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2022年07月05日06:12:11 历史 1310

1965年,胡志明按照惯例,来到中国休息和过生日。当时美国派去南越的军队,已经从9000人增加到7万人,甚至每天出动600多架飞机,对越南北方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因此,胡志明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与毛主席商谈。

5月15日,胡志明从河内乘坐专机抵达广州,第二天在陶铸的陪同下,飞往长沙与毛主席见面。在二人寒暄时,胡志明代表越南党和人民,向中国对越南抗美战争给予的各项援助表示感谢,毛主席听罢回答道:

“你说的感谢,我不接受。全世界人民都要感谢你们,感谢越南,而不是你们感谢我们。”

“中国辽阔的国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我国周边的局势发展,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1950年1月,胡志明徒步17天,穿越中越边境,秘密乘车前往北京,向毛主席和中国政府寻求抗法斗争的援助。

胡志明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毛主席欣然应允为越南人民提供无私援助,支持越南人民“抗法救国”。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法国不得不同越南签署《日内瓦协议》,越南人民“抗法救国”宣告胜利。

然而法国军队刚刚撤走,美国开始插手越南事务,妄图建立起一个遏制、包围中国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陈赓奉命援越抗法

1955年,胡志明受毛主席和中国政府的邀请,第一次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期间,中越两国在联合公报中明确宣布:

“中国人民支持越南人民通过南北普选实现国家统一的主张,坚决反对美国对普选协商的种种阻挠,同时中国政府作出决定,以人民币8亿元无偿赠给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协助他们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但随着美军事顾问大量涌入越南南方,南越被美国势力彻底主宰。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将亲法的保大皇帝罢黜,建立了所谓的“越南共和国”。同时组织了数十万人的武装部队,开始大规模地“灭共”活动。

美国人和吴庭艳集团的行径,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中的规定,不但很容易引起越南国内的战乱,同时对新中国的稳定和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为此,中国发表声明,对美国和南越当局的行径表示“严重关切”,同时明确表示支持北越人民的和平统一事业。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中国士兵在越南击落美军飞机

截至到1959年,南越的美军顾问团已经达到2000多人,并为南越集团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当时南越当局的武装力量达到35万余人,仰仗着美军修建在南越的战略基地,大肆入侵中国的西沙群岛

次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率先承认。随后范文同带领越南民主共和国党政军代表团访问中国,毛主席亲切接见了他们,并给予越南人民很大的鼓励。

但美国政府不甘心就此罢手,将驻越的军事顾问团改为“美国对越军事援助司令部”,并将顾问团人数增加到11000余人,便于统一指挥“特种战争”。

“特种战争”失败之后,美国人又以所谓的“北部湾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突然的武装侵略,让战火蔓延到了越南北方。侵越战争自此变成以美军为主体的局部战争。

对此毛主席十分关注,曾多次郑重宣布:“中国七亿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中国辽阔的国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为了支持越南人民夺取抗美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国人民准备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抗美援越战场上的中国士兵

面对猖狂的美国侵略者,胡志明向毛主席发出援助的请求,并派人来华具体商谈。毛主席分析了越南战场形势和国际局势,经过认真考虑后作出决定:

“无条件满足越方的要求。”

“全世界人民都感谢你们!感谢越南!不是你们感谢我们”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归来,途中患病停留长沙休息。这时,胡志明按照往年的惯例,抽出一个月时间到中国休假,同时避开越南人民为自己祝寿。

毛主席得知胡志明来到中国,虽然身体还没有恢复,仍决定立即会见胡志明。陪同胡志明的对外联络部部长伍修权,转达了毛主席的邀约,胡志明特别高兴。

在陶铸的安排下,毛主席与胡志明在长沙见面。一见到毛主席,胡志明快步上前,与毛主席拥抱问好。他发现毛主席的声音有些沙哑,关切地询问毛主席是不是生病了。毛主席回答道:

“我患重感冒,还没有完全好。”

“请你少讲话。”

“没关系,我能讲。”

“那么我多讲,你少讲,多听。”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毛主席与胡志明

毛主席拉着胡志明的手,一起走进了小会客厅,请他在自己的右侧落座,开口便说:“胡主席,你来自越南,我来自湖南,咱们是一家子嘛!有什么困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说。

虽然毛主席的湖南口音很重,但胡志明在中国待过很长的时间,和毛主席也相处过很长的时间,因此听起来丝毫不费力。他说自己这次来中国有三个目的:

