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问孙勇,长江能不能游?孙勇先去试游,又陪主席一起游

2022年07月14日12:43:45 历史 1233


又到7月,历年去北戴河夏休的日子,不由回忆起陪中央警卫局原常务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原团长孙勇将军在大海里游泳的往事。

笔者曾作为孙勇将军的秘书,夏休期间多次陪孙勇将军赴北戴河。在北戴河期间,几乎每天陪首长游泳。

在这个过程中,孙勇首长总会回忆起他担任毛泽东主席的卫士时陪同游泳的往事,尤其是陪主席游长江。以下是他的讲述——


1956年5月上旬,毛主席乘专列到广州,在这里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间隙,毛主席畅游了珠江,又提出要游长江。

中央领导同志出于安全的考虑,都劝他不要游长江。罗瑞卿部长、杨尚昆主任、王任重书记、汪东兴局长都说:长江太危险了,最好不要游。

毛主席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对我和李银桥说:我游珠江成功啦,给他们看看!什么不安全呀、太危险哪,无非是怕我游长江冒风险出事。他们既不知道我的水性,又不了解我的心情!我不怕!我心中有数。干什么事情你不敢冒点风险,能取得成功吗?

5月17日上午,我吃完早饭,回到警卫值班室,问值班卫士封耀松:主席休息没有?

小封说:孙科长,主席叫你呢。他正坐在大厅沙发上发脾气。

我问:跟谁发脾气?

小封回答:跟罗部长、汪局长。

我又问:为什么?

小封说:还不是为了游长江。刚才主席让我把韩庆余队长叫来了,主席问韩队长长江能不能游,韩队长看罗部长、汪局长都站在大厅内,不好回答说能游,就说长江水深、浪大、船多,不能游。毛主席生气地问:你游过长江吗?韩队长说:没有游过。毛主席说:你没有游过长江,怎么知道长江不能游呢?你去把孙勇叫来!

得知上述情况后,我快步走向大厅。在走廊上,我就听到毛主席大声说:你不会游,还不让别人游,世界上哪有这个道理!罗部长应道:我要对主席的安全负责任,万一出事,我无法向党、向全国人民交待。

我谨慎地推门走进大厅,见毛主席穿着睡衣、拖鞋生气地坐在沙发上。罗部长、汪局长都站着。我上前对毛主席说:都上午八点多钟了,怎么还不睡觉?

毛主席生气地说:我睡不着。孙勇,我问你,长江能不能游?

我小心地回答:长江水深流急,浪大船多,不好游。

毛主席追问:你说长江能不能游?

我对毛主席说:我没听说过有人敢在长江中游泳,要游也只是在江边水浅处游。

毛主席生气地说:你不要讲那么多废话!我问你长江到底能不能游?

我说:主席,你是不是一定要游长江呢?

毛主席说:你说对了,我就是下决心要游长江。

我对毛主席说:那好,我先去武汉试游一下,再报告主席。

这时,毛主席高兴了,对我说:来来,你坐下。我跟你说,你到武汉找王任重,说我要游长江,请他们做好准备。选一条大点的轮船作为我们大本营,在船上可观光、开会、休息、吃饭;备四个公安艇,在大船前后、左右护卫;再备两条小木船紧跟我们游泳,如发生意外,就先上小木船。

我说:主席,你想得周全细致,我一定按你的指示去办。

毛主席又问汪东兴:上午送文件的飞机在吗?

汪东兴说:在。

毛主席说:让飞机准备好。孙勇,你从警卫队中选会游泳的队员跟你坐飞机一起去武汉。

我站起身,对毛主席说:我们早吃午饭,飞机按时起飞。主席,您早点休息吧!

