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太子四友之一,功劳大过司马懿,死后被封为丑侯

2022年10月07日08:24:03 历史 1635

三国时的吴质,曾是曹植的文友,更是曹丕的死党,辅助曹丕获得太子之位,位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死后,却被谥为“丑侯”。为何封号如此令人难堪?

公元204年,大约是曹操任衮州牧时,曹操向天下招聘能人志士。出身寒门的吴质,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他收拾包袱,就投奔了曹营。

一开始,吴质的官职并不高,但写得一手好文章,相传他传下来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评价,这就证明吴质确实有两把刷子,而这就成了他接近贵族大门的敲砖石。

期间,“建安七子”之首曹植和曹丕都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他能为己所用。

那吴质就想曹植虽才华横溢,但并不热衷于帝位,不是一个好领导,而曹丕虽才华不如自己弟弟,却很有野心,这么一比较下,他觉得还是追随曹丕更加有奔头。。

不得不说,吴质政治眼光还是很毒辣的,这俩兄弟也确实如他所想的一般,曹植恃才傲物,根本不屑于参与这种政治斗争,而曹丕可不一样。

就这样,吴质跟随曹丕,为他夺嫡立下大功,但没想到,自己最终获得个令后世子孙都难堪的“丑侯”谥号。

这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先往下看。

他是太子四友之一,功劳大过司马懿,死后被封为丑侯 - 天天要闻

善于谋划,助曹丕上位

在夺嫡之争中,曹丕虽有才,但跟曹子建一比,那就不是差一条街的距离了。

比才华他比不了,那他要想赢过曹植,就得有一个智囊团,为他出谋划策。

吴质就是智囊团“太子四友”的一员,他原在五官中郎将府任职,是曹丕的左臂右膀,曹丕大事小事都喜欢找他商量。

在夺嫡战争最为激烈时刻,吴质突然被曹操调往朝歌做地方官。

对于曹丕而言,他圈子里的“四友”,司马懿和陈友的智慧只适合在明面上争斗,而一些阴谋诡计等上不了台面的,就得吴质这种做事没有底线的人才有用。

可按照当时的规定,地方官员没有命令是不能离开当地,现在吴质被派往地方任职,这就使曹丕有点慌了!

一次,曹丕因急事需要与吴质商量,可吴质又不能离开工作的岗位,不能来啊!

怎么办?吴质想了个瞒天过海的办法,把自己藏在废旧的竹篓里,让人用马车拉进了曹丕府中。

结果这件事就被死对头杨修知道了,就报给了曹操,说是每晚上曹大公子偷偷带人进府。

曹操一听这还得了,这不是公然违抗命令,但毕竟是自己儿子,总不可能就你一句话就相信,凡是总得讲个证据,那就查吧!

这消息传到曹丕耳朵,急忙问吴质怎么办。吴质思索片刻回答道:“公子不要慌,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明天晚上继续用马车装上竹篓,再塞上一东西,让杨修查,只要查验结果跟他报告的不符合,那他就惨了!”

曹丕让人第二天按这法子做,果然真的有人检查了,但啥了没查出来,反而让曹丕有借口喊冤,就说父亲就这么厌恶我了吗?难道我府里想买点棉花布帛都不可以了吗?

生性本就多疑的曹操,这么一想就对杨修生了疑心,也顺带地怀疑到曹植身上,无形中曹丕扳回了一局。

还有一次,曹操要出征,征前大家都要去送行,搞个仪式什么的。

那作为儿子的当然得表示表示了。这对于曹植就不是啥难事,大笔一挥转眼就写下了一篇文章,大意父亲出征要保重,预祝凯旋归来等等。

众人都在夸写文章是写得好啊!

那曹丕都有点哭笑不得,写文章是弟弟强项,他再写一篇那也就是班门弄斧,讨不了好,估计还弄得一身骚。

但他又不能啥也不做啊!他旁边的吴质悄悄地叮嘱到:“公子,你只管哭就是,啥也不用做。”

曹丕想那就哭吧,反正也无计可施了!结果他这一哭,哭得那是真情实感啊!估计原本只是假装哭一哭,哭着哭着想到自己夺嫡的心酸了。

曹操一开始还有些发愣,慢慢也被他感动了,其他官员都夸大公子可真是有心。此时,曹植的文章写得再好也没啥用了,这一比较孝心无价啊!

这两件事使曹丕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地转变,此一消彼一长,吴质确实在曹丕夺嫡上立下汗马功劳啊!

他是太子四友之一,功劳大过司马懿,死后被封为丑侯 - 天天要闻

功成名就,却怙威肆行

历史对吴质的评价是:出身单门,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浮沉”,

大意就是吴质出身寒门,一心想要挤进上层社会的他,日常爱攀炎附势,也不愿与同乡的人来往。

这样小人行径本就很容易受人诟病,再加上他为人放诞不羁,脾气暴躁,仗着曹丕对他的偏宠,怙威肆行,更是不得人心。

史书记载,224年,镇守河北的吴质回朝见魏文帝(曹丕)。散朝后,魏文帝赏赐酒宴让众将到吴质府中聚餐,结果他一子就得罪了两个位高权重的人。

当时,众人均酒足饭饱,吴质为了让宴席更热闹,喊来艺人表演节目,而且特意吩咐艺人表演‘肥瘦’有关的故事。

可在宴席上坐着的曹真和朱铄刚好是一胖一瘦,特别是曹真还胖得离谱,坐那就一妥妥的肉山,要多滑稽就多滑稽。

因此,当这一纯属娱乐的节目一出现,台上忸怩的胖人,难堪的形象,粗俗的语言......瞬间就捅了马蜂窝。

曹真就先坐不住了,认为吴质是故意嘲笑他,破口就大骂吴质:“竖子,小人行径,竟敢嘲弄本官。”

莫名其妙被骂的吴质,哪里肯服气,也跟着对骂起来,公然讥笑曹真就是案板上的肉,他就是一口吃了他咽喉都不用动,要嚼烂他牙都不用咬的,曹子丹,你小子狂个啥?

