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2022年07月13日15:37:20 历史 1267

在历史的长河上,革命的道路从来不缺少女性的身影。在战场上,在生活中她们都是牺牲小我,成全大家的角色。

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她为争取民族独立做出了重大的贡,她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推动者、是千千万万名妇女们的榜样。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浏阳门外识字岭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年仅29岁。杨开慧牺牲后毛泽东悲痛欲绝,当时的毛泽东正在江西打仗。

在悲痛中毛泽东给杨开慧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谁能想到三年前的一别竟成了永别?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1945年,毛岸英回国与毛泽东相见,二人寒暄过后毛泽东终于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话:“你母亲走之前都说了什么?”

提到母亲之后,毛岸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刚刚还为相见而感到激动的父子两个现在都哽咽得说不出话。

当毛岸英强忍着泪水说出了母亲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时,毛泽东终于忍不住泪水了...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初恋的美好

毛泽东和杨开慧可以算得上是青梅竹马,1913年杨开慧一家因为父亲工作上的调动搬至长沙。杨开慧的父亲是著名的学者杨昌济,来到长沙之后他就一直在师范学院当老师。

要说毛泽东和杨开慧是怎么认识的,可能还要归功于杨昌济。杨昌济对于改造国家、服务社会的想法令毛泽东钦佩不已,经常来到杨昌济的家中与他进行讨论。

当时杨开慧的年龄还太小,只是认为这个人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值得敬佩而已。直到1918年,杨昌济再一次被调往北京大学教书,这一次两个人的关系变得不再寻常。

杨开慧一家到了北京之后不久毛泽东也前来北京勤工俭学位,这时的杨开慧已经年满18岁,而毛泽东也已经25岁。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两个人几乎是被一个老师教出来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也是差不多的,所以自然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两个拥有共同话题,又正值青春的年轻人就这样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互相交流对诗歌、时政的看法似乎成为了每日必备的一项任务。

就这样简单而又温暖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1919年毛泽东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返回长沙。可二人的联络并没有就此中断,相互牵挂的人无论用哪种方式都能联系到对方。

既然没有办法亲眼看到那就用写信来传达彼此的思念,这一封封信都成为了日后杨开慧最珍重的信物。

革命的步伐一直都没有停下过,驱赶军阀张敬尧的运动从长沙移到了北京,就这样毛泽东又一次进京了。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这次进京之后,毛泽东与杨开慧不再似从前那般小心翼翼遮掩自己的爱意,而是大方地承认了,二人的关系也被大家所知晓了。

此时的杨昌济已经在医院住了好一段时间了,每一个父亲离开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女。

杨昌济也不例外,毛泽东是他最喜爱的学生,可是他心里清楚毛泽东有他自己的使命,跟着他日后的日子一定是不好过的。

但他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女儿也不是什么贪生怕死之人,她也有自己的理想,对于国家的复兴她也并非等闲之辈。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就在这种即担忧又祝福的复杂情绪之下,杨昌济终究是去世了,当时的杨昌济还不到50岁。

在杨昌济的心中,毛泽东不仅担负着救国救民的大任,还担负着让自己女儿幸福的责任,二者之间的平衡该如何取舍?

不得不说,做父亲的为子女考虑的总是会多一些,1920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结为夫妻。为什么只说是1920年的一个冬天?当时的毛泽东每天忙得四脚朝天,杨开慧也是在婚前就一直跑前怕后地辅助毛泽东。

两个人谁都不记得具体的结婚日期,只记得是1920年的一个冬天,杨开慧一个人拿着一个简陋的行李箱搬进了毛泽东当时住的宿舍。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没有婚礼、没有彩礼嫁妆、也没有结婚证书,仅仅花了六块银元请了二人身边的好友一起吃了个便饭。

就这样看似朴素的生活却让二人感觉到非常的幸福,婚后杨开慧一直在尽力地辅佐毛泽东。毛泽东还经常说:“我这个好秘书,抄写起来,又快又好。”

二人的生活虽然过得苦一点,但是从来没有感觉不快乐。能够在彼此身边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但是事情总是不会发展得这么顺利。

分离的痛苦

婚后不久,杨开慧就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毛岸英。虽说杨开慧对毛泽东的帮助一如既往,但是毕竟生了孩子之后已经不能百分之百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了,可是此时革命的任务已经比之前更加重了。

二人之间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多,可是不管怎么冷战,争吵话里话外都是对对方的关心。

杨开慧坚持要与毛泽东一起出行,她认为没有自己的照顾毛泽东一定是不行的,可毛泽东认为此时的杨开慧才是最需要照顾的人,毕竟杨开慧现在正在怀第二个孩子。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几经争吵之后,毛泽东还是独自出发了。这也是第一次二人分开这么长时间,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变成了一个被当作“激进派”通缉的人。

1923年10月,已经前往中央六个月的毛泽东终于回家了。本以为这次两人就能够一直不分开了,没想到仅在家住了三个月的毛泽东又要出发了而且要去多久没人知道。

在那个通信不发达,只能靠信件来维持感情的年代真的太难了。而且对于毛泽东来说,时间就是最宝贵的东西,能够腾出时间来写信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无法阻挡杨开慧追随毛泽东的想法,于是在1924年6月杨开慧带着母亲和毛岸英、毛岸青去了上海,虽然路上几经坎坷,但是一想到能够和毛泽东相见总是值得的。

达到上海之后,杨开慧做起来自己的老本行,继续辅佐毛泽东。

可是没过多久,毛泽东就旧病复发无法继续呆在上海。一家人只得再次搬回长沙陪伴毛泽东养病。

杨开慧和毛泽东在一起的这些年中,住过的地方无数次动不动就要换一个城市。但其实这些波折对于杨开慧来说根本都不是事儿,她唯一在乎的就是不能和毛泽东在一起。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在这其中,蒋介石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北伐战争都是毛泽东不停地转换城市的原因。

或许是次数越来越多,二人对于分别这件事已经免疫了,总认为不久之后就能相见。可谁能想到这一次的离别竟成了永别...

