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国,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

2022年07月05日12:19:29 历史 1672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国,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 - 天天要闻

秦二世胡亥,同赵高合谋钻了秦始皇死后权力交接的空子,接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权柄,却只用3年时间,就将王朝埋没,自己也落得个自我了断的下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是如何在短短3年时间就亡国身死的呢?

《史记》记载,秦始皇临终前,已经写了一封加盖印玺的诏书给长子扶苏,让远在北方的扶苏赶回咸阳主持自己的后事,其用意不言而喻。但是诏书没有直接交给使者,也可能是秦始皇已经没有能力交给使者,而是放在了掌管印玺的中车府令赵高那里。此时秦始皇正在外巡游,身边只有胡亥这一个皇子。于是,赵高抓住这个空档,与胡亥密谋,拉拢丞相李斯,篡改诏书,胡亥摇身一变成为了秦二世。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国,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 - 天天要闻

接手秦王朝的权力宝座,对秦二世而言,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秦始皇在位的第26年一统天下,此时,已经经过12年的巩固,外患基本解决,度量衡已经统一,法令顺利推行,郡县制基本成型,大一统王朝的雏形基本形成。当然,秦二世也面对了很多问题,比如得位不正、百官不服、百姓未归心、山东遗老未消化等。但总体而言,这是一副好牌,如果秦二世打得好,大概率是人生赢家。

但是,已经二十一岁的秦二世,心智本该基本成熟,但他接下来的表现却极其反智。接手皇权三年中,就将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秦二世自知得位不正,登基之初,立即办了2件事,以宣示自己是正统。第一件是增加秦始皇祭祀用品,这在古代的确能起到宣示正统的作用,百官的反应是扣头赞同。说明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虽然对百姓而言没有益处,但是对朝局而言,起到了稳定的作用。第二件事是出巡,像秦始皇一样去巡视郡县。《史记》记载“春,二世东巡郡县,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至辽东而返”。这次巡游,基本涵盖了全国,宣示了新皇帝已经登位,每到一处,见到秦始皇立的石碑,就在上面刻字,来彰显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这件事,也办得还不错,最起码在封建社会中,彰显先皇的丰功伟绩,任何人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接下来的事,则开始显现出秦二世的反智了。他感受到了自己没有党羽,百官不服,诸皇兄觊觎自己的帝位,皇帝宝座坐不稳。于是听从赵高的意见,用各种罪名诛杀大臣和诸皇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权力真空。按正常人的逻辑,此时应该选派自己信得过的人接管权力,才能稳定皇权。但是秦二世并没有安排自己的人去接手,也可能他根本就没有党羽,没有自己信得过的人。于是,赵高就钻了这个空子,安排自己的党羽填补了空缺,皇权开始旁落。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国,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 - 天天要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秦二世继位之初,赵高虽然能够影响到秦二世,但并不能完全控制他。秦二世能够预感到威胁,用残暴的手段加以处理,这对于稳定朝局还是起了一定作用,但自己刚登位就大开杀戒,搞得皇室成员惊恐,百官为了保持官位苟且容身,百姓振动。与此同时,他轻信了赵高,认为赵高不过是一个宦官,不会威胁皇权,在自身没有信得过的人的情况下,让赵高钻了空子。他先是犯了政治急躁症,又得了政治幼稚病,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将朝局搅乱,埋下了祸根。

秦二世元年4月,他巡游结束回到咸阳,开始着手继续修建阿旁宫。修建阿房宫,说明秦二世此时身在险境却不识险。皇权已经开始旁落,群臣对秦二世敢怒不敢言,已经有众叛亲离的倾向,朝中处处是赵高的党羽,赵高对秦二世表面顺从,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然而他却要继续破坏自己的政治资本。他征发5万余人到到咸阳来加强咸阳的防卫,又预估到这5万人的粮食供应需求很大,从各地征集粮草,并且下令负责运输粮草的人要自带口粮,咸阳以外300里范围内不得吃运输的粮食。

他大兴土木,豢养卫士,对百姓的执法却更加苛刻,引起了百姓的不满。贾谊曾评论: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这个时候,面对秦始皇大兴土木、大肆征伐带来的国贫民怨,秦二世只需要稍微出一个善政,就能收获百姓的心。贾谊说:给寒冷的人穿上短袄别人就觉得很温暖,给饥饿的人吃上糟糠别人就觉得很香甜,天下嗷嗷待哺,这是新君的资本。

秦二世显然没有看到这个资本。他虽然也曾出咸阳巡游,但是不过是去彰显自己的权力,宣示正统去了,并没有看到连年征战、大兴土木给百姓生活带来的艰难。或者说,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过平民视角,骄傲自大,不愿意为百姓考虑。他继续营建阿房宫,也不过贪图自己的享乐罢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二世元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六国的遗老们看到秦二世丧失民心,更加痛恨秦朝的统治,纷纷响应陈胜吴广,天下大乱。此时,天下原本只是有一些零星的火苗,如果秦二世处置得当,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平定叛乱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从秦二世三年,派章邯率军平叛来看,即使是2年后,起义军也并没有能力与秦军对抗,如果此时他能够迅速安排平叛,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秦二世又犯下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杀使者。使者将山东的情况报告给秦二世,秦二世却认为使者在妖言惑众,于是杀了使者。这件事的结果是,从此以后从山东回来的使者,都只说山东有一些盗贼,而不敢说有叛乱。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国,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 - 天天要闻

秦二世杀使者,反映的是秦王朝朝局的动荡。秦二世杀掉反映情况的使者,必然是受赵高的蛊惑。赵高不想让秦二世平叛,主要是不想让秦二世派遣将领出咸阳,分了自己的权力,他想争取时间发展自己的势力。秦二世不辨真伪,于是就被迫做了鸵鸟。走到这一步,秦王朝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其实,虽然秦二世在位三年就亡国,但是秦王朝走向灭亡,在秦二世元年7月就注定了。

做了鸵鸟之后的秦二世,认为天下稳固,便将自己关在望夷宫中,开始自顾自地享乐起来。赵高趁机进谗言,进一步控制了秦二世,让大臣都很难与秦二世见面。赵高又设计陷害了李斯、冯去疾、冯劫等先朝重臣,基本掌控了朝局。秦二世二年冬,派遣章邯平叛。秦二世三年,章邯与项羽对峙,向朝廷请求增援,赵高担心大权旁落,拒不发兵增援,章邯投降,秦王朝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与世隔绝的秦二世就这样在享乐之中,无视山东的叛乱,等待秦王朝的灭亡了。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国,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 - 天天要闻

秦二世三年,刘邦进入武关,秦王朝危在旦夕。赵高见山东起义军已经成了气候,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派人暗中联络刘邦,在望夷宫逼秦二世自尽,立子婴秦王。子婴做了46天的秦王后,无力回天,只能投降刘邦,秦王朝灭亡。

秦二世接手时的秦国,不能说不强大,最终落了个被逼自尽的下场,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是复杂的,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秦始皇没有预先对权力交接做出安排,导致了朝局混乱。赵高钻了空子,专权乱政。秦二世在内忧纷乱之际,举止失当,最终做了鸵鸟,任凭起义军将国家灭亡了。从秦二世亡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末朝中尖锐的权力斗争,更能看到秦二世作为帝王,不仅能不配位,德也不配位。他轻信赵高,导致赵高专权,他掌权之初没有百姓视角,不懂百姓疾苦,最终官逼民反,成了亡国之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