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2022年07月02日15:02:16 历史 1408

2004年6月29日,邯郸市的广平府风正村来了一群从韩国过来的客人,领头的是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社长田文俊。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让人意外的是,这群韩国人竟然是来中国落叶归根的,他们此行就是为了回到故乡风正村认祖归宗的。

随后代表团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看着乡里的众人,代表团众人热泪盈眶。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群韩国人的故乡会在中国?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落叶归根”的韩国人

认祖归宗的“韩国人”

时间要追溯到几百年前,1706年前,有一位朝鲜人来到了大清进行外交事务交流。不过他此次出使的心思却并不在工作上,而是想借这个机会来中国打听广平族人的消息。

这位朝鲜人是何许人也,为何他会有族人在中国?他叫田会一,他的父亲田好谦是中国人。年轻时因躲避战乱而去到了朝鲜,因此在朝鲜定居。

而田好谦的临终遗愿就是希望儿子田会一回到中国认祖归宗,所以田会一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有关广府籍官员的信息。

一开始田会一也是四处碰壁,后来有人建议他可以在科举考试上找。因为科举考试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可以看看有没有他的族人。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逃难的人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经过多番寻找,田会一最终找到了一位叫做田思齐的学生。听到这个姓氏,田会一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但是不幸的是,由于田思齐的母亲刚刚病逝,所以现在已经回到家乡守孝了。无奈之下田会一只能够将父亲的画像和一些书信委托给朋友,转交到了田思齐手中。

当田思齐收到有关于田好谦的物件时,全村人都开始兴奋了起来。随后村民就把田好谦在朝鲜的子孙后代全部写进了广平田氏的族谱里面,朝鲜田氏的同族分支也终于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认祖归宗了。

在这一次的隔空碰面之后,中朝两地的田氏族人开始了书信的往来,两边的联系也开始日益密切。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朝鲜

好景不长,清末年间由于清政府的腐朽,中国开始陷入了不断的战火当中,两地族人的书信往来就此中断。

广平家乡的村民担心远在朝鲜的同族,于是派人去朝鲜寻找他们。只可惜当时朝鲜已经被日本占据,边境全部被日军封锁,无奈之下村民只能够回到老家。

几年之后广平府收到了一封朝鲜田氏族人的信,信中说道目前朝鲜在日本的统治下十分黑暗,处于分裂状态,田氏族人们都生活在了水深火热当中。他们希望能够搬回中国,回到家乡与族人团聚。

村里人看完之后就立刻给朝鲜田氏寄信回复,只可惜在信件寄出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对方的回信了。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书信很有可能在战乱中遗失了。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抗日战争

一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此时的朝鲜分裂成为了两个国家,此前朝鲜田氏族人也随之变成了韩国田氏族人。虽然国籍在变,但是他们一直没有忘记先人认祖归宗的遗愿。

当时田氏第十九代子孙,田文俊,成为了韩国高丽海运的株式会社长。他一直站在寻亲的最前线,四处打听有关于老家的情况。

1994年,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出现了许多由高丽海运株式会社建立的办事处,田文俊得知后立马委托青岛办事处帮助自己寻找有关广平府的消息。

只可惜由于时代的变迁,一时间办事处也没办法找到有关广平府的相关信息。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高丽海运株式会社

前后找了十年,青岛办事处终于在2004年找到了当年的风正村,此时的风正村已经改名叫作风正乡了。当地的党委书记田连平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十分激动,找了几十年的韩国田姓族人终于找到了。

田连平立刻带着族谱来到了青岛,同时和远在韩国的田文俊进行了族谱比对,最终确定两人就是同宗同源的族人。

两人十分激动地告诉两地的族人,大家都十分开心。此时韩国田氏已经远离故乡381年了,现在终于要回到故乡的怀抱了。

随后韩国田氏族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祖国认祖归宗,另一边的风正乡村民也在积极地筹备接待事宜,这一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宗族的头等大事。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风正乡

于是在2004年的6月29日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以田文俊为首的韩国代表团一共9人回到故乡风正乡。

这9人的来头也不小,其中有着檀国大学校长田光铉、化学企业社社长田得俊等韩国的社会精英,而韩国田氏族人也发展成了200人的大家族,里面不乏涌现了一些有着很高成就的人才。

