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欧洲摇摆不定的时候,总有美国帮他们做决定

2022年09月29日11:07:15 历史 1420

可能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美国挖坑,欧洲诸国就要往坑里跳?

从暴打科索沃再到这次俄乌战争,美国寻衅滋事,欧洲人集体买单,同样的配方,相同的味道,欧洲就像个傻白甜一样被人卖了还在傻傻陪笑。

如今能源危机再叠加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欧洲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如果不能解决冬天取暖问题,欧洲老百姓大概率是要开启骂街模式,富人和资金也会进一步往美国跑。

每当欧洲摇摆不定的时候,总有美国帮他们做决定 - 天天要闻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欧洲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呢?

01

要聊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二战结束后,美国人的骚操作开始讲起。

大家都知道,二战中德国人到处拆家,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被打成了废墟,工业基础设施也被摧毁,几千万老百姓无家可归。作为老牌帝国,英法被德国人锤得生活不能自理,苏联虽然以俄式战损比反推德国,但人口消耗太大,也只剩下半口气。

整个世界都无力阻止美国的崛起。

按照历史的经验判断,一个超级大国想要制霸全球,那必然要通过暴力输出折服几个懵懂的小弟,然后再搞个年终进贡的游戏规则,几千年来大唐、大英不都是这么玩的嘛?

只不过,这次美国人却没这么干。

美国控制欧洲的方式不是通过暴力碾压逼着对方认爹,而是非常巧妙地解锁了另一种“姿势”,就是通过经济援助,让欧洲捆绑在美国的经济齿轮上,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转化为政治上的控制。

中学课本上管这个玩法叫做“马歇尔计划”。

每当欧洲摇摆不定的时候,总有美国帮他们做决定 - 天天要闻

马歇尔


实际上,雅尔塔会议只是重新划分了战后美、苏的势力范围,真正摆在美国人面前最棘手的问题是怎么处理欧洲和德国。

了解欧洲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法国和德国是世仇,在德国人的世界里,战争方案就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先打法国。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就坚决主张彻底肢解德国,二战结束后,法国的诉求也没变,以至于美国国内的想法也非常分裂。

其中一派深受到法国人影响,认为德国这个国家太危险,一战后短短十几年,神经病气质的小胡子就能带领德国暴打整个欧洲,主要是因为德国人生下来就自带战斗属性,国家的工业能力也过于顽强。

为了消除战争隐患,必须把它彻底改造成一个农业国家,德国跟战争有关的一切工业必须全摧毁,比如什么鲁尔区的工厂要炸掉,西部的矿山全填平。

德国本土也要进行充分肢解,东普鲁士地区由苏联和波兰瓜分,萨尔地区归法国,然后再切分为南德、北德和国际占领区。

总之就是要把德国拆成一堆零碎。

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搞,那么碎了一地的德国将会变得人畜无害,欧洲也会多来出了好几个县级国家,但美国人最终没有这么做,因为欧洲就是一个筐子里的螃蟹,大家互相牵制谁也摆脱不了谁,如果彻底废掉德国,那法国就会做大,更何况失去工业能力的德国也没办法养活2500多万的老百姓。

于是美国政府开始思考另一种解决方案,也就是马歇尔计划。

02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要对欧洲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在内的多种援助,帮助欧洲恢复到战前水平。整个计划在1947年7月正式启动,持续了4年多,所有援助加起来折合131.5亿美元,其中88%是赠款,其余是贷款。

美国的这个援助计划对于战后欧洲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在计划结束时,除了德国,西欧大部分国家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可以说,正是马歇尔计划拯救了欧洲,也改变了德国的命运。

那问题又来了,美国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和技术去拯救欧洲呢?看着欧洲一路烂下去,美国自己独霸西半球难道不香吗?

先说观点哈,如果这事放在大航海时代,美国任由欧洲摆烂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二战结束后,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搞了好几年,打开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再也不是大航海时代那样,用大炮抵着对方的脑袋,一边打劫原材料,一边倾销工业产品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了。

而且在二战期间,为了打赢德国,美国向盟国输送了大量物资援助,其中光是苏联就收到了美国援助的14000多架飞机、40万辆军需卡车、2万多辆坦克和3.5万辆摩托车。

正是在战争工业的刺激下,美国的技术、生产效率和产能一路狂飙,甚至远远超过了英法德这样的老牌工业强国。

每当欧洲摇摆不定的时候,总有美国帮他们做决定 - 天天要闻


如果按照当时的工业生产能力来划分,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还处在农业社会,英法则属于工业半残国家,只有美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独占一个档次,放在今天其实也差不多。

了解完这个情况,大家也就能发现,当时的美国空有碾压全球的生产能力,但却没有完全匹配的消费市场。

美国援助欧洲的本质,其实是把自己消化不掉的产能和技术输出到欧洲,然后再用自己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承接欧洲的产能。

说得直白点,就是把欧洲变成美国人的工厂,进而再绑架欧洲的经济。

在马歇尔计划的具体执行流程中,美国先贷款给欧洲国家,然后欧洲再进口美国商品用于重建,同时美国公司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收购或者入股当地公司,特别是法国和德国,一大批企业被贱价收购,虽然表面上仍是德法公司,但背后的股东却是美国人。

比如二战期间帮助纳粹毒杀了100多万犹太人法本公司,二战结束后,所有和纳粹有关的企业被清算,但法本有美国资本的背景,只是被拆分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巴斯夫拜耳和赫斯特,如今都是世界知名的化工巨头。

还有五常里唯一举过双手的法国,在经过马歇尔计划的一番扶贫后,如今国内的美国企业多达两千家,美国资本还控制了法国人造橡胶产能的90%,计算机工业的76%,农业机械的65%,机床和电器生产的20%。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即挣了钱,还赚足了脸面,还在经济上牢牢控制住了德法两个工业强国,等于躺着就把钱给挣了。

如果当时美国任由欧洲烂下去,那国内膨胀的产能怎么向外输出?无处安放的资本又怎么渗透欧洲诸国呢?

