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2022年11月25日22:55:10 历史 1104


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 天天要闻

公元1032年,在永定陵守陵的宋仁宗生母李宸妃在落寞中死去,对于她死后的待遇,太后刘娥淡淡地说道只是一宫人死,草草埋葬就好。


宰相吕夷简看不下去了,不顾刘娥生气,极力劝阻刘娥应该厚葬李宸妃,并且说道刘娥以后会感激他的建议,刘娥才不情不愿的以一品礼治丧。


不过心里不舒服的刘娥虽然妥协了,但决定出丧不得由宫门而出,而是要拆了宫墙出去,等于还是要降低李宸妃的身后待遇,吕夷简再次坚持,才由西华门出丧。


吕夷简又偷偷找到刘娥的亲信罗崇勋,说明利害关系,再次提高李宸妃的待遇,将其以皇后礼入葬,并用水银实棺,至此宋仁宗的生母才勉强得到该有的身后待遇。


那么李宸妃身为宋仁宗生母,为什么没有被追尊为太后,反而去为宋真宗守陵去了呢?


这么说吧,李宸妃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李妃的原型。



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 天天要闻

说起来她是一个悲惨女子,起初为刘娥侍女,刘娥为宋真宗宠爱,想立她为皇后,但家世不显赫,又被公公宋太宗打压过,还没有子嗣,所以大臣极力反对立她为后。


因此刘娥和宋真宗就玩了一招借腹生子,以侍女李氏为宋真宗侍寝,不久果然怀孕,生下了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刘娥对外宣称这是为自己所出,交由杨淑妃抚养。


刘娥是个权力欲望极强之人,可以视为宋朝版的武则天,利用宋真宗宠爱,成为皇后,并且在真宗病重期间擅权,等到宋仁宗登基以后,刘娥升级为太后,并且临朝称制,掌握了大权。


刘娥一直想效仿武则天称帝,进行了诸多试探。


诸如在天圣二年,她想在天安殿受尊号册,享受皇帝一般的待遇,但次相王曾极力反对,只得改在文德殿受册。


在临朝称制之初,刘娥说道宋仁宗长大以后便归政,结果天圣六年,仁宗都19岁了,她都没有还政的意思。谏官刘随只是奏请日常事务由仁宗处理,就被刘娥逐出朝廷。



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 天天要闻

更离谱的是,刘娥还做了两手准备,根据宋史吕夷简传来看,刘娥还在宫中抚养诸王之子,似是有意图代替宋仁宗之意,如果已经长大的仁宗不听话,那么真会换一个听话的。


同时还疯狂试探大臣的意思,问次相鲁宗道如何看待武则天,被回怼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还想依照皇帝的规格,建立刘氏七庙,但是又遭到鲁宗道的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刘娥只能放弃她的武则天梦,只有没事在祭祀太庙时,身穿帝王衮服过一把皇帝瘾罢了。并且有臣子献《武后临朝图》试探她时,假惺惺地说道自己不会称帝,不会做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


另一边宋仁宗的生母李氏是毫无存在感,并且为刘娥所嫉妒,所以虽然生下了皇帝,但是并没有母以子贵,甚至宋仁宗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就是李氏。



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 天天要闻

李氏也没有闹,是逆来顺受,毕竟她也斗不过刘娥,先后被晋封为才人、婉仪、顺容,不过也只是普通的妃嫔罢了。宋真宗死后,更是被打发到永定陵去守陵。


公元1032年,也就是刘娥死的前一年,李氏生病,刘娥派亲信张怀德和太医杨可久等人医治,结果越治越重,李氏病死,年仅46岁,在她临死之前,刘娥才晋封她为宸妃


参考后来张怀德和太医杨可久等为李氏治病之人,在宋仁宗亲政以后就遭到贬黜,说明李氏之死的确有猫腻。


很有可能刘娥自知命不久矣,害怕她死后,李氏是宋仁宗生母的真相被公之于众,自己身后待之名会被打压,所以提前“送”走了李氏。


刘娥虽然没有成为宋朝的武则天,但是她依旧不死心,还想把后宫干政临朝称制这套延续下去,临终竟然遗诏命宋仁宗尊杨淑妃为皇太后,想要以杨淑妃来继续掌控朝局。



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 天天要闻

这可谓前所未有,从来都是皇帝追尊或者追封生母或养母为太后,这还是第一次太后临终指定自己同辈妃子为太后的。


不过刘娥做得太过分了,大臣们自然不同意,最终宋仁宗虽然为了感激杨淑妃对他的养育之恩封她为太后,但并没有让她干政。


而宋仁宗亲政以后,叔叔赵元俨才对他说道你的生母是李氏,并且死的不明不白啊,仁宗是大为伤心,悲伤的不能自己。


这时候刘娥的娘家刘氏一族可谓岌岌可危,悲伤的宋仁宗一度想要灭了刘氏一族,派兵包围了刘氏一族府邸。


不过吕夷简当时的布局之好处显示出来了,宋仁宗亲去洪福院祭告生母,打开棺木,想要看母亲一面,发现李氏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是大为感动。



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 天天要闻

这样一来,马上对刘娥就没有那么大的仇恨,刘氏一族也幸免于难,只是查明生母李氏的死可能有问题,但是又查不到什么确切问题,只能将当时治病的一干人等贬黜。


刘娥梦想当宋朝版的武则天,没有成功,反而差点连累自己家族,还好遇到了吕夷简,不然后果难料。


即使宋仁宗是一代仁宗,但如果真是草葬其生母,对其苛刻至极,加上又架空仁宗11年,新仇旧恨加起来,刘氏一族真可能被抹去。


还好的是宋仁宗见刘娥对自己生母不薄,感动之下,就没有算之前的旧账。


只不过可怜了李氏,身为皇帝生母,在儿子登基以后,没有成为皇后,也没有进位为皇太后,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儿子长大成人。


后来甚至被剥夺看儿子成长的权力,被打发出京去守陵,又在46岁时有些莫名其妙地死去,令人是唏嘘不已!



皇帝生母死去,太后想要草葬,宰相不同意,1年后才知宰相真高明 - 天天要闻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