“第一是问候你和中共中央其他同志的健康;第二是代表越南劳动党、越南人民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给予我们抗美斗争的各项援助;第三是祝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点、第三点我接受,第二点不接受,全世界人民都感谢你们!感谢越南!不是你们感谢我们。”毛主席听后笑着摆了摆手。胡志明坚持说要感谢你们,还举例说有两个中国同志,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薪金,不署名寄给了他,捐献给越南人民打美帝国主义。

“这是他们的自发行动,表示他们一点心意。”毛主席向胡志明解释道。

寒暄过后,两人的话题说到了越南抗美的斗争形势上。胡志明深知毛主席对越南局势了如指掌,只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下情况。然后掏出了一张纸,交给了毛主席。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抗美援越战场上的中国高炮部队

毛主席接过细细察看,这是一张从越南向中国边境修建12条公路的示意图,这件事早在4月份的时候,越南方面的代表就提出过,中国方面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我看可以。”毛主席放下手中的示意图,当即回答道:“你们可以派人来同我们有关方面商讨具体解决。”

“非常感谢,感谢你们真诚的援助。”

“我们尽点后方的义务嘛!”

由此,中国抗美援越的重要一幕被揭开。胡志明的一张纸,调动了中国的8万大军。

胡志明继续介绍说,美国扬言如果不愿意“和谈”,就要增兵到10万,还要炸海防,甚至首都河内。但越南人民已经下定决心,打它十年八年。

毛主席对老朋友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很是了解,在掌握了越南南方情况第一手材料后,毛主席曾经做过十分细致地研究,对整个战局的看法比胡志明还要乐观:

“美国打不赢你们,他们怕你们。你们将打赢美国,美国的人少,你们的人多,美国打不了20年。”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毛主席与胡志明亲切交谈

毛主席的话,对于胡志明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让他更加充满了抗战必胜的信心。随后胡志明向毛主席列举了很多打赢这场战争的有利因素:

“我们可以打败美国的陆军,我们不仅有正规军,有游击队,有人民,而且气候、蚂蝗黄蜂蚂蚁、沼泽都是我们的同盟军。”

“你们还有森林。”毛主席给胡志明补充了一句。胡志明似乎意犹未尽,又加了一句:“我们还有强固的后方,这就是中国。”

两人聊着聊着,不觉到了午饭时间,毛主席邀请胡志明到小饭厅共进午餐。入席后,胡志明问毛主席,现在是否还在继续用药?毛主席用筷子指了指桌上的饭菜:

“我就不爱吃药。胡志明同志,这就是最好的药。我对医生说过,我不找你,就是你的工作做好了。不发高烧,我是不找一生的。这次是找了。”

“我也不爱吃药,我同意你的看法,医生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在这一点上,胡志明和毛主席有着强烈的共鸣。

这时服务员端上了一盆红烧肘子,毛主席先给胡志明夹了一大块,然后给自己也夹了一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吃肉,就要有肥有瘦,猪身上长得肉本来就有肥有瘦嘛,他们只让吃瘦的,不让吃肥的,我也有个办法,就是放着不吃。”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毛主席与胡志明举杯共饮

胡志明点头称是,但他自己吃得并不多。胡志明吃饭喜欢清淡,饭量也不大,但毛主席不停地给胡志明夹菜,胡志明接下后又转送给同桌的工作人员,小声嘱咐道:

“老弟,你代劳吧,不吃就浪费了。”

午饭过后,毛主席和胡志明在小客厅稍事休息,胡志明便起身告辞,并希望毛主席保重身体,不需将自己送出去。但毛主席在握别之后,仍坚持将他送到了楼梯口。

第二天,胡志明满怀愉快的心情,乘坐专机飞往北京。中共中央在那里为他举行了寿宴,政治局委员和夫人几乎都出席了这场宴会。在北京停留了两天后,董必武陪同胡志明前往各地参观游览。

在杭州,胡志明再一次见到了毛主席,离开杭州前,胡志明特地问毛主席,对越南问题还有什么指示?毛主席回答说:

“你们是在前线,我们听你的。关于‘指示’嘛,你们和我们要听美国的‘指示’,它叫我们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你看,没有吴庭艳那样杀人,南越就搞不起武装斗争。反动派总是做好事。”

毛主席幽默风趣而意味深长的答话,给胡志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美军从越南撤军

后来越南局势的发展,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虽然美军将兵力增加到55万人,但越南人民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令其深陷越战泥潭不能自拔,最终不得不签订停战协议,将越南的全部美军撤走了事。