9人看着家乡的亲人,眼眶不禁湿润,随后来到祖坟前长跪不起。他们终于可以告慰先祖田好谦的在天之灵了,而田好谦的遗愿也终于得到了满足。

381年的分离,是多么的久远,这一条回乡的路又是多么的艰辛。既然如此艰难,当年祖先田好谦又是如何背井离乡的呢?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祭拜祖坟

韩国田氏的先祖田好谦

1610年,田好谦出生在广平府风正村,他是家族的第九代子孙。田好谦的祖先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而且祖籍还不是广平府,这就要追溯到早期的明朝

当时的官府为了开发一些偏远的地区,鼓励民众积极迁徙,到当地开垦发展。而山西洪洞县的田氏也不例外,他们有一些族人迁徙到了广平府,成为广平田氏的第一代祖先。

田氏家族从小有着良好的家训,家族里的读书之人刻苦耐劳,经商之人则生财有道。所以广平田氏家族很快就发展了起来,一直到第七代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家族的巅峰。

当时有两位田家人在朝廷担任要职。老三田应弼是御史大夫,老六田应扬则是兵部尚书。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田氏宗谱

这还不止,在风正村的管道上还伫立着10道牌坊。要知道能够立一座牌坊就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而田家人则有10座,足见家族过往的辉煌。

田好谦也继承了祖先的优良基因,从小就十分聪明,而且饱读诗书,不仅长相英俊而且气度不凡。加上田家显赫的背景,用现在的标准来看,田好谦绝对是妥妥的“高富帅”。

不仅如此,田家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如今是官商两开花,朝中有人担任高管,乡里则有大片的良田和数不清的客栈商铺。如此家族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妥妥的士族大家。

当时田好谦可以选择从政或者经商,而天资聪慧的田好谦则更喜欢经商赚钱。于是他开始整日四处奔走,忙得没时间休息。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经商

在他的努力下家族企业也在迅速发展,而且业务范围越来越大,田好谦也经常需要跑到外地去谈生意。

如果田好谦出生在和平年代,那么在当地的富豪史上必然会留下他的名字,只可惜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渺小。

1637年,田好谦打算前往东北地区处理业务,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田好谦这一去,终其一生都再也没有回来了。一直到了300多年之后的二十一世纪,田好谦才得以“重回故土”。

当时的明朝已经徘徊在崩溃的边缘,连连的天灾使得全国上下农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水深火热的百姓

屋漏偏逢连夜雨,朝中的官员还要贪污成风,救灾不力,于是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

正当朝廷军队在平定国内农民起义的时候,远在关外的满族人开始崛起,随后扎着辫子的部队开始入关席卷全国。之后因为李自成的冲冠一怒,全国都落到了满族人的手里,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到了满族人的时代。

当时全国上下兵荒马乱,而此时的田好谦还在前往东北的路上,结果就在路上遇到了清兵的冲击。

田好谦只能够跟随着难民四处流窜,幸好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暂时躲开了清军,小命算是保住了。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清兵

但是此时的田好谦也迷失了方向,那个时候也没有导航,田好谦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结果一经打听,田好谦才知道自己原来到了朝鲜,这也难怪这里没有清军了。

此时的田好谦身上没有半毛钱,而且人生地不熟,每天只能靠行乞度日

他一度想过回去自己的家乡,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兵荒马乱,加上没有专人接送,估计沿途的清军、土匪和难民会要了他的命。

更别说自己现在连回去的路都不记得了,万一走错了方向,那就距离死亡不远了。无奈之下田好谦也只能够在朝鲜暂时生活下去,等到局势稳定了再想办法回去祖国。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朝鲜

然而朝鲜也没有那么太平,由于朝鲜国王拒绝了向大清称臣,所以大清派遣军队大肆进攻朝鲜。

而田好谦则再一次加入到了难民的队伍当中四处行乞求存。有一天队伍行乞到了一所军营的门口,士兵们为了羞辱这群难民,故意把剩饭剩菜倒在地上让他们吃。

看着难民们狼狈的样子,士兵们开始嘲笑了起来,唯独田好谦有着文人的骨气,宁愿饿死也没有去吃地上的饭菜。

士兵们看到人群当中有这样一个特别的人,于是就好奇过来询问起了田好谦,田好谦直接答道:“我生于东方礼仪之邦,可饿死也不愿作此之态。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礼仪之邦

