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是在和列强你死我活恶战中得以建立的。因此本着这一点,苏俄就不会真正和欧洲列强和日本友善。而英法等列强虽然没能干涉苏俄的做大,但是,寻找机会打压苏俄,倒也是英法心心念念的事情。尤其是英国的态度很重要。毕竟,那时候的大英帝国还没有解体,其实力也是不可小视的。
2、二战阴云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甚至这场经济危机给英法等列强引发动荡。反倒是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没受到影响,为此,当时欧洲老百姓对苏联颇为向往。甚至很多人将苏联视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理想的社会。这让英法各国感到危机、恐惧,同时还感到痛恨。
在这样的氛围下,苏联也积极发展军事。苏联很清楚:在这样的氛围下,苏联和列强兵戎相见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一战的阴影笼罩了英法话事人的心理:因为1929经济危机的刺激,纳粹掌握了德国,并不断在欧陆扩张。对于纳粹德国的扩张,英法的话事人采取了姑息纵容的态度。甚至英法的话事人还想出了一个绝招:那就是祸水东引,忽悠纳粹德国向东扩张,然后和苏联火并。按照后来丘吉尔的总结来说:英国希望纳粹德国和苏联一死一残才好。
不过,英法列强最终还是玩砸了:法国本土一度被纳粹德国占领,而且,如果不是因为英吉利海峡拦着,纳粹德国的坦克,大概率会攻入伦敦。
对于苏联来说,英法的那点歪心思,苏联方面哪能不知道?但是,对于苏联来说,需要防备的不光是西边的纳粹德国,还有远东的日本。1929年经济危机刺激下,日本也处于军国主义高涨的状态,而且,热衷赌国运的日本人,能干出啥事情出来,苏联方面也不敢下定论。
就这样,苏联在纳粹德国兴起前,面临和英法冲突的局面,纳粹德国兴起后,又面临和日本、纳粹德国交战的局面。
3、无法避免
纳粹德国对英法的进攻一度让苏联人放松警惕,并且,苏联也为了避免战火波及苏联,也做了不少努力:包括攻占东波兰,寻找和纳粹德国的缓冲,此外,就是和纳粹德国签订协议,承诺互相不战争。
只是,纳粹德国的属性,注定了纳粹德国需要不断扩张。在纳粹德国横扫欧陆以后,能继续扩张的对象,就只能是苏联了。因此,这是苏联躲不掉的战争。
事实上,纳粹德国对苏联本身也是不放心的态度。因此,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心态,纳粹德国在1941年开始突袭苏联。苏联的大片土地随之丢失。甚至莫斯科附近都出现了德军。
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远东的日本也一度挑起了诺门坎战役,借此来试探苏联的态度和实力。最终,在苏联的实力面前,日本没有敢于和苏联扩大冲突规模。不过,即便如此,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联也不得不担心这样的局面:那就是日本会和纳粹德国夹击苏联,因此,苏联一方面需要面对纳粹德国的压力,一方面又不敢抽调远东的苏军参与苏德战争。
1945年,二战结束。虽然苏联是战胜国之一,但是,苏联却是西方战场中,损耗最大的国家之一,甚至一度出现了人口断层的局面。
而对于苏联来说,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在当时的氛围下,苏联的情况,想要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