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2022年07月03日21:13:13 历史 1201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看过清朝宫廷剧的观众应该都知道,清朝人的服饰与以往朝代都大不相同,呈现一种汉满结合的风格。

例如,清朝宫廷里的女子穿旗服、梳旗头、穿盆底鞋,都是引人注目的。

还有脖子上围着的“白布条”,这些“白布条”有的还绣着图案,有的就是单纯的白色。那么,这样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白布条”的名字——龙华

满族人来自寒冷的东北地区,平日里又过着游猎生活,因此,满族人在室外打猎时,往往都会在脖子上围一圈皮草之类的东西,用来御寒。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满族人入关之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也出于统治的需要,饮食习惯、服饰等都需要改良,但他们又不愿意完全融入汉文化。

所以,清朝的文化常常是汉满结合,呈现在服饰上也是如此。

满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中,领子和衣服是分开的,满人进入皇宫生活后,很少再出去游猎,御寒的领子不再发挥作用,渐渐地就不用了宫廷中的女子穿的是没有衣领的华贵旗服。

但是,北京的冬季毕竟也有些寒冷,脖子没有衣物来遮挡,很容易着凉,再加上宫里的女子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趋于保守,总觉得脖子裸露在外面不太合适。

这个时候,围巾就要派上用场了。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可对于皇室来说,沿用原本在关外所戴的皮草,难免不美观,也不便捷,这样一来,清朝人便用丝织品来编织围巾。

妃子、格格们可戴上脖子上御寒,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清朝服饰特有的“白布条”。

为了符合皇室的地位,这种“白布条”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做龙华,龙华除了起到御寒的作用之外,也成为一种装饰。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白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不太吉祥的颜色,但对于来自关外的满族人来说,白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而且作为装饰。

白色和妃子们华丽奢靡的服饰作对比,在奢华中有一点别样的朴素,也相当雅致,在整体搭配上又不会显得奇怪。

龙华一般宽两寸、长三尺,完全是为女子量身打造的。戴上时,一端巧妙地掩在胸襟里,一端则垂在前面,确实显得美观而特别。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据说,清朝妃子们的龙华材质都是高端的丝织品,造价十分昂贵,不是民间家庭随随便便能买得起了。

一开始,龙华只有妃子、皇后、太后、公主等佩戴,后来发展到宫女也佩戴,只不过宫女佩戴的就只是普通的白布了,自然无法跟嫔妃相比。

总而言之,龙华成为清朝服饰中独一无二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流行的风尚。后代有不少研究满族服饰的学者,也会在龙华的研究上大做文章。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除了御寒和装饰的作用之外,龙华还是某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我们不难发现,皇后、华妃等人脖子上佩戴的龙华,上面都绣着或多或少的图案,这实际上就是后宫女子身份和地位的区分。

一般来说,皇太后作为身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女性,她的龙华都是采用最上乘的材质,尺寸也是最大的,往往绣的是一个“寿”字或其他代表吉祥的图案,象征着福寿安康。

例如,慈禧太后的龙华上面就有许多珍珠和金线,绣的图案也比较多。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皇后是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太后的女子,绣的是象征富贵的金色牡丹花

贵妃可以绣上六团花,其他的嫔妃只能绣四团花,妃位以下的,便会绣上几朵小花以作点缀。

有的时候,地位较高的妃子穿着打扮不一定会比地位较低的华贵,毕竟个人的风格以及穿着习惯不同,可代表身份地位的龙华图案是必不可少的。

奴才们会依据这个来判断各个主子的身份。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则是:龙华上并不是想绣什么图案就能绣什么图案的,不管地位身份如何,女子只能绣上梅、兰、竹、菊,不然就相当于越权。

图案的数量也有讲究,即便是皇贵妃,图案也不能超过五个,而普通妃子龙华上的图案一般是两个。

方便皇帝翻牌子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后宫中,哪怕没有三千佳丽,也有几十个妃嫔。

日理万机的皇帝,自然无法准确辨认出所有妃子的名字,以及记住她们的容貌,以至于有的人在后宫中住了十几年,都没见过皇帝一面的。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但是,这难免不妥,因为后宫妃子们的家世背景各有不同,皇帝的宠幸不仅仅是她们自己个人的荣华富贵,也关系到朝廷上的家族势力。

甚至有些家世显赫的妃子,皇帝哪怕不够喜欢,也要宠幸之。

这样一来,能够代表身份地位的龙华就发挥了作用,其图案也是每个人独特的标志,皇帝可以通过辨认龙华来辨认各个妃子的身份,判断能否翻她的牌子。

龙华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和属性,是清朝时期森严等级的表现之一。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有些妃子也会想方设法让自己龙华上的图案耳目一新,材质哪怕不能太昂贵,也要有特别之处,以求得皇帝的关注。龙华成了后宫嫔妃隐姓竞争的一种。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们在衣服上加上了领子,比如立领、圆领等,女子们便不用费心费力地在脖子围上一条龙华了。

再加上清朝逐渐没落,后宫的妃子越来越少,皇帝倒也不用依照龙华去辨别妃子的身份了。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新事物不断涌现,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人们的服饰也渐渐摆脱了传统,有了现代的风尚,龙华这种特别的装饰物便逐渐被淘汰,只有极其尊贵的女子才使用。

清朝末年的古旧照片中,已经难以看见龙华的影子。

追溯满清时期的历史,一条小小的白布便可以反映许多东西,它既是装饰和御寒之物,也是后宫女子身份地位的象征,皇帝还可以由此来辨认自己妃子的身份。

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白布条”又何尝不是封建社会对古代女子的一种束缚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