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
意思是:刑罚有做不到的地方,诬陷却什么都可以做到;不要担心给人加罪没有名义,只担心君主没有猜疑之心。
从这句话的角度我发现甄嬛一直都在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患上不疑也”,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甄嬛一直很注意打造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形象,这就为后来她扳倒华妃,皇后做了很大的铺垫。
我写过,甄嬛之所以最后能取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会借力打力,借助皇上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而她要想借助皇上的力量,那就得有一个条件,皇上愿意让她借助。
其他人呢?
皇后也曾借助皇上的力量想打击华妃,最后的结果是皇上叛逆,更加讨厌皇后,反而更喜欢华妃。
一、皇后借助皇上争宠华妃
有一次,皇上来到景仁宫和皇后一起吃晚饭,皇上夸赞皇后做的鸭子汤好喝,随便还表达了对皇后的关心。
说到:你贵为皇后,这种下厨房的事就让下人去做就好。
有心疼皇后辛苦的味道。
从这句话来看,皇上对皇后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表面上还是能看得过眼的。
皇后听了有些感动:臣妾虽为皇后,也是皇上的妻子,身为人妻,侍奉夫君怎么会觉得累呢?
皇后的这句话表面上听着像是在回应皇上的说的她的辛苦,可是,也有一部分的味道是在敲打皇上:我是你的正妻,你十天半月都不来看我,你忘本了。
皇上装作意会不来皇后的隐含味道,只是说鸭子汤好喝,让剪秋再给盛一碗。
这个时候皇后连忙拦下剪秋盛汤的手,对皇上进行了一番说教:皇上,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这道鸭子汤虽好,可已经是第三碗了,若再动筷,恐怕这菜十天半个月也上不了桌了。
皇上忍耐住了,还是顾及了皇后的好意,然后说道:幸亏皇后提醒。
而到了这个时候,皇后还不收敛,然后又说教到:不偏爱,懂节制,方得长远。
皇上这次忍无可忍,然后说道:饮食如此,人亦如此,你是想说这个吧?
最后的结果是皇上转身去了华妃宫中。
皇后的目的是为了让皇上在对待她和华妃之间,更宠爱她一些,但是,她用的策略是说教。
皇上是什么样的男人呢?
能当上皇上,那可是个性相当强的人,是一个习惯和喜欢左右和掌控别人的男人,而皇后做的则是企图用大道理掌控皇上。
皇后的这一做法,成功地唤起了皇上的逆反心理,然后去了华妃宫中。所以,在甄嬛他们没有进宫之前,华妃一人独大,一直被盛宠。
一方面是因为华妃美貌,年羹尧战功赫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宫中没有人能唤起皇上的盛宠之心。
和皇后这样的人在一起,让皇上觉得好没趣,什么都遵守规矩,什么都不能任由自己的心意。
大家想一想,皇上在前朝和大臣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他要克制,要用头脑,君无戏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要三思而后说的。
而到了后宫中,他最想要的就是放松,就是随心所欲一些,就这点愿望可惜都被皇后以各种理由,而且还是为了他好的理由给剥夺了。
你说他还能盛宠皇后吗?
而华妃则是一个很随心所欲,很有情调的女子,这让皇上觉得很放松,是一种自己不能那样,所以很羡慕的样子。
自己做不到,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代替自己做到,那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享受。所以,皇上在甄嬛他们没有进宫之前,专宠华妃。
华妃成功地打败了皇后,每每皇后和华妃之间有了冲突,皇上都是向着华妃的。
二、甄嬛借助皇上争宠华妃
华妃风情万种,娱乐解闷,那是最佳人选,但是,华妃肤浅,脑子简单,不是一个合适的解语花,只供娱乐,而无法和皇上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
这个时候,皇上在和甄嬛的接触中,发现甄嬛不光有着纯元神似的外貌,还有着纯元一样的才情,是一个能与他精神层面进行交流沟通的女子。
于是,甄嬛打败了华妃,成功地进入到了皇上的内心中。华妃的盛宠到此结束。
可是,不是说皇上从此就一点也不宠华妃了,而是不像原来那么专宠了。当华妃因为嫉妒之心和甄嬛发生矛盾的时候,
甄嬛又是如何让皇上在华妃和她之间向着她了吗?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我详细解读一下。
华妃嫉妒心超级强,对待入宫的嫔妃,只要被皇上招幸次数多些的,每一个她都嫉妒。
最初嫉妒的是眉庄,然后设计陷害眉庄,眉庄因此差点没了性命,从此眉庄对皇上死了心,不再回应,她才罢休。
而后,甄嬛盛宠,她又把目标对准甄嬛,而甄嬛在解救眉庄的事件中,发现华妃的咄咄逼人,你退一步,她进两步。
于是,甄嬛对付华妃用的招数就是直接对抗。
甄嬛的性子中有股嫉恶如仇,不过她的直接对抗可不是低级的吵架式,而是有谋略的。
她知道皇上向来不喜欢宫中的嫔妃争风吃醋,关系不睦,于是,她就有了两张面孔。
在皇上面前一副,在华妃面前又一副。
之前关于甄嬛如何俘虏皇上的心,我在每一篇文章的细节中都做了详细的解答,今天我发现有一个漏掉了,所以,为此过来补充一下。
今天要说的这一个点就是甄嬛善于打造人设,她在皇上面前处处打造的人设就是听话,示弱,自己柔弱不能自理,
需要皇上保护她。
而华妃在皇上面前处处打造的人设是强势,什么都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
在眉庄被禁足那次,华妃设计让甄嬛进去看眉庄,然后想让皇上惩罚甄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甄嬛提前知道了,
点这里复习(《甄嬛传》甄嬛笼络人心15:甄嬛第一次主动出击为什么能赢华妃?)
