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2022年07月03日18:25:37 历史 1587

1919年6月,陈独秀曾在自己创办的报纸《每周评论》上,发表过这样一段话:

“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又没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价值的文明。”

当时中国正是风雨如晦、灾难深重,陈独秀身在其中,发出这样的呐喊。只是叫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些话后来都被陈独秀“不幸命中”了。

他曾在1913年、1919年、1921年、1922年,四度入狱,四次出狱,真的是“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

但到1932年第五次被捕的时候,陈独秀就没有以往那么轻轻松松地重获自由了。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陈独秀影视形象

1932年10月,其实陈独秀已经不是共产党党员,他在1927年7月被以“犯右倾投降注意错误”而停职,又在1929年11月被正式开除了党籍。

但即便是已经在党内不担任任何职务,甚至因为组织“托派”而被当作共产党的内部矛盾,却还是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了。

当时有人认为这是国民党的“苦肉计”,希望以此让陈独秀屈服,为“党国”效劳,但陈独秀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他只是把这次被捕,当作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

所以,在从上海被押解到南京的列车上,在满是钢盔、铁枪和刺刀的车厢里,陈独秀酣然入梦,直到凌晨列车到站,才在梦中被押解员狠狠叫醒。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他从没有把自己当作囚犯,也没有因为囚犯的身份而自卑,所以在到南京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南京当局,要求添置衣物和棉被,因为他身体多病,被捕时没来得及带任何保暖衣物。

不仅如此,因为陈独秀的名人身份,当时请求入狱采访的新闻记者,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还有不少人,单纯是因为仰慕陈独秀的书法,而请求入狱拜访,希望陈独秀“赐字”。

而陈独秀对这些来访者,也并不是都拒绝。当许多军政部的青年,手持笔墨和几寸长的小纸条,围着陈独秀,向他“索书”纪念的时候,陈独秀就在监狱中,挥毫落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他应接不暇,直到将墨水写完,才算是解了围。不仅是他龙飞凤舞、刚柔并济的书法,令青年军人们得者喜、失者憾,这些东方哲人的忧国胸怀、威武不屈的勇夫气质,更是令人惊叹,丝毫没有低眉顺眼的囚徒形象,有的只是气吞山河的魂魄。

虽然在监狱,但陈独秀非常受到尊敬,不仅是看押的士兵,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陈独秀书法

而在监狱外,同样十分“热闹”。

1932年10月陈独秀被国民党羁押的消息传出后,正如之前四次一样,再度引起各方的呼吁和营救。这次营救的舆论,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这是一次社会各界的大营救。

先是国民党内部。翁文灏胡适及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罗文干纷纷致电蒋介石,请求将陈独秀一案交给司法审判,不要交给军事法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陈独秀的一种特殊“保护”。

还有是学术界。上海学术界领袖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林语堂等,在上海《申报》公开发表文章,请求蒋介石“矜怜耆旧,爱惜人才”,放了陈独秀,如此一来,“学术幸甚,文化幸甚”......

此外还有国际界。陈独秀被捕当月,杜威、罗素、爱因斯坦等国际知名人士,纷纷致电蒋介石,营救陈独秀,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陈独秀

对此,蒋介石的态度是起起伏伏的。一开始,有不少人要求“清算陈独秀”,因为他曾经是“赤匪的始作俑者”,应该正法,而没有任何活命的可能。

但是,后来蒋介石还是妥协了,迫于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国际界的压力,考虑到之前几次陈独秀被捕后“热闹”的情形,他在11月24日致电南京:

“陈等所犯之罪,系危害民国之生存,国家法律对于此种罪行,早在法律上有明白的规定,为维持司法独立尊严计,应交法院公开审判。”

如此一来,他才终于放弃了组织军事特别法庭的念头,改由法院公开审理。这给了陈独秀本人极大的生存空间,也给了外界营救人士极大的希望。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陈独秀在狱中,影视形象

先是陈独秀的北大学生傅斯年,于1932年10月30日在报纸上发文声援,称颂陈独秀是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而后是宋庆龄,他在10月31日从上海到南京,又乘飞机到武汉,为陈独秀的案子,想访问蒋介石夫妇。

