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甘露元年(256年)四月初四,魏帝曹髦赐给大将军司马昭绣龙的礼服和冠冕,另加一双帝王穿用的赤色木底靴。
蜀汉延熙十九年(256年)正月,蜀国姜维升任为大将军。
姜维撤军后,驻扎在钟提。
魏国将领议论对蜀计策,大多数都认为姜维兵力已经衰竭,不可能再次出征。
安西将军邓艾不赞同此观点,说:“我们在洮西的失败,并不是小的损失,士卒伤残严重,十分衰弱,粮食仓库也已经空虚,百姓们流离失所。从谋略方面说,他们有乘胜进军的实力,而我们的现状却虚弱不堪,这是一。他们官兵上下相互熟习,兵器齐备,锋锐犀利,而我们更换了将领,更新了士兵,兵器也不完备,这是二。他们是坐船行进,而我们是陆地行军,劳逸不同,这是三。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地都应当有人守卫,他们是专门进攻一处,而我们却分守四方,这是四。他们从南安、陇西进军可以就地食用羌人的粮食,如果向祁山进军,那里成熟的麦子有千顷之多,足以成为他们的外部粮仓,这是五。敌人素来狡黠善于算计,他们来进攻是必然的。”
在邓艾的坚持下,魏军加紧备战,做好迎敌准备。
六月,姜维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今甘肃天水)会合,进攻魏国。
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听说邓艾已有防备,就撤兵返回,改从董亭(今甘肃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邓艾抢先占领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坚守,抵抗姜维。
姜维强攻不克,失去地利,当天夜里,渡过渭水向东而行,沿山路进取上邽。
两军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
由于胡济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和地点赶来支援,姜维独力难支,被邓艾打败。
蜀军士卒溃散,死伤甚众。
这是姜维北伐以来第一次遭受败绩,蜀人因此埋怨姜维,而魏国终于打破了姜维不败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魏军的士气和信心。
姜维败归,上书谢罪,自求贬职,改为卫将军,代行大将军的职权。
邓艾战前料敌准确,战中因机制变,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为后世防御作战留下了宝贵经验。
曹髦下诏褒奖邓艾,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其子邓忠为亭侯。
八月,曹髦诏令司马昭加大都督封号,奏事可以不称名,出师持黄钺,任命太尉司马孚为太傅。
九月,任命司徒高柔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