙古依靠俄国的支持,开始组建自己的行政机构,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自治政府。1912年,外蒙古王公喇嘛“八大王”章嘉呼图克图,即宣布自己为“独立蒙古国”的代表和最高领导人,这也标志着外蒙古试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寻求一种与清朝完全不同的独特发展路径。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1919年,中国政府为稳固边疆,加强对外蒙古的控制,决定废除外蒙古的自治权。这一决策激起了外蒙古民众和上层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对外蒙古人民自决权的无视,是对原已达成的自治协议的公然践踏。在封建领主和活佛的带领下,外蒙古的民族主义浪潮再次高涨,他们开始积极寻求国内外的支持,以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面对民国政府的压力与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外蒙古的独立行动充满艰难。1921年,外蒙古在俄国红军及其政治顾问的支持下,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成功打败了中国军队,实现了名义上的独立,这也被认为是外蒙古第二次独立。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外蒙古虽名义上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实则已在苏联的保护及影响下运作。直至1945年,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以换取苏联在中日战争期间的支持。1946年,蒙古通过公民投票正式确立独立国家地位。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至于收复的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蒙古国如今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领土有关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单方面的力量和意志可以决定的。

外蒙还能回归吗?先后三次发起独立,最终是如何脱离中国的? - 天天要闻


结语

外蒙古的独立过程是多方力量交织的结果,我方今日的对外政策包括对蒙古的关系处理,已基于现实的国际秩序与相互尊重的原则。在这一框架下,“收复”外蒙古已不是议题,相反,强化邻国之间的合作才是未来发展的重心。只有尊重历史、认识现实、展望未来,中蒙两国才能在亚洲大陆构筑和平与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 天天要闻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风裹挟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韩信蜷缩在芦苇丛里,腹中饥饿如烈火灼烧,他摸了摸腰间早已锈迹斑斑的青铜剑 —— 这是他唯一的体面,也是他最后的倔强。曾经的世家子弟,如今却要靠着钓鱼换钱果腹,若运气不好钓不到鱼,便只能在河边挨饿。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闻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苏北平原,7000名新四军战士正面临16万国民党军的合围。指挥部里,34岁的粟裕伏在地图上,铅笔划过黄桥镇外的每一道沟壑——这个连军用地图都未标注的小镇,即将成为改写中国抗战史的关键坐标。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 天天要闻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1945年秋,重庆谈判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烟蒂。毛泽东与蒋介石相对而坐,背后是八年抗战尚未散尽的硝烟,眼前是四万万同胞对和平的殷切期盼。当《双十协定》墨迹未干时,蒋介石却在日记中写道:“共党之要求,无异于要我自缚双手。”一年后,中原大地重燃战
名人谱:广东揭阳市历史上的十个名人 - 天天要闻

名人谱:广东揭阳市历史上的十个名人

在岭南大地的东南一隅,广东揭阳市宛如一颗镶嵌在潮汕平原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不仅有着秀丽的山川风光,更孕育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揭阳的传奇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揭
对标实战夯基础 从严从难练硬功 - 天天要闻

对标实战夯基础 从严从难练硬功

练兵如逆水行舟,懈怠则退;战备似悬梁之剑,松懈即危。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福安大队以实战打赢为导向,以坚韧战斗精神为根基,以精细保障为后盾,层层推进、步步发力,让大练兵活动在队伍中持续翻涌、愈燃愈烈。此次大练兵活动紧密围绕实战需求,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在体能训练方面,该大队严格遵循 “基础...
可怕的历史 揭秘14世纪最残酷的酷刑:犹大的摇篮 - 天天要闻

可怕的历史 揭秘14世纪最残酷的酷刑:犹大的摇篮

说到中世纪的欧洲,尤其是14世纪的西班牙,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宗教裁判所那阴森森的画面。那是个信仰压倒一切的时代,教会为了维护所谓的“正统”,不惜用各种极端手段对付那些被贴上“异端”标签的人。其中,有一种刑具叫“犹大的摇篮”,光听名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