这把曹真气得拔刀就要动手杀人,一旁的朱铄(“太子四友”之一),一看事态不对,急忙出来拉架:“我们在一起喝酒就是图个快乐,你怎么这样呢?”

吴质一看同是曹丕幕僚的朱铄虽说是劝架,但偏的却是对方,更不干了 ,对着朱铄就吼:“朱铄,你也敢让我扫兴?”

虽说朱铄在曹丕跟前好像没有吴质的大,但当时能成为“太子四友”之一,那就说明他也不简单,一看吴质不讲理,连他也骂了,脸也跟着黑了起来,反问道:“怎地?你还敢砍烂座席?”

依当时法度,破坏皇上赏赐的酒宴那可是重罪,气得朱铄用剑砍在地上发泄。

场面越闹越大,虽说最终在众人的劝说和阻拦下停了下来。但吴质那种仗势凌人,毫不懂得收敛的脾性也让众人更不喜了。

要知道,曹真是曹操的族侄子,从小放在曹丕身边一起养大,对他也是非常宠爱的,而且他的地位是真正从战场上打出来的,曾经代替阵亡的夏侯渊坐镇西北,封征蜀将军。因此,曹真在权贵圈里可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

而吴质也就是耍耍嘴皮子,动点阴谋诡计,这些功劳都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的,这样子狂妄,连曹真这样的人都敢得罪,那还有什么人是他不敢得罪的呢?

他是太子四友之一,功劳大过司马懿,死后被封为丑侯 - 天天要闻

性格决定命运

吴质龇牙必报,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就决定了的命运。

可以说,吴质对曹丕有功,也深得曹丕的喜爱,但在众多的功臣眼里这都不大算什么。

镇守河北的他虽掌管幽、并二州,但因少有战事,他也没有多大的机会建功立业,最关键的是他那与众不同的性格,日常从不屑与乡里人来往,他人自然更不可能主动上门自讨没趣。导致他在二州任职10年,在社会上竟然毫无存在感。

公元226年,魏明帝继位。吴质沉寂一段时间后,向疏朝廷,称病请求去职回京养病。魏明帝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改任吴质为侍中,回京养病。

而吴质刚一到洛阳,魏明帝就召见了他。原来,负责西线战线的曹真病故,而西线面对的强敌是诸葛亮,那就得派一个能干有靠谱的人接替曹真。

魏明帝将各大臣合计了一遍,唯有陈群和司马懿两个最有资格了,那究竟选谁呢?

魏明帝之所以想到要询问吴质,是因为他们曾经是“太子四友”,知根知底,而吴质原离朝廷年,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厉害关系了,再加上以吴质这种性子,说话做事直言快语,也绝对不会为谁说好话的。

事实也正如魏明帝所料,吴质是没有一点迟疑就说道:“大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是一个从容之士,但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

大意也就是司马懿忠诚有才,乃是国家忠臣;陈群有才,却不喜亲力亲为,不是相国的料子。一捧一踩,最后魏明帝还接受了他的建议,重用了高司马懿,这就狠狠地把陈群给得罪了。

“太子四友”吴质就得罪了两人,其中他还得罪了清河崔氏崔林,清河崔氏可是东汉末年的名门望族,结果当年吴质镇守河北时,崔林正是幽州刺史,被吴质所管辖,而崔林对新到任的吴质并不时尊重,引起了吴质的不满,后来找机会把崔林贬为太守。

也不知道怎地,吴质与同乡的董昭关系也不是很好,这么一算下来,吴质基本上将朝廷重臣得罪了一遍。

这就为他日后埋下了祸根。

230年,回京不久的吴质就因病,按朝廷惯例,作为三代元老的她,应该可以获得一个“谥号”,可是没想到,当封号的诏书下达,吴家子孙反而羞愧难当,吴质的儿子吴应不服。

原来,他得到的“丑侯”这么一个“恶谥”,这按照谥法的解释就是:“怙威肆行曰丑”。这不仅是打了死者的脸,还生生把吴家代代骂了个遍啊!

为此,吴质的儿子吴应表示不服,上书给魏明帝喊冤,要求为父亲改了谥号,但是魏明帝就是不理,直到公元254年,吴质去世24年后,才将他的“谥号”改为“威侯”。

由此可知,吴质的放荡不羁,恃才傲物、怙威肆行、肆意妄为无形中为自己树立无数个敌人,才会遭至此等屈辱也无人为他说话,甚至不排除就是特意所为。

他是太子四友之一,功劳大过司马懿,死后被封为丑侯 - 天天要闻

@曼珠藤萝 说我们现在来反观吴质的仕途命运,说白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情商不在线。纵使你有才,一旦那个愿意给予你支持的人不在,那么,你日常所不屑的人情世故就会成为你职场的绊脚石,整不死你,也会恶心死你。

结论:人生在世,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