还有蔡元培、胡适等人,纷纷向陈独秀推荐辩护律师。尤其是陈独秀“五四”以前的好友,民国大律师章士钊,还自告奋勇,请求义务为他辩护。

这么多人要帮助陈独秀,但没想到陈独秀却特立独行。当记者问他聘请律师一事时,他说自己没钱请,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案子,不需要请律师。

“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他坚信自己能为自己开脱,请不起律师,也用不着律师。

但即便是这样,深知陈独秀倔强秉性的章士钊,还是去了南京,主动卷进了这个政治漩涡。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章士钊

说起陈独秀和章士钊,他们其实是政治上的老搭档了。1903年《苏报》案发,他们一起迎难而上,创办了《苏报》第二的《国民日报》。期间,他们同进同出,同吃同住,日促膝谈,意气风发。

后来1914年在日本,陈独秀又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只不过,后来由于政见相左,在章士钊当了段祺瑞政府的教育总长和司法总长后,两人分道扬镳,不谈政治。

1926年“三一八”惨案震惊全国,陈独秀气愤之余,致信章士钊,表示要跟他绝交。

从好友到政敌,对于陈独秀的秉性,章士钊是再清楚不过了,他曾感叹:陈独秀是“吾弱冠涉世交友遍天下认为最难交者”,但即便如此,当1932年好友落难的时候,他还是坚持出面。

当时,章士钊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律师,对于普通的诉讼案,即便别人高薪聘请,也难以得到他的承诺。但对于陈独秀,他不仅主动请缨,还分文不取,为的就是将陈独秀营救出狱。

对此,章士钊当时也被人传颂“有古义士之风”。

对于旧友、政敌章士钊的“殷勤”,陈独秀盛情难负,默认了此举。

本以为两大才子联手,必然上演一出好戏,没想到的是,法庭上却出现了滑稽一幕。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陈独秀在狱中

1933年4月14日上午9点半,江宁地方法院,“肃静!肃静!”,随着书记官的敲锤声,陈独秀被捕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先是陈独秀入场,他环顾法庭,神态自若,好像伏笔写作久了之后终于出来透口气一般,胜似闲庭信步。

后是陈独秀回答法官询问,“本人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住上海岳州路永兴里,无业......”从容不迫。

三次开庭,陈独秀有问必答,毫不畏惧。虽然有大律师章士钊在场,但陈独秀并不领情,他竟然自己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数千字的《辩诉状》,并当庭大声朗读。

“余行年五十有五矣,弱冠以来,反抗清帝,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北洋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造中国者于今30年......若谓反动政府即为‘危害民国’,此种逻辑难免为世人耻笑。孙中山、黄兴曾反对满清袁世凯,而后者曾斥孙、黄为国贼,岂笃论乎?故认为反对政府即为叛国,则孙、黄已二次叛国矣,此荒谬绝伦之见也。”

陈独秀慷慨陈词,毫无囚徒的面色,驳得审判长面露难色,只能尴尬宣布:“依照法庭审理程序,由被告律师为其作辩护。”

随后,章士钊从律师席上站起来,端正衣冠,扫视法庭,也开始了自己长达5600字的长篇辩护。

“本案当首本严言论与行为之别。言论者何?近世文明国家,莫不争言论自由......基上论述,本案陈独秀、彭述之部分.....实为公德两便,谨状。”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蔡元培与陈独秀

从下午1点到下午1点53分,章士钊连续不断讲了将近1个小时,口干舌燥,头晕眼花,腰酸背疼,本想与陈独秀一起合作,争取减刑甚至无罪,但万没想到好友不仅不领情,还让他遭遇了律师从业生涯以来最难熬的一幕。

因为章士钊的辩词里有诸如“清共而后”、“取犄角之势以清共也”之类的措辞,陈独秀对此感到非常不满。

虽然章士钊的措辞有利于辩护,但在陈独秀眼里,“清共”二字就已经完全亵渎了自己的思想,歪曲了自己的灵魂,哪怕只是权宜之计,也无法忍受。

因此,他先是在狱中对章士钊大声地说:“行严,好意铭记,但以君之美意屈我之本意,实为仲甫所难从命也!”