毛主席从沙发上站起来,说:好!我是该好好地睡一觉了。


我和五位队员直飞武汉。见到王任重书记说明情况后,王书记说:我们是不赞成毛主席游长江的,确实有危险。毛主席下了游长江的决心,我们也早有了准备。你来了好,你跟毛主席游大海、游钱塘江、游珠江有经验,你当总指挥。我们决定,省公安厅朱处长协助你好好研究和组织安排毛主席游长江的安全警卫准备工作。

朱处长告诉我,在我们来到之前,他们已经精心挑选了上百名水性好的游泳人员和几艘船只,在长江中进行了多次陪同和救护毛主席在长江中游泳的模拟演练。我对朱处长说:找一个大点的游泳池,测试一下你选的游泳人员的技能和水性。经过踩水潜水、侧游、速度救护等,我们确定其中的三十多人跟随毛主席游长江。同时准备好了一只大轮船、四个公安快艇、两个小木船。我提出:毛主席游长江的安全警卫工作可参照在北戴河和在珠江游泳时的做法——毛主席乘坐的主船与东西南北四只公安快艇保持二十五米左右距离;小木船紧跟护卫毛主席游泳内圈之后,我带的游泳队员是内圈,湖北的三十多名游泳人员组成外圈,内外圈保持四米左右距离,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保卫圈,防止其他船只冲撞和闯入,这样既安全又不乱。

根据上述安排,我们进行了三次安全警卫试游演练。第一次演练在5月28日上午九时。王任重书记亲自观摩。上午九时整,我们在武昌第一桥墩处下水,按演练队形,我模拟毛主席居中向长江对岸游去。我一会儿快游,一会儿慢游,一会儿躺在水上休息。我向在主船上的朱处长高喊,问:游泳队形保持得怎么样?

朱处长大声说:还可以,就这样游吧。

当时的水温是摄氏22度,我下水时感到很凉,有些打哆嗦,使劲横游一会儿就适应了。有些同志冷得脸都紫了,坚持不住,只好上小木船休息一会儿再下水游,还有几位同志上去后坐在船上不敢再下水了。因为水流急,人在江中不便横游、直往下冲,我们约冲游了20多华里,用了1小时40分钟,经过奋勇拼搏才终于游到对岸。

大家站在岸边都跳起来,高喊:我们横渡长江成功了!

王书记高兴地请大家上主船。他请我们吃午饭。大家愉快地又吃又喝又笑。

中午,我到省委用保密机与叶子龙主任通电话,报告第一次试游长江的情况。叶主任说:主席听了你们顺利游过了长江一定会高兴的。

下午,叶主任来电话告诉我:主席得知你们游过长江很高兴。让你们继续试水,从长江大桥上游下水,游经大桥中间桥洞穿过。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5月29日上午9时,我和朱处长组织大家开始第二次试水演练。我们从长江大桥上游二千米处下水往下游。游到离大桥中间洞200多米时,水流很急、浪花也大,如果不小心冲碰在桥墩上,不是受伤就是丧命。我大声喊道:大家一定要小心,对准桥洞中间游过去。

大家都很紧张,谨慎小心地相互关照着,保持队形游过大桥桥洞。接着,我们又往下游了几华里,未发生任何问题。

大约游了一小时30分钟,演练顺利结束。

我及时打电话将情况报告叶子龙主任。叶主任下午来电话告诉我说:主席听了报告非常高兴,并让你们从汉江大桥处下水,游到汉江口与长江水汇合处(汉口),再往长江游。

我把毛主席的指示报告了王任重书记。王书记说,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他还告诫我们说:汉江与长江汇合处不好游,汉江的船行到此都旋转,掌握不好就出问题,你们要采取措施,一定要小心,精心组织完成好试游。

我和朱处长乘公安快艇先去看了一下汉江口的水情。随后,我们召开有关领导和参加游泳人员全体会议。会上,我说:毛主席提出让我们从汉江大桥处下水游到长江里去,汉江水宽比较平稳好游,关键是汉江与长江汇合处,两水相碰撞,出现挟压、旋转圈和漩涡,有四十公分口径,大的达八十公分,根据我游黄河的经验,遇到漩涡不要紧张,顺着游一圈向外使劲一蹬就出去了;千万不要逆水游,否则就会漩下去,很危险。小木船要跟近,船上准备游泳圈,拴上绳子,游泳队员发生险情时迅速将游泳圈扔给他,把他拉出来上船。

1956年5月30日上午9时,我们组织好全体游泳队员和船只,航到汉江大桥处下水。当我们顺水飘游到汉江与长江汇合处时,我大声喊:不要慌、要互相靠近一些,出现险情或坚持不住了就喊要圈!