于是田好谦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军中,这也让朝鲜将军具宏知道了。具将军得知了田好谦如此硬气后,立刻就叫人把他请到了自己的营帐当中,并且想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奇怪的人,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原来田好谦是一个出身官宦世家的大才子,不仅博学多才还见多识广。这在当时大字不识一个的朝鲜军队当中,绝对是宗师级别的人才。

见到具宏的田好谦也是十分淡定从容,他虽然此时身份卑微,但是面对大将军的问话对答如流。

具将军见状认为田好谦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人才,于是就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是金子总会发光,田好谦从一个难民摇身一变成为了顾问,离不开他本人超强的能力。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军师

田好谦难得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地,不用再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随后也安心地在具宏身边做起了军师。可是好景不长,当时的朝鲜还处于战乱之中,清军很快就攻破了朝鲜的都城。

打了败仗的朝鲜国王无奈地向大清称臣,这也让他在全国上下的威望大跌,于是就开始有人想要推翻国王取而代之。

1644年,沈器远将军发动了起义,他打算推翻国王另立新君。

具宏正好是沈器远的上司,看着自己的小弟叛乱,自然要亲自镇压。田好谦在镇压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帮助具将军很快地镇压了叛乱。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镇压叛乱

具宏看到了田好谦在平叛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军事才华,随后就将他推荐给了国王,国王得知了田好谦的功绩之后十分开心。

国王决定要封赏田好谦,随后就封他为通政大夫。这个职位可不小了,是堂堂三品大官。

后来,田好谦又接连立下大功,官职也是随之飙升,担任朝鲜王国的龙骧卫护军,正式的二品大官。

田好谦在朝鲜的名头也逐渐打响,成为了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那么身处高位的田好谦是否还打算要回到祖国呢?他为此又做过怎么样的努力?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寻根问祖

心系祖国却难再归来

田好谦凭借个人的能力,很快就在朝鲜获得了极高的地位。此时的他不仅担任朝中高官,而且受封赏无数,家里面有田有地,还有了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

现在的田好谦过得丝毫不比在家乡差,取得的成就甚至比在家乡时要多出不少。

要问他现在缺的是什么,大概就是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吧。此时的田好谦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落叶归根的思乡之情在田好谦的心中不断游荡。

但是眼下有两大因素限制着田好谦的回国。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朝鲜

首先是国内严峻的局势。当时李自成已经攻陷了北京,崇祯皇帝自杀身亡,而吴三桂又引清兵入关。

当时全国人民都陷入到了一片战火当中,田好谦想要回国自然是十分困难的,加上故乡的家人有没有为了躲避战乱而离开家乡,这个就没人知道了。

其次就是朝鲜方面的阻拦。此时田好谦已经是朝鲜王国的重臣,国王绝对不会允许他随意离开朝鲜。

而且此时的田好谦已经在朝鲜娶妻生子了,家里面有四男三女,他也不忍心丢下家人独自回国。由于家庭的羁绊和朝廷的阻拦,田好谦想要回国更是难上加难。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战乱

虽然回不到家乡,但是田好谦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他在每到逢年过节就会来到海边朝祖国的方向进行叩拜。

田好谦还经常给孩子们讲家乡的故事,告诉他们自己是中国人,以后有机会了就一定要回到故乡。

不仅如此,老了之后的田好谦还在家的附近一比一还原了老家风正村的面貌,借此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远在国内的亲人也没有忘记过田好谦。母亲在田好谦失踪后终日以泪洗脸,晚年的时候还哭瞎了双眼。而妻子则十分想念曾经的丈夫,还经常去东北寻找田好谦,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祭拜祖先

1687年,77岁的田好谦躺在自家的床上,家人们都围在他的身旁。此时的田好谦已经病入膏肓,即将不久于人世。

不过他在临终前还是将儿子田会一叫到了自己的身边,并且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告诉他:“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的老家在广平府风正村,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说罢,田好谦就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田好谦去世之后,朝鲜的田氏后人一直都没有忘记过这位先祖临终前的遗愿,更没有忘记远在故乡的族人。

于是田好谦的儿子田会一在一次偶然去到中国的时候,就开始打听故乡的消息,随后就出现了前文的故事。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田氏家族纪念碑

之后经过了足足381多年,韩国的田氏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土。

为了弥补多年来的别离,韩国的田氏后人在认祖归宗之后决定要为家乡做出一些贡献,田文俊创办了“明焕基金会”帮助田氏后人奋发学习。

随后又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打通了韩国到风正乡的经贸线路,促进当地家乡的发展。

