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遗体是如何保存的,为何能几十年不腐?

2022年12月03日22:36:06 历史 1184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举国上下,顿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当天,华国锋便在中南海住地召开会议,紧急磋商治丧事宜。

会上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主席的后事;二是主席的遗体如何处理;三是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来京吊唁。

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主席的遗体,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

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最终,这个重任交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副博士的肩上。

由徐静牵头负责此事,解剖教研室副主任张炳常、形态教研室副主任陈克铨参加。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遗体是如何保存的,为何能几十年不腐? - 天天要闻

华国锋对他们说:“长期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之后,在会议上,华国锋同意了徐静他们的方案。

三人小组随即开始展开工作,他们首先把主席的卫生间进行彻底清洁打扫和消毒,作为施工场地。

三人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加紧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

最终,在三人的密切配合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完成了全过程。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遗体想要长期保存,就得注入大量的防腐液。可大量的防腐剂注入后产生的肿胀问题,却并不容易消退。

肿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消退,徐静一时心里没底。

但张炳常在这方面却很有经验,他肯定的说:在二十四小时便可以消退。

果然,在24小时之后,遗体的肿胀问题便有了明显消退,在11日清晨遗体从中南海转移到人民大会堂时,已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而事实也证明,大剂量的注入防腐剂的决定是正确的,否则后果很难预料。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遗体是如何保存的,为何能几十年不腐? - 天天要闻

在做完防腐后,三人便守在遗体旁,仔细观察遗体的变化,并为长期保存做好原始记录。

10日下午,他们为主席准备了一套新的中山装穿上,理发师也为主席重新梳理好头发,北京医院病理科的一位技师为主席做了细致的妆容。

1976年9月11日至17日,毛主席的遗体被转移进人民大会堂,在这里举行吊唁、瞻仰活动。

由于天气炎热,加上前来吊唁的人很多,热气更盛,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主席的遗体,大厅内所有的风冷设备全部启动,温度下降得非常低,以至于有些人穿着大衣还觉得冷。

然而,尽管室内的温度已经非常低了,但对于遗体保护来说,这样的温度还是比较高。

于是,领导和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该抓紧制作一个有机玻璃棺罩,使遗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并在棺内进行局部降温。

此外,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又做出了几项决定:撤除乐队的现场演奏,改为播放哀乐;控制灯光总量等。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遗体是如何保存的,为何能几十年不腐? - 天天要闻

吊唁活动一直持续到11月17日,期间先后有30余万人来到人民大会堂,吊唁伟大领袖毛主席,瞻仰遗容,寄托自己的哀思。

吊唁活动结束后,又面临了一个重要问题:从吊唁活动结束,到毛主席纪念堂建成,期间相隔1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的遗体要放在哪里呢?又怎样进行保护呢?

经过中央领导商量研究,最终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转移到“769”保护室。

遗体转移到769保护室的第二天,就被浸泡在药液中。

该药液的配方,是根据解剖、组织、病理学专家们平时在科学实验中处理尸体和标本保存的成功经验,以及马王堆古尸出土后的处理和保存经验配制而成的。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遗体是如何保存的,为何能几十年不腐? - 天天要闻

为了更好地保护主席的遗体,专家组经过几番思考、研究后,终于提出了一种最可靠,同时也是最科学的方法,那就是采取“气态与液态相结合”的方法。

暴露的部分在气态中,隐藏的部分在液态中;瞻仰的时间在气态中,非瞻仰的时间在气态中;一年一度的大保护时在液态中。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采取了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保护措施。

正是在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主席的遗体几十年来都保护得完完整整的,遗体保护所要求的各项参数也一直处于正常状态。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遗体是如何保存的,为何能几十年不腐?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美官员:连接里根国家机场与国防部的空管热线长期无法使用 - 天天要闻

美官员:连接里根国家机场与国防部的空管热线长期无法使用

当地时间5月14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一名官员证实,自2022年3月以来,连接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员与国防部对应管制人员之间的热线电话一直“无法使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副局长兼空中交通管理负责人当天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航空部门是在本月初,两架飞机因一架飞往国防部的美国陆...
丧事喜办!既然在克什米尔战场上拿不到胜利,那么印度就在停火后自己造一个 - 天天要闻

丧事喜办!既然在克什米尔战场上拿不到胜利,那么印度就在停火后自己造一个

活久见,在当今这个时代真的是什么事都能看见,明明已经在战场上输得一塌糊涂,可是这个国家愣是把一场败仗靠着红口白牙说成了大胜,而且还是史无前例的胜利!果然“精神胜利法”是世界上最无敌的“武器”,一旦一个国家从上至下都接受了这种思想,那么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就都是自己的,无论多么强大的对手都是不堪一击的...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 天天要闻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农业社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力几乎空白的现实,毛泽东通过系统性变革生产关系,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产关系,解放农业生产力1. 消除封建剥削,重构土地所有制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 天天要闻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1985年5月14日,在过完生日仅一周后,翁美玲在家中开煤气自杀,年仅26岁。因为在TVB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黄蓉,翁美玲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数十年后,仍有粉丝去她曾就读的玫瑰岗中学、离世的尖沙咀伟锦园、与母合葬的剑桥公墓,去寻找她的印迹。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黄蓉,不是最漂亮的黄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黄蓉...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 天天要闻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秦彝托孤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休。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那北朝的东魏,后来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周主国富兵强,于公元576年,以杨忠为元帅,其弟杨林为行军都总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