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的骨灰返回家乡,省委批复: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

2022年12月10日23:02:07 历史 1453

乔冠华是江苏盐城人,曾担任新中国的外交部部长,1971年,他率领代表团参加了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且作为代表团团长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是这一年,乔冠华见证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为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乔冠华的骨灰返回家乡,省委批复: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 - 天天要闻

不过,担任外交部部长后,乔冠华也犯了错误,与“四人帮”交往密切,1976年,逮捕王洪文之后,从他的家里翻出了一份“四人帮”的“组阁”名单,乔冠华的名字赫然在列。也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乔冠华在1976年12月被撤销了职务,并持续接受审查。

被审查期间的1978年,乔冠华被查出患上肺癌,此后他虽然做了切除手术,但病情反复发作,把乔冠华折磨得心神俱疲。1982年,乔冠华的癌症复发,而且转移到颈部,自此之后病情越来越严重。病重期间,乔冠华留下遗嘱,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魂归故里,葬回盐城

乔冠华的骨灰返回家乡,省委批复: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 - 天天要闻

1983年,乔冠华因病去世,在这之后,他的妻子章含之遵循他的遗愿,捧着他的骨灰盒回到了江苏盐城。章含之找到了盐城地委,希望盐城地委能出面协助安葬乔冠华。不过,盐城地委得知这个消息后首先向江苏省委请示,请示的结果是:“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盐城地委又追问:“那骨灰的事情如何处理?”省委答复:“你们自己看着办。”

乔冠华的骨灰返回家乡,省委批复: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 - 天天要闻

于是盐城地委立刻召开了常委会,讨论安葬乔冠华的事宜,不过,会议开始后,会场一片沉默,无人发言,不久后,有个副书记发言:“乔的问题恐怕搞不清楚,现在回来安葬不大适宜。”副书记发言完毕后,会场无人发言,也没人提意见,于是盐城地委就向章含之表达了“暂不同意”。

盐城地委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乔冠华当年与“四人帮”有牵连,虽然时间已经到了1983年,但当时的干部并没有从“四人帮”的阴影之中彻底解脱,所以下达了这种结论。不过,就在盐城地委表示不同意乔冠华葬回家乡时,江苏吴县(现在的苏州吴中区)的县委书记管正听说了这件事。

乔冠华的骨灰返回家乡,省委批复: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 - 天天要闻

管正知道乔冠华的事情,也知道他在联合国大会上为国家、为民族做了很多贡献,所以他热情地邀请章含之到吴县,对她说:“太湖之滨,洞庭山上,愿意葬在哪里就葬在哪里。”章含之非常感激管正,最终把乔冠华的墓地选在了洞庭东山避风向阳三南坡,正式把乔冠华葬在了苏州。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地开始重视人文资产的开发,此时的盐城地委把开发“二乔”人文资产提上了议程。不过,“二乔”之一的乔冠华的骨灰并没有葬在盐城,这让作为乔冠华家乡的盐城地委十分赧然,于是盐城方面主动联系了苏州。

乔冠华的骨灰返回家乡,省委批复: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 - 天天要闻

不久后,苏州给盐城出具了一份专函,在这份函件当中,苏州表示:“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乔冠华被安置在了苏州,现在家乡人民要求他魂归故里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应予以支持,不过,因为乔冠华之墓已在苏州多年,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扫墓,所以宜保留一部分遗物,注明迁坟原因。”

因为有苏州方面的配合,乔冠华之墓顺利迁到盐城,这位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外交家,最终魂归故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