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2022年11月01日13:21:44 历史 1553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下馆子”?这已经是历史名词,从民国到改革开放前。现在通常叫法是“出去吃”,不同于“在家吃“,七十年代没有私人饭店,全部是地方国营企业。七十年代的饭店没有私人开的,也不容许私人开饭店,那时的饭店全部是国营的,不叫饭店,叫”食堂“吃饭要粮票要钱。下馆子必须要粮票,否则很难。 晚上在灯光球场看完电影,偷偷地溜到青年饭店,下碗面条(2两葱油面)0.18元再切2毛钱的香肠,现在回忆起来还是美滋滋的……。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七十年代下馆子,是件值得吹牛的事情。那时代下馆子可是很厉害的人。六七年代下馆子谈何容易啊!首先缺粮票。还不是说身上没有钱。只有单位出差人员偶尔超得起。他们身上才有粮票。人们走过馆子闻到香气,只能吞口水而叹息。七十年代下饭馆,先付费和粮票等叫号,交钱后开一式两联小票,凭票领饭;要的炒菜由服务员送到桌上;饭店基本没有雅间,都在大厅里。那个时候下馆子,先交钱吃饭,赶上人多,还要排号等位置。那年代,你一年上几次饭店,家里都省吃俭用 ,钱还不够花。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70年代,上一次馆子就是大事了,普通家庭极少有机会上馆子,结婚都是在家里自己做。当时每人一元钱,十个人一桌,比现在一千元一桌的还要好。生意好的是小摊,小店。几分钱,一分钱,就能解决问题。馄饨店,面馆都已经很体面了。饭店以大众为主,大饭店,一个城市也没几个。那时的饭店基本上是国营的,是服务性商业。利润比例是有限制的。大多数饭店还是平民化的,多服务于流动的工农兵群众,价格也不是很高的。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七十年代的饭店有国营的也有集体的它的上一级有总店再上一级有公司。不过各总店都有物价员专门检查各饭店物价、饭菜制作前的重量,有卫生检查员查验是否碗筷消毒合格。七十年代馆子里的厨师大多出身于烹饪学校。受过专业学习,还得通过一两年的实习才能掌勺上灶。那手艺一级棒!很多菜品早已失传。再也吃不到传统的美味了!如今的所谓厨师大多出身农家子弟在饭店切菜打杂混上个三两年学了点炒菜的手艺跳个槽便拎起了马勺成了所谓的厨师。你说这种饭店的菜能好吃吗!

七十年代“下馆子”是种什么体验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70年代也分前期和后期;也分大城市和小城市。以我所在的省会城市为例,著名大饭店都源自民国时期,也就十几家,而普通馆子店则不计其数。70年代中期,在大饭店办一桌婚宴须要30~40元。但在普通馆子10人吃一桌,大约也要10块钱。那个时候条件好的家庭,一星期下一次馆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七十年代县乡饭店一般都是一碗肉面条、炒面或者是一碗羊肉汤,三两毛搞定,好一点的炒两个菜来碗米饭也就块儿八角的

