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病重期间,他特意把小平同志和王洪文叫到了身边,淡然地问他们说:“我死后中国的前途吉凶如何?”
王洪文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全国人民一定会继承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团结一致,将革命进行到底。”
邓公则说出了毛主席的担忧,简短概括起来就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毛主席微笑着说道:“英雄所见略同!”此后邓公受到毛主席的重用。
►联合国大会上的傲然表现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4年,应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为研究原料和发展问题,联合国决定召开第六届特别会议。得到会议召开信息的毛主席陷入了沉思,本来周总理是最好的人选,可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宜远行,王洪文明显不堪大任,此次毛主席指派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前往出席会议。
1974年4月6日,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前往美国纽约。在大会发言中,邓小平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崭新的形象、犀利的言辞引起了各国代表的强烈反响和热烈欢迎。
邓小平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属于并将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即使中国强大了,也永不称霸。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小平同志的讲话很有气魄,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有这样的气魄和在大会上做这样的宣布,所以他的讲话受到了全场长时间的热烈鼓掌,所有听会的代表都站起来热烈鼓掌。
有媒体评论说,这个站在联合国讲台上的小个子中国人,不仅代表着新中国的形象,还是周恩来总理的一个“最好的代理人”。
►临危受命
1974年 10月 18日 ,四届人大召开前夕,在武汉修养的毛主席命秘书回京后向周总理转达了自己的意见,一是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问题要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二是建议邓小平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1975年1月8日至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周恩来主持了这次会议,毛泽东因在长沙养病,没有出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追认邓小平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尔后,通过1975年1月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共十届二中全会、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迅速完成了组织手续和法律程序,使邓小平担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毛泽东选择了邓小平,又一次把邓小平推到了党、政、军主要领导工作的第一线。
►幸不辱命
1975年初毛泽东起用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各个方面进行整顿。邓小平从整顿铁路入手,1975年3月5日,由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调整各铁路局领导,逮捕了一批破坏运输的派性分子,整顿铁路运输秩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运输安全正点,铁路运输状况好转。铁路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回升。
接着,邓小平整顿钢铁工业,冶金部更换了一批企业领导,反对派性,落实政策,健全制度,提高了钢铁产量。1975年下半年,邓小平又开始整顿军队、军工、科技、教育、农业等领域。重点整顿军队的肿、散、骄、奢、惰,整顿军工的产品质量,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强调区分家庭副业与资本主义的界限,允许社员从事养猪等副业,并落实农业干部政策。经过全面整顿,经济状况趋于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