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朝养老制度兴盛的起因(下)

2023年02月09日20:08:02 历史 1025

浅谈唐朝养老制度兴盛的起因(下) - 天天要闻

(二)疾病保障

近几年,我国在不断尝试推动医疗保障制度,因为面对疾病,普通家庭的承担能力确实有限,尤其是在人老了以后,各种疾病蜂拥而至,唐朝虽然在福利方面做的比较出色,但是在医疗方面做的确少有限,记载中很少看到有关医疗保障的记载,不过这确实不是能够快速解决的事情,毕竟在现代社会当中,医疗保障依旧是各个国家头疼的问题,包括发达国家。

(三)漏洞

虽然唐朝的养老制度非常完善,但依然有很多的漏洞,典型的例子就是丁忧,当一个官员的父母去世后,官员需要丁忧,在父母的坟前守护三年的时间,这虽然是一种孝道的表现,但对于官员本身来说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那些正在上升期间或者正在办公的官员,一旦丁忧必须全部停止或者交给别的官员,等官员丁忧结束早已物是人非,升官之路或许就此停止。

浅谈唐朝养老制度兴盛的起因(下) - 天天要闻

结语: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说:“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即如果连母亲的养育之恩都无法回报,那人生又有什么刻意追求的呢?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孝道的重视程度。

我国古代就注重孝道,其中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当中最为注重养老问题的王朝之一,并且做的非常出色,这一方面是我国古代孝道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国力强大的体现,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足够强大,才能照顾到养老问题,如果国家不够强大,年轻人的生计都受到的影响,又如何去解决养老问题呢?

浅谈唐朝养老制度兴盛的起因(下) - 天天要闻

在同时代中,唐朝几乎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强大的王朝之一,仅仅是在养老制度方面,就领先了其他王朝很多年的时间,不过可惜的是唐朝在到达巅峰后还是渐渐的衰落下去,没有走到最后,如果唐朝保持强盛坚持到了现代社会,它的养老制度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的。

参考文献:

1.《唐六典》李林甫等 唐朝

2.《资治通鉴》司马光 北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大方县八堡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 天天要闻

大方县八堡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五十载峥嵘岁月,五十载初心如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7月1日,大方县八堡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向党龄达到50年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进一步增强广大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正能量。仪式上,乡党委班子为老党员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
又熄灭两盏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6人 - 天天要闻

又熄灭两盏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6人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文/摄)7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近期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刘贵祥举行熄灯仪式。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6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的外孙女胡静雅说:“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还原历史真相,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 天天要闻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今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台湾地区领导人相关言论答记者问。问:台湾地区领导人7月1日进行所谓“团结十讲”第四讲。请问对其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答:赖清德昨天的讲话再次暴露其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险恶用心。其悖逆岛内民众渴望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罔顾台湾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两岸对立...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闻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中美关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当今世界最重磅的双边关系。从1979年建交开始,两国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刺激,到如今,感觉像是直接冲下了悬崖。有人说,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仔细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 天天要闻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一李菁在撒马尔罕旅途中给我写信,让我给她对历史学家的访谈录新书写一篇序文,我其实很犹豫,因为她对我的采访也收在这本书里,这让我很难拿捏序文的分寸。不过,看了书的部分内容之后,我又有些释然,因为这里涉及的学者们,除了较早过世的费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远的交道。我和傅高义先生见过两面,特别在...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