汇合处水流急,又有漩涡,大家转来转去,队形乱了。一个队员一不小心被卷到漩涡中去了。他又急又怕,高喊:救命啊!船上的人忙把游泳圈扔给他,他抓住圈,被拉出来上了木船。他吓坏了,脸都紫了,还流了眼泪。这时,大家也有些紧张起来。我高喊:不要慌、稳住!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奋勇拼博,我们终于通过险关游到长江主道,恢复了队形。大家松了一口气。

我们游了1小时20分钟,演练结束。对于这次试水,我至今想起来都后怕。回到省委,我打电话给叶子龙主任,如实汇报了从汉江大桥下水游到长江的危险状况。

因为我们几天游长江,演练人.多、船多、规模大,引起了武汉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议论。有些群众猜测说:可能是训练海军,准备打台湾了。还有一些群众说:长江内可能发现了宝物,寻找打捞呢。他们没有想到这是为毛主席游长江作的演练准备。

同一天,毛主席从广州乘飞机到达湖南省长沙,住进梅园一号楼。毛主席听取了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的工作汇报,并作了指示。他还高兴地重游了湘江。

5月31日上午,毛主席乘飞机来到武昌。王任重书记和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到机场迎接。毛主席从机场乘汽车直接来到长江边游船上。

这天早饭前,王书记就把我和朱处长叫去,布置说:毛主席今天早上六点钟从长沙起飞,七点二十分到达武汉南湖机场。到后就听我们汇报工作,下午游长江。你们要继续做好毛主席游长江的各项准备工作。在主船上布置好开会的地方,多准备一些首长和工作人员的午餐。

上午9时左右,我们在船上迎接毛主席。他高兴地笑着与我握手,说:孙勇,你试游长江辛苦了!你如实地报告试游长江情况,很好。

在船上大厅内,毛主席和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军区的领导同志见了面,一一握手,接着听取王书记、张省长的工作汇报。会场不时发出笑声。

中午12时左右,王书记、张省长、杨主任、罗部长等人陪毛主席吃午饭。毛主席说:请大家吃饱,吃饱才有劲,一会儿跟我游长江!

饭后,毛主席到一个小房内休息。一下午一点多钟,毛主席及王书记、张省长、杨主任、罗部长、汪局长等人都坐在轮船前甲板上。

毛主席说:孙勇,你简要说一下试游情况,今天怎么游?

我说:我们完全按照主席指示精神试游长江。王书记挂帅让我和朱处长认真研究集体落实主席游长江各项准备工作。我们调选了三十名游泳技术好的同志,绘制了一个游长江的形势图。随后,我们组织了三次试游长江。

在听完我关于三次试游长江情况的简要汇报后,毛主席说:不是说长江不能游吗?孙勇带着三十人渡过了长江!汉江与长江汇合处很特殊,也只有一人遇到险情,其他人不都游过了吗?对什么事物,不调查、不研究、不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做什么事老是稳稳当当不冒点风险能成功吗?我从小就喜欢游泳,进城后游得多了、掌握了一些水性、学到了一些游泳技能,所以我才敢提出游长江。

我告诉毛主席:长江比北戴河大风大浪时好游。你说水深浮力大、水流急游着省劲,这次试游长江时我都体会到了。刚才测长江水的流速每分钟六十米,水温二十二度,有点凉。

毛主席说:我不怕凉!谁要是怕凉,就不要游。


下午2点,我们从蛇山北边码头下水。

我在船梯下边扶毛主席下水。下水后,只见他往后一躺,就被江水冲游走了,我紧跟在后面,护卫人员形成两个保卫圈。王任重书记、杨尚昆主任也下水陪毛主席一起游。

毛主席问杨尚昆:水凉吗?

杨主任说:是有点凉。

毛主席说:我怎么不觉得凉?你要顶不住就上小船休息一会儿。

毛主席问王任重:感觉怎么样?

