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毛泽东评价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谁?

2022年11月26日23:54:04 历史 1462

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对叶剑英说:“我送你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大家都知道,“诸葛”指的是诸葛亮,这个“吕端”到底是谁?

毛泽东为何要用吕端来比喻叶剑英?

1、吕端其人


1962年,毛泽东评价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谁? - 天天要闻

吕端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父亲曾是后晋的兵部侍郎。后晋就是那个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建立的。

如此说来,吕端从小还是衣食无忧,书籍管够。没错,吕端从小显示出聪明伶俐的样子,“邻家孩子”的特质显现无疑。

长大后的吕端,进入了大宋的朝廷。

宋太祖时期,吕端表现得中规中矩,但在大事上却很有主张。

宋太宗上任后,开封府尹是齐王赵廷美,吕端成为了开封府判官。赵廷美的亲密属下要求帮个小忙“想倒腾一些竹子”,这在当时是违法的。

吕端想来想去,开了绿灯,要给领导面子。后来,有人揭发了此事,吕端被贬。有人说,吕端好糊涂啊!他听到后只是笑笑。

因为,小事的处理上略显粗糙,不是很谨慎,吕端的仕途生涯就此起起伏伏。但是,起起伏伏的过程中,吕端还是不断向上的。

宋太宗赵光义对吕端挺能看得上眼,他想提拔吕端当宰相,不少朝臣大肆反对,理由是“吕端做事很糊涂!”太宗马上驳斥:“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从这话看出,太宗有意升吕端当宰相了。

可能有人会着急,怎么没看到吕端处理的大事?大事来了。

①、在吕端为相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1962年,毛泽东评价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谁? - 天天要闻

982年,党项人李继迁造反了(西夏的前身),和宋军常常开战。

十几年后的一次战役中,李继迁的母亲被俘虏。如何处置?太宗和寇准商议,要将李继迁的母亲斩首示众。

很遗憾,这事并没有和吕端商议。当时的寇准也是宰相,是副相。

看到寇准从太宗处回去时,经过宰相府,吕端便和寇准聊上了:“皇上不让我知道一些事吗?如果是一般的事,不必告诉我。但是,如果是军国大事,应该告诉我这个宰相!”

寇准很为难,说还是不说?他想了片刻,认为宰相应该知道。

听完寇准的叙说,吕端摇了摇头:“这事你先别办,我要去找皇帝说说。”

很快,吕端面见了太宗:“昔日刘邦项羽开战,项羽都不曾杀了刘邦的父亲和家人。刘邦说,请分我一杯羹!这说明,举大事者是不顾父母亲情的。你杀了李继迁的母亲,会更加坚定李继迁反叛你的心。”

好有道理啊!那怎么办?

吕端继续说道:“把老人赡养起来,然后召降李继迁。即使不降,李继迁也会挂念母亲,这要比杀了好用多了。”

太宗频频点头,然后采取了吕端的建议。后来,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就是因为奶奶在开封被赡养,就归顺了宋朝。当然,几十年后,李家人又反了,这就是后事了。

②、第二件重大的事情就是皇帝交接的时候


1962年,毛泽东评价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谁? - 天天要闻

宋真宗赵恒

公元997年,宋太宗双脚一蹬,驾鹤西去了。此时,皇宫里暗流涌动,太监王继恩准备联合李皇后,换了太子,将楚王赵元佐扶上皇位。

吕端早就知道,王继恩等人野心不小。

太宗驾崩,王继恩以皇后名义来召吕端进宫议事。此时,吕端一切都明白了,马上做了这么两手安排,一是安排人将王继恩锁在阁内,并让士兵守好;二是火速进宫。

不出所料,李皇后果然说道:“按照规矩,应该是立长不立幼,你觉得呢?”吕端马上坚决回应道:“太子是先帝立的,先帝刚过世,我们就讨论换太子的事,是不是不妥当?此事关系国家前途啊!”

话已至此,李皇后不好再反对,只能同意。

当群臣来拜见新皇帝时,李皇后和新皇都坐在帘子后面,担心有诈,吕端不让大家先拜,而是提议先卷起帘子。

帘子卷起的一刹那,大家看得真真切切,就是赵恒。于是,吕端带领大家三跪九叩,高呼万岁。

就这样,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公元1000年,也就是宋真宗上位后三年,吕端去世了,年65岁。

当时和后来,对吕端的一致评价就是:大事不糊涂!

毛泽东为何评价叶剑英是:吕端大事不糊涂?


1962年,毛泽东评价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谁? - 天天要闻

说完了吕端,我们说说叶剑英。

叶帅的一生中,很少直接指挥打仗,也没有特别经典的战役,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担任参谋长等职务。

但叶帅有个很牛的本事,总能在纷纷复杂的环境中,发现关键之处,而且,面临大事,从不糊涂。

①、1935年,叶帅的一个举动,挽救了毛泽东等同志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的懋功地区会师了。

经过研究开会决定,将两支队伍进行合并,分成了左右两路军,然后北上。

张国焘不同意这个决定,为了平衡,让张国焘担任了红军总政委。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成为了红军前敌指挥部。这个前敌指挥部,徐向前担任总指挥,陈昌浩担任政委,叶剑英担任参谋长。

1935年9月8日,张国焘命令右路军停止北上,准备南下。这还了得?毛泽东、周恩来都给予建议,南下危害很大。张国焘不仅不听,而且电令陈昌浩率部南下。

这份电报,叶剑英看到了,他利用上厕所时间,把电报拿给了毛泽东看,并建议赶快离开。纵然经历无数,毛泽东也是一身冷汗,他知道,情况很危急,张是个敢下狠手的人。

毛泽东等人快速离开,和左路军一起北上了。

这一次,惊险万分,如果没有叶帅,不敢想象。

这以后,毛泽东多次说起这件事:没有叶剑英,就没有我们的脑袋了!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

1962年9月开会时,就有了开头那一幕,毛泽东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口中的现代吕端,就是叶帅。

②、第二件重大的事情发生在1976年


1962年,毛泽东评价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谁? - 天天要闻

1976年,三位国之栋梁去世,1月是周总理,7月是朱德,9月是毛泽东。

三位伟人去世后,国家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以江青为首的“集团”对国家的伤害非同一般。是叶帅为首的老革命,和宵小之辈们展开了博弈,并且大获全胜,让那个艰难的“十年”就此终止。

这功劳不是一般得大。

1977年,百业待兴,为了国家的发展,非得一位重量级人物带领大家前进。谁能担当重任?不是叶帅,也不是其他人,而是举重若轻的邓小平。

在这当口,又是叶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支持邓小平,并在1977年恢复了邓公的党政军职务。

1978年之后,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个时代的开始,谁说和叶帅没关系?

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元帅去世,享年89岁。或许,叶帅在一线指挥的经典战役没多少,但每每在关键的阶段,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962年,毛泽东评价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谁? - 天天要闻

还是教员的比喻恰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请记住叶剑英这个“吕端”,他在关键时刻的举动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