后在法庭上,陈独秀更是当着章士钊和法官的面,直言:“本人对律师辩护,有补充说明,章律师等之辩护,以其个人之观察与批评,全系其个人之意见,并未征求本人同意,且亦无须征求本人同意。至本人之政治主张,不能以章律师之辩护为根据,应以本人之文件为根据!”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当时,不仅章士钊处于尴尬之境地,狠狠看了陈独秀一眼,带着多日的疲惫、怨愤,无奈叹息,就连法官们也大惑不解:顽固不化!

旁听席上更是一片轰动,响起了“真是不可思议”、“真乃革命家”、“英雄之气”等议论的声音。

无论是骂声,还是掌声,陈独秀似乎都没听到,在章士钊等人抗辩结束后,竟只草草说了一句:“只请法官早些放我回家去。”顿时又引得法庭一阵哄笑。

章士钊、彭望邺、吴之屏等在座的律师,既生气,又无奈,只能任由陈独秀“胡来”。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陈独秀认为自己没有错,因此不愿意采纳章士钊的辩词,坚持按照自己的辩诉状,但结果显然不如他所意料。

4月26日,案件一审宣判。陈独秀被判犯“叛国”罪,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褫夺公权十五年”

法庭宣布判决书后,陈独秀起立愤然说道:“本人乃叛国民党,并非叛国,以此不公之裁决强加于人,吾等定会上诉,以名是非!”

但法官根本不理会他的强烈抗议,陈独秀被押回了看守所。

当时,心情最复杂的便是章士钊了,他辛辛苦苦,奔走呼号,为好友辩护,最终却落得“猪悟能照镜子”,这种结果对于闻名全国的大律师,实在是无地自容。

而陈独秀对此也不在意,后来还对前来探监的好友汪孟邹吐“苦水”:“行严真糟!你回去,马上告诉他,我再也不要他替我答辩了!”

对于陈独秀这样“忘恩负义”的举动,后来陈独秀的好友伯烈武曾对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说过:“你父亲老了还是那个脾气,想当英雄豪杰,好多朋友想在法庭上帮他的忙也帮不上,给他改了供词,他还要改正过来....”

陈独秀被捕入狱,好友章士钊出庭辩护,没想到法庭却出现滑稽一幕 - 天天要闻

图/陈独秀影视形象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虽然陈独秀从始至终对法院的“叛国”之说完全不接受,多次上诉,引经据典,为自己辩护。

但这个案子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根本由不得陈独秀、章士钊所能左右。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案件,而是多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

最终,1934年7月21日,国民党政府最高法院对陈独秀做了终审判决,他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八年。

最高法院的判决是终审判断,只有执行而没有再上诉的可能。很快,陈独秀就被押解到南京老虎桥模范监狱,开始了自己最后一次,也是漫长的一次牢狱生活。

直到1937年8月,日军轰炸南京后,陈独秀得到减刑,走出监狱。五年后,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在四川江津一个不知名的村落,结束了自己充满斗争的一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傅国涌凌晨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 - 天天要闻

傅国涌凌晨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

据澎湃新闻消息,知名教育学者、历史学者、作家傅国涌先生,于2025年7月7日凌晨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傅国涌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问题等。傅国涌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发现廿八都》等。来源:傅国涌微博账号本文...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 天天要闻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7月2日,韩联社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政府近期通过外交渠道向韩国政府询问李在明总统能否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对此,中方是否能够确认相关信息?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方将隆重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 天天要闻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军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及其一众党羽后,自任都督中外军事、丞相、录尚书事、领扬、荆、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东晋的最高权力。为了扫清隐患,他决定过河拆桥,除掉反复无常的北府军统帅刘牢之。于是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 天天要闻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近日,山东泰山俱乐部韩国籍主帅崔康熙“失联”一事被外界闹得沸沸扬扬,成为这个中超间歇期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这一事件初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背后实则是山东泰山俱乐部与主教练崔康熙之间复杂矛盾的一个集中总爆发。从表面上看,“失联” 事件源于泰山俱乐部欲与崔康熙沟通夏窗调整事宜,却无法联系到他。但事情远非这...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 天天要闻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卢沟桥畔的钟声穿透八十八载光阴,惊醒了沉睡在历史褶皱里的血色记忆。当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公开展示胡桃泽正邦 83 分钟口述影像,这位 731 部队原解剖技师的自述,让那段湮灭于档案深处的暗夜重新浮现于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