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中提过,秦王室一族其正确的姓氏应该是嬴姓赵氏,那么这个赵氏是如何来的呢?
商末,周武王姬发于牧野打败殷纣后,天下再度易主,周朝成为中国的第三个世袭王朝,但殷商的势力并未彻底灭亡!在周建立不久后,纣王之子武庚便发动了叛乱,不过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随商朝一向走向没落的“嬴”姓人(大禹赐伯益嬴姓),也在武庚发动叛乱的时候,跟着一起起哄,所以周公平定叛乱后,这部分嬴姓部族便被迫从山东(伯益为东夷部落联盟首领,被夏启击败后,部分族人西迁,剩余人仍留在原地居住)迁移到了大西北,他们便和原本就生活在那里的飞廉(伯益的后人,商朝时期,嬴姓族人因功,列居诸侯,商王命其保卫西垂)一支的族人居住在一起,杂居于戎、狄民族之间。
当时的西北生活环境更为恶劣,这部分嬴姓族人在西迁的途中,有的偷偷逃掉,有的就地定居,建立了后来的黄、江等小国,嬴姓十四氏也就这样繁衍开了,到了造父这一代,“嬴”姓人再次回到了历史中心,造父有一个祖父叫做孟增,他是飞廉的孙子。《史记》记载盂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是古地名,战国时期赵国领地)孟增在周朝找到了自己的伯乐。
造父出生时,周朝已逐渐发展兴盛,史书中记载这一时期“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而到了周昭王这一代,他不再满足于现有的领土,渴望开疆扩土,但实现他野心是他的儿子姬满,姬满是一位明君,史称周穆王 。周穆王在位时,造父正跟着泰豆氏学习驾车之术,泰豆氏是传说中的善驭之人,在《列子·汤问》中记载:“造父之师曰泰豆氏。”经过几年的学习后,造父成了驾车高手。
造父出师后,在桃林一带得到了八匹骏马,造父根据在祖辈和泰豆氏那里学到的驯养技术,将八匹马驯养得非常强壮,据说能一日千里,后来造父将这八匹马献给了周穆王,周穆王大喜过望,经常驾车外出打猎、游玩,而为周穆王驾车的正是造父,周穆王不仅用八匹骏马来玩乐,也依靠它们开疆扩土。
传说周穆王十七年(公元前960年),造父驾驭着骏马,带着周穆王向西进发,最后在西土(今甘肃新疆一带)见到了西王母,两人相谈甚欢,而就在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时,都城却传来消息,东夷徐国侵扰国都,在当时徐国是周朝的心头之患。武庚之乱时,徐国也参与了叛乱,直到周昭王时徐国也未臣服周朝,徐氏的祖先,可追溯到大禹时期一个叫做嬴若木的人,他也是嬴姓,嬴若木的父亲正是伯益,他被分封于徐国,后人就以“徐”为氏。
徐国到了徐偃王这一代,据说徐偃王是个仁义之君,爱民如子,和周边的众多诸侯关系也不错,很得百姓和诸侯的拥戴,于是他就趁着周穆王西巡时叛乱了,周穆王的军队大多随他一起到了西方,都城空虚,这让他十分担心,就在这时造父劝他镇定下来,亲自驾车带周穆王赶在徐偃王前回到了国都,见周穆王回来,守城的军队镇定下来,徐国士兵慌乱下大败于周穆王。
周穆王为褒奖造父的功劳,将赵城封给了造父,造父的部族就以“赵”为氏,造父是来自飞廉儿子季盛这一支,而飞廉的另一个儿子恶来一支也因造父受宠而得赵氏。当时恶来的后裔叫做大骆,因造父封赵后前来归附他,周穆王将其封在犬丘(今陕西),所以嬴姓赵氏在当时有两支,赵城赵氏与犬丘赵氏,犬丘这一支才是秦国的祖先,造父这支则是后来和秦国争霸的赵国。#历史##古代史##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