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灭亡的危机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投身拯救国家与民族的行动当中。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当年救国救民中的一员,他年仅12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最终在我党的带领下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此人名叫宋振明。宋振明出生于1926年,河北省馆陶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时期,宋振明受尽了旧社会的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35年,国民党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何梅协定》后,日本侵略者在华北一带变本加厉,企图策划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这也使得华北地区的老百姓受尽了压迫,宋振明就是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下的,他也渴望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侵略者。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二年,年仅12岁的宋振明参军入伍,成为山东筑先抗日纵队中的一员。不久后,宋振明所在的部队被八路军129师收编,宋振明也担任了129师的一名宣传员,他虽然年纪小,但聪明伶俐,学东西很快,宣传工作也搞得有模有样,为抗战的取胜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宋振明被调到玉门矿务局,投身新中国的石油建设,从此与石油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后建设任务非常紧张,国家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领导小组,宋振明也被调到这个小组中,并担任了小组的副组长,参与领导大庆油田的建设工作,为建设大庆油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庆油田建设完成后,宋振明也留在了大庆油田工作,担任了大庆油田的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务。宋振明扎根石油领域多年,不仅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而且熟悉石油行业的业务,因此,1975年,他升任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成为新中国的副部级干部。1978年,宋振明更进一步,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官至正部级。
不过,1979年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宋振明的命运,影响了他的仕途。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的“渤海二号”勘探船在作业过程中遭遇海面疾风巨浪,导致“渤海二号”翻船,这起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死亡了72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00多万元。
事件发生后,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现场得出了初步调查结论,结论指出:“石油部对这起事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作为石油工业部的部长,宋振明自然要承担领导责任,1980年,宋振明因为这起事件被解除了职务。
1981年,“渤海二号”沉船被打捞上来,相关专家立刻就投入到对当年事件的具体调查当中,经过调查后发现“渤海二号”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正是因为设计缺陷,才导致“渤海二号”在大风大浪中翻船。事件最终的调查结论推翻了之前的初步调查结论,宋振明也在这一年重新复出,担任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总经理。
1990年,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大半辈子的宋振明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享年64岁。去世之前,宋振明留下了遗嘱,希望能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大庆油田。也因为这个原因,宋振明的家属把他的骨灰分别放在了大庆的7个会战纪念地,宋振明也得以魂归大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