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2022年09月28日20:58:33 历史 1305

今天向大家介绍我国北宋的历史人物,名字叫梅尧臣。他出身贫苦农家,经过刻苦读书、名人推荐,好不容易踏入政府公务员行列。但是他后来却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了,并且被誉为“宋诗第一人”。

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 天天要闻

梅尧臣

本文将主要探讨梅尧臣为何要从政府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一、因家境贫苦,科考未成功

梅尧臣,字圣俞,于宋真宗咸平五年四月十七日(1002年5月31日)出生,是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他出身农家,幼时家贫,但从小酷爱读书。16岁时,梅尧臣参与乡试,但未被录取。

由于家庭无力继续供梅尧臣再次攻读,所以他便跟随叔父梅询河南洛阳,以恩荫补任太庙斋郎,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的主簿(各主管的文书)。

因不是通过科考入仕的,在当时视科举为进入官场唯一途径的年代,梅尧臣在青壮年时期,始终没有获得升职的机会。这让他空有报国之志,一直没能充分展示。

二、受名人提携,但不登权门

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的梅尧臣,开始将自己的才华转移到诗歌创作上,他利用到全国各地任职的机会,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在诗歌创作中,他一反西昆体诗风,常以质朴平淡的诗句抒怀言志,反映社会现实。并且在当时诗界小有名气。

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 天天要闻

梅尧臣的诗句

天圣九年(1031),梅尧臣任河阳县主簿。因河阳离西京洛阳很近。当时西昆诗派的首要人物钱惟演河南府西京留守,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还有尹洙等人也官西京。梅尧臣就常与这些名人往还,很受推重,并与欧阳修成为莫逆之交。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梅尧臣。

正是受这些名人的提携,梅尧臣的官场生涯有所改变。皇祐三年(1051),经过欧阳修等人的极力推荐,50岁的梅尧臣被同进士出身;改任太常博士。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又推举他为参详官,希望通过考试打击当时的浮艳晦涩文风。梅尧臣曾在阅卷中激赏苏轼的文章,向欧阳修推荐,取录苏轼为第二名。

然而梅尧臣在京任职期间,足迹从来“不登权门”,即使对于当时官拜京兆尹的好友欧阳修,他也不愿前往其家。而通常是欧阳修、江休复吴中复等朝廷要员来他家拜访。嘉祐二年(1057年),因郊祀(为百姓和国家祈福的一种活动)加恩,梅尧臣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梅尧臣在朝中曾上奏自著的《唐载纪》26卷,对旧史的缺漏错误多有补正,宋仁宗终于信任他,并命其参与修撰《新唐书》。可惜当《新唐书》修成后,梅尧臣还未来得及奏呈仁宗便已去世。

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 天天要闻

梅尧臣石刻画

嘉祐五年(1060年),因汴京爆发疫病。四月十七日,梅尧臣不幸感染此病。同月二十五日(1060年5月27日),梅尧臣病逝于汴京,享年五十九岁。

三、纵情诗歌创作,成“宋诗第一人”

因为出身于贫苦农家,所以梅尧臣为人诚厚,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在基层为官时,他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

一生在官场不得志的梅尧臣,将自己的注意力逐渐转到诗歌创作上,以抒发郁闷情怀,揭露朝廷的腐败与黑暗、反映百姓艰辛生活。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思想内容贫乏空虚,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的影响,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近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

梅尧臣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对浮艳空洞的诗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 天天要闻

梅尧臣诗歌

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

梅尧臣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

梅尧臣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另一些篇章如《巧妇》、《闻欧阳永叔谪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腐朽势力的憎恨。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诗,在平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 天天要闻

梅尧臣画像

由于梅尧臣对开辟宋诗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克庄称他为宋诗的“开山祖师”,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后被人们誉为“宋诗第一人”。

总之,北宋的历史人物梅尧臣,贫苦农家,经过刻苦读书、通过科举考试,好不容易踏入政府公务员行列。但是他后来却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了,并且被誉为“宋诗第一人”。

梅尧臣从政府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的原因,主要是家境贫苦,没能提供当时唯一的科举入仕之路,使得他始终得不到朝廷重用;他自己的特长是诗歌创作,并不擅长管理工作;当时朝廷腐败、不关心百姓疾苦等方面。

梅尧臣的经历给我们的启发是:一个人应该选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不是只有当官、做公务员才是唯一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可以针对社会需要,自己特点去选择择业道路,相信各行各业都能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

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 天天要闻

梅尧臣雕像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生于1990年,陈江被查 - 天天要闻

生于1990年,陈江被查

清廉海南网5月9日消息,万宁市山根镇党委书记陈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万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陈江(资料图)4月29日,陈江因涉嫌违法违纪,辞去万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公开简历显示,陈江,男,1990年5月出生,汉族,海南万宁人,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12月参加工作,2008年5...
正厅级阚吉林,职务调整 - 天天要闻

正厅级阚吉林,职务调整

重庆市民政局网站“领导信息”一栏最新信息显示,阚吉林现任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阚吉林(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阚吉林,男,汉族,1969年11月生,大学、工程硕士,中共党员。他历任:重庆市纪委办公厅副主任;重庆市开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党校校长,县编委会主任;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重庆市渝北...
尹中卿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尹中卿同志逝世

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消息,5月8日上午,尹中卿校友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2025年4月27日,武汉大学经济系78级校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同志,因病于2025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尹中卿(资料图)据介绍,尹中卿,男,汉族,1959年2月出生,河南桐柏人。1978至1985年,尹中...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 天天要闻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1932年5月10日汪精卫电上海市商会称,沪案并未接受任何秘密条件。行政院派殷汝耕等为上海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