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谁也想不到,当年,只身计划刺杀林彪集团“第一军事大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永胜的人,竟然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他的名字叫余银海。
图 | 余银海
林彪推荐黄永胜步步高升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他于1910年出生在湖北省咸宁县高桥镇黄铁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那年,他娶了比他大1岁的妻子。黄妻是个传统的中国女人,为人贤淑能干,孝顺公婆,体贴丈夫。
原本黄家可以过着安逸的小生活,可是,黄叙钱受社会恶习的影响,迷上了赌博,这东西有大瘾,不久黄家便负债累累了。
债主们日夜上门讨债,使黄叙钱忍无可忍,最终决定离家出走。第2年,黄叙钱去了崇阳县城,在县团防局当了一名民团士兵。
那个时候,崇阳县民团团总——叶重开,他是一名秘密的中共党员。在叶重开的领导下,崇阳县民团早就成了当地共产党所掌握的一支武装力量了。黄叙钱入军2个月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秋收起义,并上了井冈山。
有一次战斗中,一股敌人突然打到了前敌委员会和红四军军部的附近。还是班长的黄叙钱来不及请示连长,果断下令带领全班的战士,向敌军杀了过去。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前委和军部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战斗结束之后,前委书记兼党代表毛泽东表扬了黄叙钱,并询问了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黄叙钱如实说:“报告毛委员,我是湖北咸宁人,我叫黄叙钱。”
毛泽东听后,风趣地说:“叙钱,叙钱,还是讲钱呀!那不好,革命战士不能只讲钱,要讲为无产阶级而奋斗。这样吧,我给你改个名字,希望你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你就叫黄永胜吧!”
就这样,黄叙钱变成了黄永胜。此后,他由班长升至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到了解放时期,黄永胜担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东北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
1950年,经林彪的推荐,毛主席同意,由黄永胜代理十三兵团司令员。不久,转正。2年后,中南军区机关从武汉迁到了广州,原华南军区并入中南军区。由于林彪养病休息,所以由叶剑英代理司令员,此时,黄永胜也从华南军区副司令员,升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不得不说,黄永胜不断晋升的提携者,就是林彪。实际上,从红军时期开始,黄永胜就一直是林彪的红四军、红一军团、一一五师及东野、四野的老部下。
1955年3月,黄永胜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司令员,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黄永胜是士兵出身,积累数十年军功。官至总参谋长,是个典型的行伍出身人物,是林彪集团中除了林彪以外资格最老,职务最高的成员之一。黄永胜立了不少战功,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用八个字“战功赫赫,污点涟涟”形容他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在那个动荡年代,林彪、黄永胜等为了实现篡党夺权的目的,极力诬陷迫害叶剑英、聂荣臻、邓华等人。这样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党内有志之士的愤慨。于是,一个正义的少年,站了出来。他就是余银海。
余银海三封绝密的信件
余银海,又名余海鹰。他从小就受到父亲余金龙将军的影响,对毛主席和共产党是忠诚的,他坚定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余金龙。这位将军是原湖北襄樊铁道兵五七干校政委,贺龙元帅的部下。1928年的时候,参加了红军,是一名老革命。属于正军级干部。
余银海从小就正义感十足,看不得任何污点。1971年2月到3月,那时,林彪、黄永胜等人急不可耐地要实施《5.17工程纪要》,发动反革命军事政变。余银海在部队从事收发工作,经常关心研究时政。时间一久,他就养成了敏锐的政治嗅觉。
一天,他从《参考消息》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原来,近期上面刊登的内容,几乎全是其他国家不停地发动军事政变的消息。而此时,黄永胜一行人,到各大军区到处巡回视察演讲,频频调动部队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这样一联想,余银海就感觉有点儿不正常了。
到了1975年元旦和春节,全国的各大报刊,以及《红旗杂志》等宣传平台,都在极力地吹捧林彪为全军的最高统帅,“指挥一切,调动一切”。余银海发现,各种场合都是林彪只身一个人向全军微笑、招手,而却没有见到毛主席的消息。
余银海预感和判断,很可能黄永胜一伙要发动反革命军事政变了。于是,他急中生智,非常急迫地秘密写好了三封署名为“王英”、“晓彬”的绝密信件。
他把这三封信寄给敌对势力香港九龙2631号电台,并索要手枪4支,子弹200发。之后,他还制定了刺杀黄永胜的三步计划:
1、争取、团结并说服王龙和刘川北集体行动,击毙黄永胜。这里的王龙,是铁道兵13师副师长的儿子。而刘川北,是铁道兵石家庄学院副院长的儿子。
2、动员、说服“五七干校”警卫排,借部队拉练的名义,命令部队南下,直接插入到广州军区,击毙黄永胜,然后挥兵北上,到北京去保卫和营救毛主席。
3、独自一人在1971年5月1日早上的9点钟,在广州军区开大会的时候,在主席台上当场击毙黄永胜,阻止林彪、黄永胜一伙发动反革命政变。
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为何余银海不把这三封绝密信从湖北襄樊铁道兵“五七干校”,直接发给毛主席呢?