毛主席也借此机会,让美国看到了新中国的实力,巧妙地向美国传达了愿意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迫使美国不得不将改善对华关系提上日程。

世界格局自此开始发生重大改变。

“债欠得太多了,要还只能还一点”

在胡志明回到越南之后,毛主席曾两次提出,想要到越南南方看看的想法,结果都遭到了胡志明的婉拒,令毛主席倍感遗憾,欠胡志明的“债”,直到去世都没有还清。

新中国成立后,胡志明频频到中国访问,在抗法战争胜利之后,拥有一半国土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开始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有条件邀请外国领导人来访。

在1960年以前,苏联、印度、印尼的最高领导人均受邀访问过越南,而最亲密的近邻中国,除了周总理,毛主席和刘少奇都未曾踏上过越南的土地。

胡志明对此很关切,决心尽快邀请他们来访。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迎接胡志明访华

在1960年的一次会见中,胡志明当面邀请毛主席和刘少奇在1961年分别访问越南,还特别强调要刘少奇公开访问,到时候会为他举行最盛大的欢迎仪式,规模要大过其他的外国领导人。

对于毛主席,胡志明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不轻易出国,因此没有对毛主席访问提出具体要求,只是再三强调:“一定要去,明年春天刘少奇同志一定要去,他的债明春还。毛泽东也一定去,这笔债也要还,时间你们自己定。”

转眼到了1961年11月,毛主席和刘少奇对胡志明的邀请还没有动静,让胡志明很是着急,自己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去过十多次,而他们两个人却一次都没有到越南来,于是他决定再次重申对他们的邀请。

11月中旬,胡志明再次当着两个人的面说:“首先让我再一次提出邀请,邀请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和其他同志到越南去,公开不公开都欢迎。对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我已邀请过许多次,光算今年,我在同你们见面时就邀请了三次。我来的次数越多,你们欠的债也越多。”

债欠得太多了,还不起,要还只能还一点。”见胡志明将话说到这种程度,毛主席只得实话实说。

1963年5月,刘少奇正式访问越南,算是还了一笔债。胡志明特别高兴,在机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吟诵了中越两国广为传诵的“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心心早相印,今日喜重逢。”

但毛主席说的“只能还一点”的承诺,后来则一直没有兑现,给胡志明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胡志明在越南机场迎接刘少奇

眼看着越南抗美救国战火越烧越旺,毛主席深深牵挂着南越人民,萌生了亲自去越南看看的想法。但出于安全考虑,胡志明始终没有批准,而且告诉毛主席,即便是自己都不能到靠近越南南方的地方。

毛主席恳切陈词,甚至说了自己走远路还行、也不怕死的话,但胡志明还是一句话,不能去,最多只能让他在河内附近看看。毛主席有些失望,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胡志明总是给我‘泼冷水’。”

1966年,越南代表团再次来到北京商谈问题,毛主席在接见他们的过程中,再次提出希望到越南南方看看的要求,时任南方局副书记的阮文灵对毛主席说,胡主席也提出这个要求,但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同意他去。对毛主席,他们也同样对待,等南方解放了,一定请毛主席和胡主席一同去。

黎笋则对毛主席说,虽然他本人没有到越南南方,但他的思想早已到了那里。

二人的一席话,似乎将毛主席说服了,自此再也没有提过此事。

从1967年开始,胡志明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多次到中国治疗休养,等病情稳定后,再返回越南。毛主席对胡志明的病情也极为重视,四次派出医疗组为他治疗。

在胡志明病逝前,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一次在昏迷中醒来后,突然问谁会唱中国歌曲,他想听《延安颂》。两位中国护士满足了他的要求,合唱了《延安颂》,胡志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据后来中国医疗组的同志说,这是胡志明临终前最欣慰的一件事。

1965年胡志明访华,感谢毛主席抗美援越,主席:我不接受你的感谢 - 天天要闻

图丨周总理等人在胡志明葬礼上

当胡志明病逝的噩耗传到北京,毛主席悲痛万分,中国人民从此失去了一位战友和亲如手足的兄弟,越南人民从此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

自六十年代以后,毛主席就再也没有出过国,周总理提出自己作为代表先去河内,向胡志明的遗体告别,随后再由李先念率领代表团参加葬礼。

毛主席看过周总理的安排,在报告上写下了“同意”二字,随后嘱咐秘书,再给他找一张胡志明的照片来。

等毛主席抬起头,秘书发现他的眼中早已充满了泪水。

两位老人生前一心期盼着到越南南方,但由于环境的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他们的美好愿望,从此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永恒的纪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