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2022年11月23日23:51:31 历史 1132

二八佳人巧样妆 ,洞房夜夜换新郎。一双玉腕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从古至今,青楼女子的孟浪印象已经被深深刻进了人们的脑海里。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但是从古至今有才学,从青楼女子行列中出类拔萃的女子也不少,如薛涛、苏小小、明末时的秦淮八艳等,她们虽出身泥泞却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今日我们要讲述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她生活的主要年代是清朝末年,那时的社会动荡,她也如动荡中的一粒风沙随着时代的狂风四处飘荡。

与其他那些乱世中不幸的漂亮女人不同,金凤不仅没有受到欺侮与虐待,反而成功从良“上岸”,成为了一名官太太,毫无疑问的上层人士。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金凤的一生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她的故事。

貌比西施

苏州宋朝开始便有“鱼米之乡”的赞誉,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金凤便出生于苏州,也许是苏州的风水养人,金凤自小便美丽动人,聪明伶俐。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如果她出生在唐代、宋代、明代,甚至是清朝康乾盛世,或许会是一位贤妻良母,可是清末大烟盛行,内外交困,实在不是个好时候。

金凤的父母逐利而为,没有什么大的格局与志向,开了一家烟馆来维持家里的生计,或许是吸了太久的大烟,金凤的双亲很早便离世了。

金凤一个貌比西施的姑娘,失去了家人的保护,在一个乱世里的遭遇可想而知。但是金凤并没有因为亲人的离世而一蹶不振。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她过早地尝到了人情冷暖,一头扎进了人情世故里,她想要维持生活就必须得想办法将烟馆经营下去,她愁眉不展地望向镜子里的自己,她看到一张眉头蹙起的美丽面庞。

金凤叹了口气,还是堕入了深渊,她成了一名青楼女子,或者说是暗娼,以烟馆的营生为遮挡掩饰,实则在招牌下做起皮肉生意来。

金凤逐渐变得更美艳动人,白皙的皮肤,眼送秋波,樱桃小口,她的性格也是圆滑世故,口齿伶俐,非常善于经营。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烟馆的生意不错,她的生意更好,许多人慕名来见一见这位“烟馆西施”,更有来过的客人称金凤的美貌整个苏州城无出其右。

金凤的名气越来越大,“烟馆西施”的招牌打得越来越响,不仅普通商贩常常前来,也吸引了有钱的巨商与官员前来,这其中便有刘公鲁与任九。

刘公鲁并不是一般人,他是贵族的子孙后代,靠着祖辈的遗产过得十分滋润,最喜欢抽鸦片,常常与金凤同在烟馆的炕上边闲聊边抽鸦片,十分潇洒快活。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而任九的身份则更加高人一等,他是上海来的巨富,舍弃了上海滩各式各样的莺莺燕燕,每周都乘邮轮来苏州的烟馆里与金凤快活。

金凤的烟馆生意蒸蒸日上,追求者数量也日渐增多,有时烟馆门前甚至大排长龙,众多男子抛家舍业,只为了一睹金凤的芳容。

“从良”是许多青楼女子梦寐以求的事,金凤面对众多说着甜言蜜语的男人也免不了芳心暗动,但是她又舍不下烟馆里的银子,也怕男人们只是一时的糊涂,早晚会负了她。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金凤便一边继续做着生意攒钱,一边等待着她的如意郎君,终于有一天,她等到了。

从良嫁人

不久之后清政府对于鸦片的买卖开始收紧,金凤听到了风声,听信了他人的建议,将烟馆转让了出去,自己搬到了仓桥浜。到了那里她为了赚钱,开始正大光明做起青楼女子。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金凤是自由身,不必受老鸨的禁锢,而且她有美貌与名气,不用担心没有客人光顾,她在新地方逐渐也混得风生水起。

接连几次青楼女子之间比拼才艺、容貌的竞赛,金凤都遥遥领先,名列榜首。苏州城里的人们甚至用“花魁状元”来赞美她。

有人专门为她量体裁衣,金丝绸缎来做衣服送给她,有人为她买下金银手镯供她挑选,更有人为她一掷千金,买下豪华的马车载着她游街炫耀。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她出现在一处排场都十足,甚至比得上当时宫中的妃嫔娘娘,孩子们常常追着她的马车跑,女人们也常常看着她的衣裳首饰看得入迷。

男人们更是为她痴狂,她则是亲切地笑着,从不扭捏避人。谁知道她此时物质生活有多么享受,精神世界就有多寂寞。她也想有个知心人聊天说话。

在这时,一位以前的老顾客走入了她的心房。这位客人姓程,是苏州本地人,金凤之前在烟馆就曾接待过他,如今再次相见,看到他竟追到这里来,心里万分感动。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他们深入了解,无话不谈,成为了知己。程先生外表也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金凤也狠狠心结束了自己青楼女子的生涯,从良嫁给了他。

金凤嫁给了程先生才得知,他是位勤奋好学的读书人,寒窗苦读经史子集,却并不迂腐,仍然喜欢金凤,并且能成功将她娶进家门,对程先生来说也是件幸事。

金凤结束了花天酒地的青楼女子生涯后,便一心一意照顾程先生,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金凤操心,并且她也将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完美。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没过几年,程先生便运势大转,几乎是扶摇直上。他被清政府任命为县令,寒窗苦读终于出人头地做上了官,金凤便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县令夫人。

不忘旧情

金凤虽然随着夫君离开了故乡苏州,但故乡仍然流传着她的传说。金凤也从不避讳这段历史,从来没有因为谁提起过她的青楼女子生涯而生气惩罚谁。

清末名妓金凤:因太美男人们为其散尽家财,最后成功转型为官太太 - 天天要闻

当金凤坐着几人合力抬起的昂贵花轿回乡时,仍然对旧日的好友,街坊邻居问好,丝毫没有官太太的架子,看到街头巷尾的落魄之人也会赏给银两,口碑一直很好。

即便是有人羡慕嫉妒金凤,也从没想过害她,不是因为金凤背后有多么强大的势力撑腰,而是因为她的善良与坚强真正赢得了人们的心。

小结

从青楼女子到官太太,跨越了多少阶级壁垒,金凤的坚强值得人们敬佩。若是金凤生于现代,有着读书受教育的机会,她或许就不必堕落,可以靠自己的聪明赢得尊严。

生于这个时代,我们是幸运的,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巅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