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2022年09月29日18:29:33 历史 1651

1619年,建州卫都指挥史努尔哈赤起兵,与明朝争夺辽东,连战连捷,直到遇见袁崇焕宁远之战,袁崇焕严防死守,以一万兵马击败十三万,努尔哈赤郁郁而终。

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 天天要闻

1626年,皇太极继位,一改努尔哈赤时期的做法,主张对明朝“议和”,跟崇祯搞好关系。1643年,皇太极病逝之前,清军一共4次进入中原,但皇太极还是希望跟崇祯议和,还答应“借师助剿”。

清朝初年,八旗战斗力强悍,屡次击败明军,为何皇太极还想跟崇祯议和呢?对皇太极而言,他需要“时间”,跟时间进行赛跑。

相对努尔哈赤、多尔衮而言,皇太极雄才大略,目光长远。即便是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也难以跟皇太极媲美。

皇太极很清楚,想跟明朝逐鹿天下,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对清朝而言,要想一统天下,开创一个盛世,前提是内部足够稳定,皇帝要掌握大权,否则清朝将会在内斗中走向败亡。

1626年皇太极继位到1643年病逝,17年时间,皇太极都想着议和,跟明朝和平共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皇太极需要“时间”来强化皇权,削弱八旗旗主的力量,确保清朝凝聚力。

皇太极继位之初,表面是“大汗”,实则与一般的贝勒、旗主没区别。努尔哈赤时期,实行“贝勒共治”制度,大汗只掌握正黄旗、镶黄旗,军国大事都要经过八旗议会讨论。

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 天天要闻

1615年,努尔哈赤迫于“五大臣”的压力,只能丢车保帅,处死跟“五大臣”关系不好的太子褚英,这让皇太极记忆犹新。

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皇太极都不如努尔哈赤。皇太极继位时,手中只有正白旗,其余“七旗”掌握在其他贝勒手中。

大贝勒代善掌握正红旗、镶红旗,二贝勒阿敏掌握镶蓝旗,三贝勒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旗,这是“三大贝勒”,可以跟皇太极一起面南而坐。

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硕托杜度德格类等人则是“小贝勒”,虽说不如“三大贝勒”强,却也不容小觑。

对皇太极而言,他的主要对手不是崇祯,而是这些大贝勒、小贝勒。如果不能削弱贝勒们的力量,清朝(后金)就无法拧成一股绳,想要跟明朝争夺天下,只能是个梦想。

想当年,也先统一草原,瓦剌帝国的疆域从西域抵达辽东,占据整个漠北草原和兴安岭。结果呢?跟明军死磕,内部不稳定,身死国灭。

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 天天要闻

与明军作战,清军可否具有压倒性优势呢?答案是否定,崇祯麾下不缺乏能征惯战的名将,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吴三桂,哪一个不是帅才?

明军作战失败,除了崇祯瞎指挥,关键是三面作战,力不从心。除对付清军,明军还要对付中原的农民起义军,以及东南沿海的殖民者。

如果仅仅是对付清军,没有农民起义军、殖民者的袭扰,明朝也可以搞定辽东局势,难度不是很大。

清军内部涣散,凝聚力不强,只要遭遇几次失败,便不可避免瓦解,这是许多游牧政权的特点,清朝也不例外。

清军想要获胜,需要凝聚力,需要强化皇权,这些都需要“时间”,皇太极需要跟时间进行赛跑。

为了削弱八旗旗主的力量,皇太极以“小贝勒”对付“大贝勒”。此外,借助明朝之手,将代善家族、阿敏家族、莽古尔泰家族削弱。

1630年,皇太极召开八旗议事会,以放弃永平、遵化滦州迁安为由,囚禁阿敏。永平等四城在关内,阿敏坚守,会被明军打死;放弃城池,皇太极也有理由收拾他。

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 天天要闻

1632年,皇太极再次召开八旗议事会,以“御前露刃”为由,剥夺莽古尔泰数千兵马。次年,莽古尔泰暴毙。1635年,皇太极处死正蓝旗将士一千余人,暂时废除正蓝旗。

1635年,代善请姐姐莽古济吃饭,皇太极不满,认为他挑战大汗权威。八旗议事会上,皇太极直言:“君主弱小,也是君主,岂能如此。”

代善手握重兵,儿孙辈能人众多,皇太极不敢直接表态,便以退为进,主动请求辞职,不想继续当大汗。

皇太极此举,“小贝勒”们心知肚明,便联名请求皇太极亲政,废了代善大贝勒爵位。皇太极目的达到,安抚代善,保留大贝勒爵位。此后,代善引退,也时常被打击。

收拾了“三大贝勒”,皇太极将眼光投向“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成为劲敌,时常打击。

1641年,松锦之战第一阶段,多尔衮被洪承畴击败,八旗死伤惨重。多尔衮不敢跟明军硬刚,朝着沈阳方向撤退。皇太极大怒,废了多尔衮睿亲王爵位,判处死刑,后宽面,以示震慑。

1642年,松锦之战结束,清军获胜,皇太极依然想着议和。此时,明军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关内李自成张献忠又屡次击败明军,崇祯的处境很艰难。

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 天天要闻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皇太极可以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但事情没那么简单,皇太极也有自己的难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麾下兵马众多,对君权构成了挑战。

为了腾出手来削弱多尔衮“三兄弟”,确保皇位在自家人中传承,皇太极需要与明朝议和,争取时间。为此,皇太极多次派人与明朝联络,崇祯也有此意。

可惜的是,崇祯不想承担议和的责任,不想被文官唾骂,议和没能成功。陈新甲做事不严,议和之事泄露,朝堂一片哗然,崇祯只能赐死陈新甲。

议和不成功,明清之间的战斗还在继续,但皇太极在主帅人选上,已经冷落了多尔衮三兄弟。1642年的入关之战,主帅是正蓝旗的阿巴泰,皇长子豪格麾下将领。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打宁远,牵制明军,多尔衮“三兄弟”闲居在家。

1643年,皇太极的“家天下”计划到了关键时刻,皇室拥有117牛录,在八旗中首屈一指。但是,多尔衮“三兄弟”拥有98牛录,也不容小觑。

皇太极为何跟崇祯议和?削弱八旗宗室,强化君权 - 天天要闻

如果能收拾多尔衮“三兄弟”,瓦解正白旗、镶白旗,皇太极的“家天下”计划就成功了。可惜,皇太极没有“时间”了。1643年,皇太极病逝,多尔衮实力雄厚,对皇位跃跃欲试,但正黄旗、镶黄旗不同意,只能作罢。

参考书目:《清史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