此后很多年里,韩国田氏后人都一直在支援家乡的建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了。

在韩国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 天天要闻

图丨田氏宗祠

结语

故地有月明,何羡异乡圆。

田好谦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异国他乡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之后,仍旧不忘故土,这种精神值得所有国人的敬佩。

田好谦的爱国情怀也打动了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去到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故乡永远都会在他们的心中。

正如歌词所说:洋装虽然穿在身上,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霞浦人!你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活到一百岁 - 天天要闻

霞浦人!你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活到一百岁

在霞浦,哪一个村庄的人最长寿呢?大家好,这里是爱浦,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霞浦县的百岁老人。截止2024年5月,霞浦全县有49名百岁老人,分布在40个村庄,其中溪南镇12人,下浒镇11人,松山街道5人,长春镇4人,柏洋乡、北壁乡、沙江镇各3人,三沙镇、盐田乡各2人,另外、牙城镇、水门乡、崇儒乡以及松城街道各1人。区分村庄...
14人落网!霞浦再添战果 - 天天要闻

14人落网!霞浦再添战果

近期,霞浦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发挥连续作战精神,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和涉“两卡”犯罪严打高压态势。6月中旬以来,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名,打掉1个本地涉诈“GOIP”犯罪团伙,缴获涉案电话卡10余张、银行卡20余张、作案手机11部,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6月中旬,刑侦大队对上级公安机关下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线索以及...
潮汕人从哪里来咧??? - 天天要闻

潮汕人从哪里来咧???

你听过这句话吗?“潮州人,福建祖”。这意味着潮汕人的祖先大多来自福建移民。金城之前的许多故事都涉及到潮汕姓氏开基祖的故事,如龙眼城张道宗张奎、冠山卢侗、南徽朱子后裔、南洋杜竹轩、张超陈祖陈元光、武德侯沈勇等。许多网民经常在阅读后留言,想知道
中巴友谊万岁!“巴铁”与哈工程师生在松花江里“打电话”…… - 天天要闻

中巴友谊万岁!“巴铁”与哈工程师生在松花江里“打电话”……

“这个‘大家伙’可是能在一万一千米的大洋最深处回收我们的海洋设备!”6月的松花江上,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刘凇佐教授的演示下,随着释放指令传回,释放器端紧扣的钢环应声打开,30余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爆发出阵阵惊呼。巴基斯坦学员沙赫扎德-巴希尔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博士生邵桢用学院研发的全双工水声通讯机在松花...
后蒙古时代,为何没能再出一位成吉思汗?达延汗、俺答汗差点实现 - 天天要闻

后蒙古时代,为何没能再出一位成吉思汗?达延汗、俺答汗差点实现

13世纪初,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大蒙古国达到了巅峰时期。此后,成吉思汗的子孙,逐步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了元朝、金帐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等汗国,是当时欧亚大陆上,最牛的存在。不过这种强盛,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金帐汗国,征服了东欧草原的广袤地区,罗斯诸国多数都臣服在其脚下,他们坚持了200多年...
乌克兰“特赦”部分重罪犯派往前线 - 天天要闻

乌克兰“特赦”部分重罪犯派往前线

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16日播发一篇调查报道,称乌克兰为缓解前线步兵短缺,开始释放部分重罪犯,派往前线参与高风险的突击作战。△5月17日,顿涅茨克地区,一名乌克兰士兵戴上头盔。报道说,乌克兰议会5月通过“特赦项目”法,允许因毒品交易、盗窃、持械伤人和谋杀等重罪入狱服刑的罪犯参军,已有2750多人因此获释。...
女厅官周海琦,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女厅官周海琦,任上被查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17日消息,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周海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周海琦(图源:四川发布)官方简历显示,周海琦,女,汉族,1972年1月生,四川成都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90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海琦曾先后在四川...
细数《说唐全传》中不死不休、有你没我的四对死对头 - 天天要闻

细数《说唐全传》中不死不休、有你没我的四对死对头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彼此关系够得上不死不休、有你没我的死对头。像比较著名的罗成、单雄信,宇文成都、裴元庆,盖苏文、薛仁贵更倾向于宿敌,不至于无法共存,所以真正的深仇大恨仅限于近似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两类。