王书记说:我顶不住了,得上小船休息一下。

上船后,他穿上了棉大衣。

毛主席在水中游得自由自在,躺在江面上一动不动也不会沉下去,还坐在水面上搓脚呢!离对岸不远了,毛主席对我说:我们一定要游到对岸去。

他又问坐在船上的护士长吴旭君:我们游了多长时间了?

护士长回答:1小时40分钟。

20多分钟后,毛主席游到了对岸,汉口的丹水池。这次,毛主席游了30多华里。

站在水边,毛主席高兴地对大家说:我们战胜了天险,渡过了长江!

王书记笑着对毛主席说:你游泳技术真好,既不怕水凉又精力充沛。

杨主任问:主席游了多长时间?

朱汉雄处长回答:游了2小时零3分钟。

随后,毛主席和大家乘船返回住地。

毛主席问孙勇,长江能不能游?孙勇先去试游,又陪主席一起游 - 天天要闻

孙勇陪毛主席游长江(右二为孙勇)

6月2日下午2点,毛主席第二次游长江。

毛主席对我说:我们乘船到长江大桥上游江中下水,穿过大桥的中间桥洞往下游。

我说:好,中间桥洞水流急,我们要掌握方向,防止撞上桥墩。

毛主席说:你把游泳队形指挥好。

毛主席快游到大桥时,我高喊:请大家注意,保持队形!

这次,我们很顺利地游过了桥洞。毛主席一边游一边对王书记说:这是多么好的游泳场所,应当号召人们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游泳可以锻炼人们的意志。有些人害怕大的东西,美国不是很大吗?我们碰了它一次,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时,罗部长坐小木船跟上来,关心地说:今天水温二十二度,主席要是觉得凉或是累了,上船休息一下再下水游。

毛主席说:我不怕凉,也不觉得累,你戴上游泳圈下来游一会儿,有人保护你,你也体验一下水性。

罗部长说:我现在不敢下水。我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今后跟你一块游。

毛主席说:你有决心学游泳,我让孙勇教你,先在游泳池学。

后来,我在游泳池内多次教罗部长游泳。我先在浅处示范,再到深处教仰游,学侧游,罗部长逐渐掌握了水性、学会了游泳。因此,罗部长见了我,总是半开玩笑地叫孙老师。

毛主席问王任重:你会蛙泳和自由泳?

王书记说:我会踩水、侧游,跟主席一样的游法。

毛主席说:什么蛙泳、自由泳、蝶泳,我都不会。我按从小游泳的习惯,主要是侧游、仰游、踩水,怎样游得舒服,我就怎么游。

在长江两岸,我们的三天试水演练和毛主席两次畅游长江,已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毛主席游长江的消息传遍了武汉三镇。人民群众欢欣鼓舞,都想亲眼看一看毛主席游长江的风采。

这时,跟随和护卫毛主席游泳的游泳队员亲眼看到毛主席躺在水面一动不动却不下沉,一会儿仰游、一会儿侧游,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把头潜入水里,他们都看得入神了。毛主席原打算游到一个码头,因东北风较大,不好游,大约游了三十华里,就上船返回了住地。

毛主席来武汉这两天的作息时间与平日里不同。他自己也不止一次地对我们工作人员说,在武汉开会听汇报、参观和游泳比平时疲劳多了,可是他睡得早、睡得好,起得早,精神也好。


6月3日上午,毛主席听取武钢领导同志的汇报。这次汇报从上午十一时开始,到午后一时才结束。下午两点,毛主席来到武昌造船厂码头,改乘船向长江大桥下游航去。

下午3点半,毛主席开始下水。

这时,长江两岸有好几万群众在观看毛主席游泳。“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不断。许多群众在岸上追随毛主席游泳,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毛主席看到和听到群众的欢呼声,在水中频频向群众招手致意,并高呼:人民万岁!这个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

两岸附近码头周围也都站满了群众,他们要迎接毛主席上岸。我们怕毛主席被群众包围,就找了一个小码头,护卫毛主席下船,乘汽车返回住地。

第三次畅游长江,毛主席只游了1个小时。

毛主席顺利地三次横渡了长江,兴奋地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一词,抒发畅游长江的情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