虽说余银海只有16岁,但他的脑筋可不傻。他已经预测到了毛主席可能被“软禁”了。这三封信若是到了林彪集团的手里,那么后果肯定特别严重。甚至还会牵扯到父亲。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考虑,余银海迫不得已决定,把信寄给敌方电台,“以毒攻毒”,以此来揭发林彪、黄永胜的阴谋。在信件中,余银海义愤填膺,叙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
组织联合专家组,对余银海审问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震惊了黄永胜一伙在铁道兵中的“代理人”。尔后,他们派铁道兵中将副司令员刘金轩指挥,从北京到湖北襄樊权力侦破,最终得出结果,这次策划刺杀黄永胜的,就是年纪轻轻的余银海!
图 | 刘金轩
不久,侦破此案的湖北省襄阳县公安机关军官小组,与铁道兵“五七干校”组成了一个“联合专案组”。主审人员包括,郭启志、杨景春和孟元成。
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审问环节了。郭启志问他,为什么要给敌台写信?余银海回答说,要枪要子弹,去刺杀黄永胜,因为黄永胜他们要发动军事政变。
又问,那你为什么不通过正常渠道,一级一级反映到上面?回答说这些信原本是准备写给毛主席本人的,但因为上面都是他们的人,我害怕信落到他们手里,连累我父亲。
继续问,上面的人是谁?余银海只说了姓林。
再问,你冒着坐牢杀头这么大的政治风险,去检举黄永胜。毛主席和周总理知道后会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奖励?回答说,可能是副总参谋长。
接着,被问到要了这个官干什么时,余银海也很利索地回答说,只要我有了兵权,才有可能和毛主席、周总理一起共同商量,彻底解决黄永胜他们。
这么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余银海的回答都很干脆,全面。显然这个计划,早在他的脑海里,来来回回演算无数遍了。
郭启志不解地问他,你既不认识黄永胜总参谋长,也没有见过他本人的面,又怎么去刺杀他人呢?余银海笑了笑,说,我虽然没有见过他本人的面,但是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相片。说完后,他还让主审团把解放军报纸找出来,他可以指认。
当郭启志他们把解放军报纸拿来之后,余银海指着上面的一张照片,说,中间那个高高胖胖的就是黄永胜总参谋长,他左边的就是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旁边的是海军政委李作鹏,右边的是总后政委邱会作,旁边的是总政主任纪登奎。
对于余银海准确无误地指认,主审团的人员都点了点头。但让他们疑惑的是,为何余银海能断定黄永胜会在广州军区开大会时,宣布发动军事政变?余银海说,一方面是通过国内的报刊等,推测出的。另一方面是敌台的广播发布了消息。
在问及打算用什么方法刺杀时,余银海讲了自己的规划。那就是,他准备带着双枪坐火车,首先在5月1日早上之前,潜伏到广州军区大礼堂的天花板上。等到9点钟左右,黄永胜在主席台上开大会宣布发动军事政变的那时刻,便从天花板上往下射击。
或者在大礼堂右门口距离15米到20米左右的地方开枪射击,因为3号左轮手枪的有效射程是30米到50米。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随机应变,还没有确定。
对于“你刺杀黄永胜以后,打算怎么办?”这个不能避免的问题,余银海回答说,我刺杀黄永胜得手以后,为了防止黄永胜他们一伙人四面通缉和追杀,只有首先坐车跑到珠江边。再从珠江潜水到香港进行政治避难,等国内的政治时局变好了,再起义回归。
1971年4月5日下午,到4月7日深夜,余银海在被审问的过程中,向“联合专案组”请求,说,还有25天就要到5月1日了,黄永胜他们就要发动军事政变了。余银海希望把他送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但是,这一切都被“联合专案组”当场严厉拒绝了。
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余银海的分析和判断,毛主席的“政治接班人”林彪副主席和黄永胜总参谋长怎么可能会阴谋发动军事政变?但就在余银海预言的5个月之后的1971年9月13日,这一切都真真切切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余银海于1979年被宣告无罪
1971年8月7日,铁道兵政治部军事法庭,向全兵团数十万的官兵,对余银海进行了“宣判”,当场判处余银海有期徒刑3年。
因为余银海当年写信的时候,才16岁。根本达不到判刑的年龄。所以,林彪、黄永胜疑惑在铁道兵的代理人,为了维护他们自己和林彪集团的利益,在上报审批的材料时,故意将余银海的年龄长了2岁,改为了18岁。
在狱中,余银海又被加判了5年。在这冤屈的8年牢狱中,余银海从始至终没有认罪,也不承认自己是反革命,但还是被判处了8年零8天的刑期。
在狱中8年的时间里,余银海下了一篇长达15万字的日记和长篇小说《铁囚忠良》,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一直在作斗争。部分内容是这样记录的:“人民啊,危难不幸,祖国啊,在左右摇摆。我心痛得早已没有眼泪,破舌喷血声讨‘恶魔’。”
林彪事件后,黄永胜被撤消了一切职务。1973年,黄永胜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79年12月31日,原铁道兵政治部为余银海进行了秘密决定,“经过复查认为,余银海在1971年2月到3月,向香港九龙2631号广播电台‘化名’写信,主要是对打倒老干部不满等等……但不构成犯罪,据此撤销铁道兵政治部(71)刑字第2号判决,宣告无罪。”
“宣布无罪”之后,余银海没有被恢复原来的干部公职和工作。这8年多的牢狱生活,使得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出狱之后,余银海急需进行身体和心理的治疗。
余银海最开始住在铁道兵军政干校门诊部,尔后被转到了366医院、北京301总医院和长沙的163医院等处进行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是需要余银海个人承担的。
1981年,黄永胜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83年4月26日,黄永胜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