70年代下饭馆,吃一碗大肉面高兴好几天,记得第一次拿到学徒工资十八元六毛,请几个朋友下饭店,烤鸭二吃,糖醋排骨,蒸鱼等七碟八碗的上了一桌菜,还弄了五瓶啤酒,结帐才九元多点。七十年代下馆子,吃啥都香,就算在面馆吃碗面,都好吃得很,一角二分钱一碗,那时候几毛钱就可以在饭店吃一顿饭,有肉的菜也不贵,锅包肉溜肉段,比现在做的好吃多了…70年,一盘辣子鸡,三毛二,一个猪蹄一毛,一碗肉面一毛三,一盒中华烟,六毛一。那时候的点心店和饭店都是国营或集体的,都要用粮票但不存在以次充好和短斤缺两的。那时菜品有数量,质量标准,炒肉片必须有多少重量的肉。价格公道,没有宰客。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说七十年代的食材比今天的好数十倍,不错,单说七十年代的酱油是今天的无法比的,面条,肉,就更不用讲了,那时的面条,只放清水煮,整个屋里都香面条,煎一个鸡蛋香到屋外数几十米……,酱油放点在热饭上,面条上,喷香……今天的食品虽多,但不好吃。那时候下馆子是一种享受,货真价实,价格公道,而现在是为了填饱肚子,能不能吃着放心的饭菜还是个问题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七十年代一年下不了几次馆子,那时候没有私人的,大多数是国营的,集体的也很少,吃饭不能一步到位,先排队去开票,等桌子,服务员按票的顺序叫号,自己去端饭菜(那时候小馆子都是顾客自已到取饭口端,没有服务员给端上桌上的)。高级饭店还是服务员送饭送菜的。顾客坐在一个桌子旁等待,一会儿服务员主动向你订饭订菜,当付过钱与粮票后,饭菜马上由服务员送来。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七十年代,凑几个人下馆子,每人两块钱,一大桌好菜,足够了,论质量绝对好,绝对放心,干净,都是好食材,有机食品,味道好,一走进馆子有一股纯正的香味。现在呢,农药化肥的菜,饲料猪和鱼,地沟油,转基因油,有的菜不洗,吃着不安全,过去饭店的气味没有了,

七十年代“下馆子”和现在差距有多大?曾经“下馆子”是什么体验 - 天天要闻

如今下馆子的现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下馆子也不值得一提。现在下馆子好比吃家常便饭一样。现在去饭店的顾客也都是上帝,服务水平也都提高了。现在餐馆遍地都是,菜品繁多,菜品、酒的品类等多样化,说来说去现在人富生活提高了!还真不如七八十年代的人幸福!八十年代我经常下大小饭店,我虽钱少,饭店也是常客,吃得舒服!现在饭店菜价又贵!普通人下饭店承受不起!

七十年代的菜是真的好吃,没有添加剂,各种菜、肉之类的都是天然的,那种味现在想起来…现在的年青一代永远都吃不到了…七十年代下馆子纯粹是为一口吃的,而现在下饭店的意义绝对不是为吃的而有其他原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扬之:谁该有核,谁该无核? - 天天要闻

扬之:谁该有核,谁该无核?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谈论“历史”时,所涉的往往都是些陈年旧事。譬如当年那场发生在阿以之间的“六日战争”,屈指一算已过去差不多一个甲子了。而在今天,一场战事却能在硝烟尚可见、后果难以辨的情况下即被冠上历史教科书般的名称:如刚刚结束的美以对伊朗发动的“十二日战争”。虽然时移世易...
王皇义:再说“一生填写的志愿书” - 天天要闻

王皇义:再说“一生填写的志愿书”

再说“一生填写的志愿书” □王皇义 入党要写申请,填写“入党志愿书”,经组织批准后才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然组织入党一时,思想入党一生。要做到思想入党,一生都要填写“入党志愿书”,一辈子做一名真正的先进分子,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一生干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脚下,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 - 天天要闻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脚下,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

新华社巴黎7月4日电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巴黎同法国外长巴罗共同会见记者并现场回答提问。针对记者问及中方对伊朗核问题以及当前中东局势的看法,王毅表示,伊朗核问题本可以成为对话协商解决国际纷争的范例,但如今却正在引发中东地区新一轮危机。世界虽然已听到和平的敲门声,但最终未能...
早AI大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 天天要闻

早AI大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7月8日起恢复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2025年7月8日起恢复开放,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详情>>“周一到周五,欢迎来齐鲁!”不止是热梗,更是诚意满满的邀约最近,随着“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爆火出圈,好客...
日本学者发现侵华战争新史料:日政府刻意隐瞒真相 镇压反战声音 - 天天要闻

日本学者发现侵华战争新史料:日政府刻意隐瞒真相 镇压反战声音

88年前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为了巩固其侵略战争的基础,系统性镇压国内反战声音。近期,日本历史研究者松野诚也发掘出一些新的历史资料,证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七七事变”之后的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刻意隐瞒历史真相,镇压反对侵略战争的声音。 “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