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2023年11月12日09:07:07 历史 1296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不忘历史,永记先辈!

1946年4月8日上午,延安飞机场。

天上下着小雨,延安机场却早早就聚集了许多人,大家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望着天空,翘首以盼,等待一架飞机的出现。

毛主席也很早就来到机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飞机却始终没有出现,众人一直等到晌午,毛主席、朱总司令、还有延安各位党政军代表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情,默默地离开了延安机场......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的,是叶挺他们。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遭到国民党军重兵围困,在这场事变中,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被杀害,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捕入狱。

叶挺被国民党扣押后,先后转移到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在狱中度过了5年多的时光。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始终坚贞不屈,不为所动。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叶挺、项英

正是在重庆的看守所里,叶挺写下了那首让人肃然起敬的《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一字一句,述说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气节。

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幸运的是,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经周恩来多方疏通,终于以释放国民党将领马法五为条件,成功交换叶挺的人身自由。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1946年3月4日,被关押5年之久的叶挺终于走出囹圄,恢复自由。

3月5日,他出狱的第二天,叶挺就给身在延安的领袖毛主席发去电报,电报中他诚挚表示:“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现我多年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叶挺的请求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批准,重新接受他入党,并欢迎他再回到延安来,加入战斗。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叶挺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他在延安停留了一周的时间,毛主席与他彻夜畅谈,陪他参观延安的机关、学校等,叶挺离开延安回到武汉,当即着手组建新四军。

新四军任职期间,叶挺与项英等人指挥部队,转战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斗争。他虽不在延安,却心系延安,始终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

1946年恢复自由后,叶挺心心念念的也是回到延安去。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1946年4月8日,叶挺重获自由的第36天,叶挺搭乘美国空军C47型运输机,朝着延安的方向飞去。与叶挺同行的,有他的妻子李秀文、女儿叶扬眉、幼子阿九、阿九的保姆高琼,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等中央领导人,再加上随行人员,机上十余人归心似箭,期待着落地延安。

在延安,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同样见叶挺心切。

当时毛主席身体状况不佳,医护人员要求他静心休养,尽量不外出。叶挺归来,毛主席特意向医护人员提出:无论如何,他也要去迎接这几位为党做了许多工作、受了许多苦的同志。在毛主席的百般要求下,医护人员陪同他前往机场。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上午,毛主席、朱德、林伯渠、任弼时、博古夫人、邓发妻儿、叶挺的儿子们,还有各个党政军代表、人民群众就已经冒着雨聚集在延安机场,等待着叶挺一行的飞机的降落。

可直至等到下午,飞机始终没有出现,宣布“各单位暂回,查明情况后另行通知”后,大家不得不怀着不安、疑惑的心情,先行离开延安机场。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一返回驻地,就马不停蹄地布置军委机要部门拍发加急电报,询问叶挺一行的去向。

之后他们等来的,是一则坏消息:叶挺他们乘坐的飞机,既没有到北平,也没有回重庆。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从4月9日起,陕甘宁、晋绥边区数以万计的军民开始进行严密搜寻,到11日,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发现一架烧毁了的飞机残骸。

与此同时,两封来自山西兴县晋绥军区的加急电报也被送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面前。之前叶挺他们的飞机没有音讯,毛主席和朱德就判断,或者强迫降落,或者遇险坠毁,如今,最糟糕的结果就出现在他们面前。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飞机失事,机上所有人都不幸罹难,在延安机场期盼着的、等待着的亲人朋友再等不到他们好好归来。

毛主席下令: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找到烈士遗体。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4月13日,以毛主席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在延安成立,委员会妥善安置所有烈士的遗体,并修建墓地,有序安排各项后事。

4月18日,在叶挺踏上延安归途的10天后,延安、重庆两地都为他们举行追悼大会。

朱德、刘少奇、贺龙、林伯渠、蔡畅、还有来自各个解放区的代表们、以及延安的上万名群众,聚集在公祭大会广场上,沉痛悼念在这场灾难中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没有出现在追悼大会上。事实上,毛主席原本执意要求出席追悼大会。

对叶挺等人牺牲的噩耗,毛主席心中悲痛,他身体有恙,再加上噩耗带来的剧烈精神刺激,自叶挺他们出事后,毛主席许久未能安眠。

他每天要一边关注东北战场上的作战局势,另一边还时刻挂念烈士们的后事安排。毛主席再三叮嘱:“要把烈士们的家属尽可能请到延安来,让他们向亲人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叶挺的遗孤被接到延安时,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抽空将孩子们接到自己身边,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坚定向孩子们承诺:“我的家,也是你们的家。你们的父母为革命牺牲了,党就像你们的父母一样,会好好地照看你们。”

他温暖的话语、深切的关怀带给失去父母的孩子们许多温暖。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可废寝忘食的工作、无法安睡的夜晚、再加上超强负荷的精神压力,毛主席的身体又怎能受得了,医护人员和身边人都劝他不要参加追悼会了,毛主席这才无奈听了大家的话。

杨尚昆晚年与后辈们回忆往事时说起:“毛主席本来执意要去,我们极力劝阻才作罢。”

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提到,毛主席是一个极其重感情的人,悲不自胜。一提到叶挺的名字,毛主席总是难过非常,大家担心毛主席触景生情,身心更受打击,便劝他不要去。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4月18日,毛主席最终没有出现在追悼大会上,在一片沉重的哀乐声中,亲友们泣泪送别革命烈士,毛主席也派人送来挽联:“为人民而死, 虽死犹生。”

这天中午,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率领送葬队伍,在上万人的哭声中,烈士灵柩被葬入四八烈士墓地,心系延安的叶挺最终长眠在了延安这片革命圣地。

叶挺遗体运回延安,毛主席未现身追悼会,杨尚昆:我们劝他别去 - 天天要闻

如果,飞机没有失事;

如果,他和毛主席如期相见;

历史,又会怎样发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 天天要闻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台湾媒体4日报道,黄埔学员、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于当天清晨在台北过世,享年106岁。 许历农1919年生于安徽贵池,是黄埔军校第16期学员,曾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来台。退伍后,许历农曾任台当局“退辅会主委”,在台湾政界被尊称为“许老爹”。2014年9月,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香港举行开幕典礼,许历农致辞。...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 天天要闻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金质“滇王之印”。 汉代木构遗迹。 本组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地方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日前获评...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