所以当东方某大国也开始投资扶贫时,美国人马上就警觉了起来,因为这套产缘政治的正和游戏,正是美国人玩剩下来的。

03

美国人的这套新玩法,在后来的几十年里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首先就是冷战期间,欧洲毫无意外地站在了美国这一边。

大家要知道,二战期间,如果不是苏联硬抗住了德国人的进攻,欧洲可能就被动一体化了,苏联在二战期间损失了2600多万人口,欧洲部分也被打成了一片废墟,按理说苏联才是最迫切需要援助的国家。

但当年美国人善于玩意识流,对红色大家庭也是即担心又反感,所以美国要求苏联必须作出政治改革,放弃一定意义上的经济主权,才能获得援助。

可当年慈父是什么风格?怎么可能答应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

于是西欧拿了美国人的钱就只能站队美国,后来又组团搞了个北约对抗苏联,整个冷战时期,西欧都过得提心吊胆。

也正是北约的建立,让美国可以以保护欧洲安全的名义在各国驻军,甚至还把核弹部署在了土耳其的美军基地。

从此,美国就把欧洲就拴在了自己的裤腰带上。

只要欧洲动了摆脱美国小心思,美国人就到处宣传俄国的黑历史,随便讲讲俄国人西进运动,欧洲的小伙伴就会吓得半死。原本貌合神离的欧洲,一下子又回到了美国人的怀抱。

自从欧洲开始一体化,并最终形成欧盟以来,德法两国就一直琢磨着怎么摆脱美国的控制,但结果都是被美国的一套组合拳打了回去。

比如1999年初,欧元区正式成立,这意味着27万亿美元的欧盟市场从此不再使用美元结算了,相当于一刀切掉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美元市场。

于是两个月后,科索沃战争紧急上马。

美国人带着北约一众小弟对南联盟进行了70多天的狂轰滥炸,一开始欧盟还很天真,只想着打垮南联盟,再把俄国人的势力挤出巴尔干,这样欧洲就能实现千百年来,无数大帝都没能实现的统一大梦。

结果一场虐菜行动结束后,大量资金选择跑路,欧元直接跌掉30%,而俄国人不仅没走,还神奇地扎根在了科索沃的土地上。

每当欧洲摇摆不定的时候,总有美国帮他们做决定 - 天天要闻


9年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花钱不打草稿的希腊直接爆雷,随后欧债危机又蔓延到整个阿拉伯世界。

于是美国人又抓住了机会,连哄带骗地拉上北约去干卡扎菲叙利亚,结果数百万的中东难民开始涌入欧洲,把过惯了好日子的欧洲人折腾得痛不欲生。

英国人第一个受不了,直接选择了脱欧,拍拍屁股把欧债和难民问题直接留给了欧盟。

所以这些年来,欧洲的情况不是不好,而是很不好,经济增长乏力还要忍受美国人频繁薅羊毛,欧盟每年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比例虽然只占整体的2%,但支付的3000亿能源费用,竟然还要用美元结算。

更尴尬的是,欧洲航空公司要买欧洲生产的飞机,居然也要用美元支付。

估计欧盟把这事讲给自己听,都把自己给逗乐。但问题是,欧洲人心里不爽又能怎么样呢?萨达姆和卡扎菲早就用现身说法告诉欧洲人,敢动美元,那就是找死。

所以美国趁着能源危机疯狂薅欧洲的羊毛,欧洲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朋友们可能就要问了,明明知道制裁俄罗斯是美国人挖的坑儿,那为啥欧洲还要往里跳呢?

咱们客观地说,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本身就不太“正义”,也就是没办法以理服人,这和屁股歪不歪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为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利选择加入任何一个组织,而且这还是大部分乌克兰人的意愿,你不能随便找个“去纳粹、去军事化”的理由就跑到对方家里划拉土地,这和当年沙俄趁乱打劫他国领土有什么区别?

虽然咱们国内有一大票人力挺俄罗斯,希望它能抗住欧美的压力,但所谓的“师出有名”真和俄罗斯没有半点关系。

如果大家仔细翻翻美国人这些年发动的战争,就不难发现,别管美国的真实目的多么见不得光,但人家的理由编的那是非常严谨,不是还利比亚老百姓自由,就是查抄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舆论导向那是安排的明明白白。

每当欧洲摇摆不定的时候,总有美国帮他们做决定 - 天天要闻


反过来再看俄罗斯的理由就过于简单粗暴了,俄罗斯不仅没能说服别人,也没能说服自己的老百姓,从开战到现在,国内就一直存在反对的声音。

所以欧洲对于俄罗斯的看法非常一致,就是那个曾经的缓冲区狂魔又回来了。

而且大家要知道,欧洲国家都是民选政府,国家行为代表的是大部分民意,所以即便欧洲严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政府也要表现出一副死磕到底的决心。

而这种局面正是美国人希望看到的。

最近这段日子,德国老百姓开始上街要求重启北溪二号,但好巧不巧,输气管道被某种神秘力量炸出了三个窟窿。

每当欧洲摇摆不定的时候,总会人帮他们作出选择。

欧盟不是不想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实力不允许啊,毕竟东边有个暴躁的俄罗斯,西边还有个背后捅刀子的美国,再加上难民、能源危机、高福利等问题的反复折磨,欧洲经济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下行通道。

未来欧盟的唯一出路恐怕就是解体,而美国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也许就叫“欧洲宿命”吧。

此文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