1927年初大革命失败,秋收起义就此拉开序幕。毛泽东前往安源进行指挥,杨开慧则带着孩子回到了长沙板仓。

没有过多的语言与交流,彼此都在等待着下次见面时在互诉衷肠。可这一次却是天人永隔。

在井冈山革命中真正地践行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方针,事实证明这完全是对的!敌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屡战屡败。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气急败坏的敌军没有办法只能从后方下手,他们把魔爪伸向了杨开慧。杨开慧也不是傻子,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杨开慧就明白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被针对。

当时共产党攻入长沙两次,不少革命群众都劝说杨开慧和他们一起上井冈山。但杨开慧认为自己得坚守在这里,自己走了会带来不少的麻烦。大家眼见劝说不动杨开慧,只得让她保重不要被国民党抓住。

为了能够抓住杨开慧,湖南省清乡司令何键不惜悬赏大洋千元。此话一出,任凭杨开慧怎么躲都无用了。

仅过了两个月,杨开慧就被捕入狱了也就是在1930年10月14日。杨开慧是在11月14日牺牲的,这一个月她到底经历了怎样非人的折磨?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最后的坚守

被捕入狱的其实并不止杨开慧一人,同时还有毛岸英与保姆陈玉英。三人被捕当天是毛岸英八岁的生日,这个生日在毛岸英的一生中或许都是最难忘的。

在狱中敌人各种威逼利诱,是好话也说了赖话也说了。可是杨开慧根本都不睁眼瞧他们,这可逼急了这些人。为了能加快审讯的速度,他们对杨开慧上了各种的刑法。

竹条不断地抽打、扎进指甲里的竹签都没有让杨开慧说出毛泽东的下落。眼看审讯一点进展都没有,敌人把目光转向了毛岸英,要知道孩子就是母亲的命。

可是逼问半天,哪怕上手毛岸英和母亲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再回过头来问保姆,得到的话还是一样的。

此时杨开慧的家人在外面已经是心急如焚,不断的找人想要保释她。杨开慧的朋友众多,父亲之前教过的学生也都是个顶个的人物。所以不少人都在为杨开慧求情。

不仅如此,章士钊等人也一直在努力的找关系,虽说何键不愿意放了杨开慧,可是这么多人前来保释她还是多少有些为难的。

正当何键发愁之时,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轩张口了:杨开慧若是投降,可比杀了她有用多了!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这一下子可说中了何键的心,于是何键又赶来狱中跟奄奄一息的杨开慧说:“你若是对外说你跟毛泽东没有任何关系、不再是共产党员我就放你出去。”

杨开慧轻蔑一笑,绝不可能!

越是从容淡定越是刺痛敌人的心,何键见此更加气愤了。但是想想利害关系还是派人前来劝说杨开慧。

亲戚朋友前来见杨开慧时,无一不痛心疾首。可是杨开慧总是笑笑说:“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一向刚强的杨开慧怎么会同意。为的就是能够再见一面罢了,杨开慧说我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我死得干干净净。

11月14日,杨开慧准备被押往刑场。前往刑场之前,杨开慧看着毛岸英万般不舍,跟他说:“孩子,转告你父亲,我没有做一件对不起党对不起他的事,我永远爱他。”

这是杨开慧的遗言,是她对于自己这一生最完美的结束语。

1945年,时隔杨开慧牺牲15年后,毛岸英从苏联学成归来,当从他口中听到杨开慧临终的遗言时,毛泽东心疼不已,没有听完,就已经泪流满面。

当初那个纯真、没有经历过磨难的小女孩却落到这样的结局。

不知道开慧在牢里的那一个月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这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当杨开慧被押到刑场之时,她并没有惧怕。她的心里充满着希望,只是还有一丝舍不得。

舍不得自己可爱的三个孩子,舍不得自己深爱的丈夫,舍不得自己年迈的母亲,舍不得自己投缘的至交。

可她心里更明白,自己的不屈服换来的是更多人的清醒,更多人的正确选择!

身不由己的嘱托后世,身不由己写出来的托孤信,是她除去共产党身份之后一个单纯的母亲能做的唯一的事情。

信中写道:“我好像已经看到了死神——唉!它那冷酷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且可以说是我喜欢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我有点可怜他们!……”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一字一句,言辞恳切。杨开慧对孩子们更多的是亏欠,可她对于她深爱的毛泽东她只希望自己不会是一个绊脚石。

在杨开慧就义前,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多想跟你一起早日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如果你听到我离去的消息,你不要悲泣,因为每当红日升起时,那就是我在为你伟大的革命理想而欢呼呐喊。”

为了坚守住毛泽东付出的一切,宁可牺牲自己的全部。这样真挚而又毫无保留的爱,谁又能用一两句话说的清楚呢?

杨开慧牺牲前交代一句话,15年后毛岸英转告给父亲,主席潸然泪下 - 天天要闻

结尾

在复兴中华的过程中,没有男女之分,只有一个个奋不顾身的中国人。

杨开慧的付出除了因为毛泽东,也是因为她热爱它生长的这片土地。她明白光靠一个人的付出是没有用的,我们每一个人团结一心才能早日看见胜利的曙光。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 天天要闻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区陆续通过开展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与党旗合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