还反摆了华妃一道。
华妃:你今日摆本宫一局,本宫没能早早扳倒你,实在是本宫的错!
大家观察华妃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那可是恶毒的很。
甄嬛笑着说:娘娘说笑了,大家同为姐妹侍奉皇上。这话若是被皇上听到了,皇上可又要生气了。
潜台词是:你刚才已经让皇帝生气了,你还敢惹我,皇帝可又要生气了。你难道不知道你欺负我,皇帝会生气的吗?
你看,皇上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华妃和甄嬛在一起的时候,是华妃欺负甄嬛,甄嬛被欺负。
因为皇上走时对甄嬛说道:还好没有牵连到你。
从这点就可验证到甄嬛平日打造的形象是需要保护的,是柔软的,而华妃则是强势的,是主动欺负甄嬛的。
甄嬛:臣妾不会自涉险境,也不愿违背皇上的旨意。
你看,甄嬛多乖巧。
皇上走了后,大家再来看甄嬛是如何对付华妃的?
华妃:你今时今日新宠上位自然得意,可惜本宫座下,绝容不下你这种诡计多端的人!
甄嬛直视对方,毫不露怯地迎上对方的目光: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气度,能不能让娘娘容下是嫔妾的本事。
华妃:宫中时日还长,我们走着瞧吧!回宫!
甄嬛是直接对抗华妃。和刚才在皇上面前的甄嬛是不是很不一样?
我们在职场上肯定见过一种人,那就是两张面孔,平时在人前,尤其在主要领导面前打造的人设是菩萨,总是在维护关系。
其实,背后搞事的人就是他,甚至他就是那个搅屎棒。
他背后做事,对待弱势人的时候,又是另类面孔。
而当那个被他另类对待的人被欺负,被冤枉的时候,大家,包括领导都会认为两张面孔的人没有错,不会那样做事。
这样的人我还真遇到过,以我这种直肠子,也是被利用和冤枉过的,所以,我对甄嬛打造人设,有两张面孔异常的熟悉,觉得这个人简直就生活在我的周围。
甄嬛在皇上面前是一副大肚,能容人,为了皇上的社稷即便华妃让她流产,她都能原谅的解语花。
而华妃因为没有多少心眼,不会装,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贱人就是矫情。意思是贱人喜欢装,她则是一副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的架势。
而她的性子又比较跋扈,最终留给皇上和大众的形象是可恶,让人厌弃的,就连平时不争不抢,不站队的欣贵人也在华妃倒台的时候说了句:这么多年了,终于出了一口气。
所以,在甄嬛因为华妃罚跪而流产的时候,华妃给皇上解释说她是无意的,皇上说了一句:你一向不喜欢甄氏,朕不是不知道!
由此可以看出,甄嬛做到了“患上不疑也”。
至于后来,甄嬛即便在宫中见到华妃,对其不尊重,皇上也觉得那是因为华妃主动挑事招惹的。
其实,说起来,华妃真的很吃亏。
但是,今天我想谈论的是,有两张面孔到底好不好?
以我多年的阅历来说,有两张面孔的人一般过得还不错,相反像我这样的直肠子,什么样就展示什么样的人往往很吃亏。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