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2022年09月29日11:41:43 历史 1849

1949年前,工人村这片只有曹家巷一条小街,小街的附近还都是农田。1953年,成都市建筑公司在这里修建了18栋成排的砖瓦房,据说建房的初衷是给当年援华专家居住,但建成后专家因故并未入住。建筑公司后来就将这些房子分给了下属职工居住,这也成为了当年成都最早一片集中职工宿舍区。之后又有多家建筑公司相继在这片修建了多栋职工宿舍楼,最终形成了一片工人集中居住的热闹区域,大家也形象地将这一片称为“工人村”。

几十年过去了,曾经风光的工人村在经历岁月的洗礼之后变成了问题多多的老旧院落,其中,重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八栋筒子楼(老八栋)情况最为突出,公建配套设施滞后,整体建筑破损风化严重,漏水现象普遍,管线设施老化,房屋大多未配备独立卫生间,无独立厨房,少数未通市政自来水与天然气,大多数住屋无空调机位……

2022年3月,围绕“老八栋”拆除重建的工人村片区城市有机更新工作正式启动。走进工人村,听听这里的往事、看看如今的改变、展望更美好的明天。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林照明 1951年生 今年71岁 邻居都喜欢称他老林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老林的父亲出生在德阳广汉,曾到成都学木工,踏实肯干,很受雇主喜欢。后来因为木工活做得好被招入第四建筑公司工作。那些年的成都百废待兴,建筑公司也算是一个好单位。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1951年林照明出生,奶娃时的林照明很健壮,有一股志愿军雄赳赳的气场,因此得了个“纠娃”的小名。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1953年,成都建筑公司在曹家巷街附近的空地上,修建了18栋成排的砖瓦房,每栋楼分上下两层共32个单间,每个单间约18平米。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每两栋楼相对而建形成一个院子,18栋楼共有576个标准单间,形成9个院子。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当年成都北门还是一片农村,突然间建起了一片崭新的砖瓦房,羡煞周围住茅草屋的农民兄弟。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据说这18栋新房是为援华苏联专家修建,后来因故未能入住。最后建筑公司考虑下属职工住屋困难,决定将这批房屋分给职工居住。首批分房的工人中就有老林的父亲,这块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就是后来的工人村。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1953年底,两岁的林照明与两个哥哥随父母搬进工人村,从此开启了林照明69年的工人村生活。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工人们搬进工人村的同时,建筑公司在楼房的两头建起了两间集体厨房,每16户人共用一间厨房。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每个厨房中间设置6个灶台,厨房内的周围设置了10个灶台,每个灶台旁边还配有水缸和堆放柴火的地方。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新的二层楼房没通自来水,生活用水需要到附近的水井里提水,虽然只有几百米远,大量提水也是很费力的活儿。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当时做饭的柴火主要是捡柴和蜂窝煤,在工人村附近有堆放木材的露天库房,工人村的孩子们就常去捡脱落的树皮,捡完了树皮就用一根铁丝扎农村里的落叶,树叶和树皮都是工人村最常见的柴火。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在集体厨房里煮饭都是开放式,每家人做什么好吃的完全没有秘密,食材一下锅全厨房的邻居都知晓了,遇上一家人做点好吃的,在灶台边就围满了小孩子。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最常见的分享是孔干饭的锅巴,每个小孩子都能分一块,边吃边结队离开厨房。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也因为这是开放式厨房的缘故,每家厨房里的物品都没法上锁,常常出现柴火被人烧掉,水缸里的井水被人用掉的现象。谁家遇到这种情况,也都是抱怨几句之后不了了之。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集体厨房最热闹的就是中午,遇上十几家人同时生火做饭,锅碗瓢盆的声音,与油盐酱醋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满屋的人间烟火气。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厨房的空间很紧张,18平米的住屋一点也不轻松,林照明家先后共有5个娃娃和两个大人。父母有一间单独的床,几个娃娃就挤上下铺。剩下位置在放一张桌子和几条凳子后,也就没什么空间了。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每家人都觉得自己的房间很小,但两栋楼之间的院子却很大。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晚饭之后就是院子最热闹的时候,一个院子有几十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嬉戏、打闹、玩游戏、听大人们摆龙门阵,各有所爱,各自尽兴。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大人则分堆围坐在一起,家长里短、单位闲话、天南地北、世间万象,吹得热火朝天,听得津津有味。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也有好玩者打起了长牌,彩头就是一粒粒花生米,赢了的大人就分给自家的孩子吃,因此这也最招小孩围观的地方。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那些年工人村最引以为傲的是通了电,灯泡的瓦数虽然只有15瓦,但幸福感却是爆棚。不再担心刮风吹灭油灯,不用担心明火引发火灾,半夜的院子也是亮堂堂。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走出工人村,不远处就是北门大河,北门大河上有座北门大桥,桥头有一家师友面。林照明说当年这家面馆的海味面特别有名,在成都北门算是数一数二的好吃,是他至今都难以忘记的味道。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在北门大桥到万福桥之间的水域,有小南海和大南海两处深水区,这里就是工人村孩子们玩水的地方,林照明也记不得自己有多少个夏日在此游泳,畅爽之极。

走进工人村丨老林的往事 - 天天要闻

就在这北门大河岸边,在孩子玩耍的人群中,常常有卖零食的小贩在穿行。一分钱一串的大头菜,一分钱三片的糖饼,都是孩子们的最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