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夫人王冶坪,一位是亦师亦友的汪道涵

2022年12月02日17:34:08 历史 1060

王冶坪是江主席的夫人,江苏扬州人。

江泽民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夫人王冶坪,一位是亦师亦友的汪道涵 - 天天要闻

江主席和夫人合照

1928年2月,王冶坪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家里是经营工艺品生意的,后来家道中落。

根据资料记载,江泽民的养母王者兰是王冶坪的姑姑。所以江泽民和王冶坪打小就认识,两人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不同于江泽民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的性格,王冶坪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的典雅含蓄、和善温柔的性格,两人在性格上也形成了互补。

江泽民当年从南京转到上海交大后,经常去看望外婆,在那里也会经常碰到王冶坪。

江泽民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夫人王冶坪,一位是亦师亦友的汪道涵 - 天天要闻

青年江泽民

等到1949年,养母王者兰也来到上海时,她惊喜的发现江泽民正在和王冶坪谈着恋爱呢!那时候都讲究亲上加亲,这一点很正常。

1949年12月,23岁的江泽民和21岁的王冶坪举办了婚礼,大约有100人参加了这场持续三小时的婚礼。

1952年,两人的大儿子降生了,取名江绵恒。两年后,两人的小儿子江绵康也出生了。

文革时期,江泽民同志受到了冲击,两个儿子的学业也受到了影响。直到79年,江绵恒和江绵康才终于完成学业,两人现在都破有成就。

如同普通老人一样,江泽民也很喜欢陪着孙子孙女玩耍。江泽民的孙子叫做江志成,是大儿子江绵恒家的,孙女江志云则是小儿子江绵康家的。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夫人王冶坪打理好小家庭,江泽民同志才能安心治理好庞大的国家。

江泽民是江苏扬州人,扬州是他的第一故乡,而上海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在上海上的大学,又当过几年上海市长,对上海的情感很深。

所以,在退休后,江泽民除了每年都回扬州祭祖或是看看家乡人以外,剩下的很多的时间都是在上海度过的。

在上海,他还有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大哥——汪道涵。

江泽民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夫人王冶坪,一位是亦师亦友的汪道涵 - 天天要闻

汪道涵

汪道涵同志也是一位老辈革命家,1915年生于安徽芜湖,比江泽民年长11岁。他的父亲是同盟会元老汪雨相,在父亲的影响下,汪道涵在上海交大上学期间就参加了革命。

1933年,18岁的汪道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地委专员、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安徽省财办主任。

1949年,汪道涵任职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这一年的9月,汪道涵去下属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视察工作,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江泽民。

两人同是上海交大的校友,此番见面,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汪道涵从这位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和善、坚韧、专业性强等很多的优点。

以此以后,江泽民就成了汪道涵家中的常客了。

此后的数十年里,江泽民和汪道涵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江泽民对汪道涵很是尊重。

1951年,汪道涵把江泽民调任为中国制皂厂副厂长。

等到汪道涵奉命上京担任第一机械部副部长时,发现部里缺少懂重型机械和电气设备的专业型人才。汪道涵就想到了江泽民,并把他调到了部里担任部分负责人。

就这样,两家相互扶持着。文革后,汪道涵和江泽民先后受到了“冲击”。即便在当时的情形下,江泽民远在上海的妻子王冶坪,依然冒险收留了汪道涵的女儿汪静。

患难见真情!到了70年代,江泽民已经恢复了正常工作,而此时的汪道涵还是处于不确定状态。即便这样,江泽民依然会经常看望这位老大哥。

1980年,汪道涵恢复了正常工作,被启用为上海市市长。

5年后,汪道涵任期到了,在下一任市长选谁的问题上,副总理万里同志征求汪道涵的意见,当时万里手上也有几个人选,但是汪道涵坚定地说:“我觉得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江泽民了,他很有办事能力!”

江泽民在上海市市长的任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施政才能,由此受到了邓公的赏识,被上调到中央。

在江泽民离开上海去北京之前,汪道涵送给了他一副对联,是林则徐写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汪道涵是想以这幅对联告诉江泽民:“不用担心前方会有什么,只管向前!”

江泽民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夫人王冶坪,一位是亦师亦友的汪道涵 - 天天要闻

江泽民与汪道涵

江泽民听懂了,在后来的很多年里,他都践行着这一准则。

当时正处在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挫折,同时也给到了我们巨大的压力。但是江泽民带领着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背靠着全国人民的支持,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安全、尊严和稳定。

在他的任上,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我国加入世贸成功、中关村和浦东大开发、国家GDP翻了七倍。

是江泽民同志的努力,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才能施行的越来越好,百姓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同样也是在江泽民同志的任上,我国的军事实力也越来越强,军队现代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

江泽民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夫人王冶坪,一位是亦师亦友的汪道涵 - 天天要闻

江泽民视察军队

有时候隐忍是为了换取稳定的发育,江泽民是真正的扶大厦于将倾的伟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